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剛剛開始從1997年的金融危機喘過氣來,新危機的先兆已經開始出現。不斷貶值的貨幣、脆弱的股市和越來越多公司的倒閉,所有這些都與當年那場危機有某種相似之處。有分析家指出,今年第一季度泰國經濟實際上已經開始衰退,菲律賓、印尼、韓國等國的經濟復興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雖然東南亞各國的政客和許多外國投資者都在忙著否認危機的存在,但是,僅僅是他們忙于否認這一事實本身,就已經說明他們心里的憂慮了。
此次亞洲的危機主要來自美國經濟的衰退。對于過分依賴出口,尤其是過分依賴美國市場的東南亞國家來說,美國市場需求的減弱對東南亞經濟的影響可以說是致命的。尤其嚴重的是,東南亞是美國IT行業重要的產品供應地,而美國IT業現在面臨的可不是周期性的增長放緩,而是過度投資帶來的結構性調整。這意味著即便美國經濟復原,IT行業也不可能恢復到原來的水平。更糟糕的是,上次金融危機的時候至少東南亞國家的政局尚能保持穩定,而現在印尼、菲律賓都處在政治危機爆發的邊緣。
不過也有分析家認為,也許長期經濟表現比突然爆發的危機更值得關注。金融危機后東南亞國家對金融體系的調整已經開始顯露成效,抵御突發金融風險的能力也比從前增強許多。還有人認為,美國公司裁員意味著這些公司需要更多的機器來代替他們的工作,對設備的需求也許會因此上升。而且,雖然美國需求減弱,但中國這個大市場卻在一定程度彌補了這一缺陷,尤其是在中國加入WTO之后。
但無論是中國還是日本,其市場容量都不足以抵消美國市場衰退帶來的影響,而東南亞國家要避免危機再次爆發,關鍵還是要加緊對虧損企業的重組,擴大國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