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寧/文
為什么要漲工資
目前全國的積壓商品已超過3萬億元。商品房也大量積壓,至今未見好轉。根據1995--1997年的商品房可供量為44018萬平方米來看,當時的空置率為16%,最近一年的資料我沒有看到,但是估計空置率會更高。專家說,16%的比率已經進入危險期。
因此,我國目前經濟政策的主要一點就是“拉動內需”,但拉來拉去,商品仍然滯銷,內需依然不動。因為,一則,在我國目前貧富懸殊的情況下,極少數“先富起來的人們”的消費力并沒有學者們預期的那么多。他們在富有者的天堂里消費,主要是出國旅游、高級賓館、高爾夫球、進口物品等,這些消費并不能解決我國目前的商品滯銷問題;二則,我國企業生產的大多數消費品如彩電冰箱空調洗衣機等,其銷售對象主要是大多數民眾,而不是暴發戶,只要廣大人民群眾沒有足夠的購買力,我國經濟的滯銷困難就不會消失。
可以說,由于商品滯銷局面至今未有根本性的改觀,經濟運轉也正處于某種危險之中。我認為,主要問題還是居民收入太少,除了日常的必需開銷外,余錢就會很少,這是我國難以擴大內需的根本原因。
正因為我國普通腦體勞動者的工資太低,滯銷問題才無法解決,資金周轉也就不靈,許多企業只好開工不足,下崗失業問題也只好越來越嚴重。而下崗失業者增多,居民收入就更低,因此,購買力也更低,滯銷問題就更嚴重……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打破這個惡性循環鏈條的關鍵一環是什么?我認為就是:必須較大幅度地提高廣大腦體勞動者的收入,而不是僅僅大幅度提高極少數人的收入。
工資收入很少嗎
是的,很少!
在世界各國,工資是工作者賴以為生的主要來源。在西方國家和其他任何有一定經濟發展程度的國家,除了少數資本家和黑社會成員,人們通常都是用工資來買房子、買汽車、出國旅游等。而在中國,靠工資?什么房子汽車,想都別想!人們的工資,僅用來滿足衣食都不寬裕。但是,盡管人們的工資單上的數目距離買房、買車這樣的事還有萬里之遙(不可能有一個中國公務員或職工能用他的工資買汽車),在中國能買房子又買汽車的人也實在不少。這些私人購買汽車的錢都是從哪兒來的,才真正是經濟學家們應當探討的問題。只是這種小問題,經濟學家們不大愿意勞神費力。我們這種與別國全然不同的收入形式,既談不上“按勞分配”,又談不上“按資分配”,好像只能算“按路子”、“按臉皮”、“按門道”的一種奇特而陰暗的分配形式。目前在中國,這種分配形式已經很成氣候。誰知道那些“能人”們在工資單之外還有些什么秘密?
為什么我認為我國實行的仍是低工資呢?因為我國的工資總額在全國的GDP中占的比重只在可憐的13%左右,很小的一個數值。這說明中國廣大職工勞動力的價格偏離價值的問題特別嚴重。而且從趨勢上看,勞動力價格還在日益偏離其價值。因為工資所占比重,從七十年代末以來,逐漸走低,持續下降。特別是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下降的速度更快了。也許有人認為,取GDP來計算,并不能精確地說明問題。我同意。這不過說明了一種趨勢,一種低工資的狀態。為了更精確一點,我用1999年的國有及國家控股企業的工業總產值來試著算了算,更令人驚訝的是,這部分的工資總額占總產值的比重僅只有5.49%。
這個5.49%是不是真實呢?是否還會更低?我們無法驗證,只能姑妄言之。由此說明一個簡單的事實:我國工資水平之低是世界罕見的!這樣低的工資,能夠由于經濟學家一席話就被吸引出來,并把3萬多億元積壓商品購買一空嗎?
還是漲工資吧
最后,我想說,若要拉動和擴大“內需”,只能有兩個途徑:降低物價或是提高工資,兩者必居其一。是前者好呢,還是后者好?我認為后者比較好些。就是說,較大幅度地提高工資較好。這樣,可以無形中減少大量暴發戶非法收入的比重,使全社會更加公正;又不會對廠家和市場造成不必要的沖擊。如果在目前的居民收入水平,所謂的經濟學家們又要鼓勵物價回升,又要撻伐惡性降價,又要讓低收入階層把保命的一點工資余額拿出去“擴大內需”,那他們不是居心冷漠,就是些整日價陷入幻想的魔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