在歐洲時筆者曾經遇到一個匈牙利商人,在交談中,他認為與有些中國人做生意最要命的是不講信用。他曾經與一家制鞋企業簽訂了一份進口八萬雙鞋的合同,交貨的時候,該鞋廠全部交的是左腳鞋八萬雙,經過交涉只好又進口右腳鞋八萬雙,這樣一來,不但耽擱了該商人的銷售季節,也增加了其進口支出。其實,鞋廠只不過是為了擴大出口,但是采用極端不講信用的手段實在不應該。也有一位外資企業業主說過,在中國辦企業感受最深的是有些工人常常撒謊。他舉例說,有一位工人沒有按時來上班,問該工人的同房時,答案是沒有按時上班的原因是病了,其實可能根本沒有病。這些現象在學校和其他單位也非常常見。也許有人認為,這些謊言只不過是為了幫同事或同學打一個掩護罷了,不足奇怪,但是,外資企業業主卻認為該撒謊者缺乏誠信。的確,這些小問題也反映一個社會對信用的重視程度。
近段時間以來,常常看到有關中國經濟問題根本原因的討論文章,有人認為:中國經濟問題之所以存在各種問題,根本原因是壟斷;有人認為根本原因是中國人口太多;也有人認為根本原因是體制問題;還有人認為根本原因是政治體制改革滯后等等。應該說,這些分析是有一定根據的。但是,要我說來,我國未來經濟的發展將是敗也信用,成也信用。
綜觀我國市場經濟的一些交易行為,筆者與上述匈牙利商人有些共鳴。在我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確存在嚴重的信用淪喪和市場道德淪喪。
我們看看在眾多的商品市場交易中,不講信用、欺詐行為屢見不鮮。輕則有意拖欠貨款,重則攜款潛逃。偽劣產品屢禁不止,屢打不絕,假酒、假藥致人死傷事件屢見報端。試問,我國消費者有多少人沒有碰到過偽劣產品呢?更可怕的是這些欺詐行為的執行者不僅有小商小販,也有規模不小的大型企業,有些甚至是知名企業。
在商品市場的交易中是如此,在其他行業交易行為中也是如此。如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本是信用為基礎的經營企業,不講信用,不守承諾,違背合同的事件時有發生。
市場經濟中的企業行為存在信用淪喪,作為管理職能部門的政府機構也無人敢說不存在信用淪喪問題。政府官員貪污腐化,見利忘義,墮落成為罪犯的大有人在。在一些機構中,欺上瞞下,封鎖輿論,報喜不報憂。對群眾當面一套,背后一套,陽奉陰違,毫無信用可言。不僅喪失了作為政府官員的應有信用,而且喪失了做人的起碼信用。
信用是處理一個社會各種問題的基本準則,也是市場經濟的基石。在古代歐洲人們為了維護自身的信用和聲譽而決斗,中國也有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古訓。我們的社會為什么會成為一個缺乏信用的社會呢?令人深思。
我國中央政府近來大力整頓市場秩序,這是一個非常必要的舉措,但是,筆者認為,當前整頓市場經濟秩序的根本應該是重塑社會信用,社會信用的建立是未來我國市場經濟成功的關鍵。市場經濟是否能健康發展,成也信用,敗也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