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緊急限制中國蔬菜進口 外經貿部組建委員會應訴反傾銷
最新消息
大量中國蔬菜在海關受阻
本報記者王旭報道前天,日本政府通過一項決議,對從中國等地進口的大蔥、鮮香菇、燈芯草實施緊急進口限制措施。具體內容包括,從本月23日起至11月8日的200天里,限制進口量以內的產品征收3%至6%的關稅,超過部分則征收106%至266%的關稅。如果高額關稅實施,無疑將把中國對日出口的蔬菜加工企業推向破產邊緣,菜農也將損失嚴重。有關經貿專家稱,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積極尋找對策,爭取及早作出回應。
雖然日本的緊急限制措施從本月23日開始實施,但是中國的蔬菜現在已經受阻。因為從4月1日起到10月底,日本每天都在實施對進口農產品的檢疫管理,檢疫時間被拖長,大量等待通關的蔬菜很有可能途中腐爛,這意味著中國出口到日本的蔬菜將由每年的100萬噸迅速減少。
山東安丘蔬菜公司的副經理張愛芝憂心忡忡地對本報記者說:“以前我們每周都要向日本出口10集裝箱的蔬菜,現在的出口量連一集裝箱都不到。由于出口日本的大蔥口味特殊,出口受阻后也很難在國內銷售,公司已經處于半停產狀態。”令張愛芝更擔心的是,如果日本進口限制一旦實施,跟菜農簽的1000多畝日本大蔥的合同就全賠了。按一畝地4000斤,每斤0.6元計算,公司的損失少說也有上百萬元。而記者了解到,在安丘地區,像蔬菜公司這樣的企業至少有上千家,損失將達幾千萬元。
專家釋疑
日本農業進口緣何180度大轉彎
本報記者王旭報道據專門研究日本農業的中國農業大學[微博]陳永福教授介紹,日本從1985年以后,由于受貿易順差宏觀大環境的影響,用大量農產品進口促進貿易平衡,而大量蔬菜來源于中國和美國。由于中國的生產成本低,出口到日本的大蔥每公斤賣103日元,而同樣的產品在日本生產,每公斤低于200日元就是賠本的買賣。因此,山東、福建等地都建立了大量中日合資蔬菜加工企業,生產后全部返銷日本。如果進口限制實施,日本國內的蔬菜價格將會大幅上揚,日本消費者同樣是受害者。
那日本又為何突然關起蔬菜進口“閘門”呢?陳永福教授說:“表面上看是中國蔬菜的出口使日本農民受損,直接的導火索則是今年7月份眾議院的選舉,‘自民黨’要借此機會拉農民的選票,背后的深層原因則是日本的農業本身就缺乏競爭力。”據陳教授分析,日本的農業勞動力從1960年的1200萬人驟減到1998年的234萬人,只占總人口的1.8%,而且農業人口老齡化相當嚴重,60歲以上的農民占到65%,60歲以上的男性占到75%以上,根本沒法兒進行種植。而且日本農業經營狀況也不佳,每人0.5公頃的種植面積,很難進行機械化種植,化肥、人力成本又高,所以說,日本根本不應該單方面把農民的損失轉嫁到中國企業和農民身上。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所的姜曉燕認為,一系列的事情與日本10年來經濟不景氣有密切關系。因為過去的10年日本經濟和政治都不景氣,日本人都把這10年稱為“被失去的10年”,日本政府累計財政投入高達130萬億日元,累計財政赤字總額660萬億日元,這相當于大投入卻沒產出。姜曉燕說,日本實際上更該多找找自己的原因。
現場報道
中國如何應對反傾銷
本報記者譚衛平報道昨天記者從外經貿部召開的全國出口反傾銷工作會上獲悉,目前涉及各國/地區對我國出口產品反傾銷案件,我國企業的總體應訴率已上升至60%至70%,其中,涉及美國和歐盟的反傾銷調查案件,我國企業的應訴率已達到100%。根據WTO最新統計,中國反傾銷應訴結果近幾年的絕對勝訴率(無稅結案)已達到35.7%,中國反傾銷應訴能力的提高有力地維護了我國出口市場,促進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據了解,近年來由于我國外貿出口持續快速發展,中國出口產品越來越多地成為國外反傾銷關注的目標。據統計,我國目前是世界上出口產品受到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自1979年8月歐共體對我國出口的糖精及鹽類反傾銷以來,到2001年3月底,已有29個國家和地區對我國出口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422起。反傾銷調查案涉及到我國4000多種商品,累計涉案金額超過百億美元。
外經貿部副部長孫振宇昨天在會上向記者透露,近期外經貿部已經成立了由10個司局及進出口商會代表參加的反傾銷應訴協調委員會,加強對出口反傾銷應訴工作的內部協調力度,并抽調專門力量做好指導、協調國外對我國出口商品的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的應訴及相關工作。
同時我國今后在積極推進反傾銷應訴工作中還要加大政府交涉力度,規范出口經營秩序,力爭從源頭上遏制反傾銷的出現,把反傾銷工作的重點由事后應訴轉向事前預防,力爭把可能出現的反傾銷調查解決在萌芽狀態,以減少因我國自身內在原因導致的出口反傾銷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