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稱亞洲新危機的先兆已經開始出現。記者為此采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研究所所長陳淮[微博],陳淮認為僅憑幾個很層面的現象來判斷亞洲即將爆發金融危機是危言聳聽。
該文章認為,不斷貶值的貨幣、脆弱的股市和越來越多公司的倒閉,所有這些都與當年那場危機有某種相似之處。有分析家指出,今年第一季度泰國經濟實際上已經開始衰退,菲律賓、印尼、韓國等國的經濟復興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雖然東南亞各國的政客和許多外國投資者都在忙著否認危機的存在,但是,僅僅是他們忙于否認這一事實本身,就已經說明他們心里的憂慮了。此次亞洲的危機主要來自美國經濟的衰退。
對文中內容,陳淮用了兩個比喻,一個是“認為地球要爆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地球爆炸的根據”,第二個是“不能僅憑打了一個噴嚏因此判定明天會得口蹄疫、瘋牛病”。
陳淮認為,“防止美國經濟趨向衰退”,這是世界經濟學家公認的說法。而“防止美國經濟衰退”并不意味著美國經濟已經衰退,負增長才是衰退。美國經過連續8年的強勁增長,不可能在4個月之內就衰退了。盡管菲律賓、印尼等國的經濟復興受到了威脅,但每年都會有一些國家振興,一些國家走向低谷,如果將這些現象認為是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的先兆,屬于“僅憑打了一個噴嚏,因此判定明天會得口蹄疫、瘋牛病”。歐元貶值到19個月來的最低點,沒有人說歐洲即將爆發金融危機。
陳淮認為,1997年的金融危機導致的供大于求的基本關系在過去的兩年中沒有得到根本扭轉,只是被一些新的樂觀的預期掩蓋了。作為亞洲經濟重心的日本,2000年初曾認為日本即將走出長達20年的衰退期,現在看來日本遠遠沒有走出來,仍然搖擺不定。作為構成金融危機的潛在因素,日元比泰銖等更有說服力。
任何時候世界經濟發展都不平衡,只要有這種不平衡存在,金融危機就可能存在,亞洲并不是沒有發生金融危機的危險。但以偏概全、危言聳聽無疑不是專家、學者的眼光。(文/齊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