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3月25日電(記者羅新宇 郭永剛) 盡管積極財政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不宜久用。財政部部長項懷誠今天說,這樣一個反周期的財政政策,不能長期實行,最終解決需求不足的情況,不能單純依靠國家發行國債。在兩三年后,積極的財政政策將逐步淡出。
項懷誠是在今天召開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作出上述表示的。有與會者提出,每收1元錢稅,消耗的社會成本要大于1元錢;而每花1元錢,效果要小于1元錢。而且政府在社會資源配置方面發揮越來越強的作用,這與中國改革開放、一直重視市場配置資源的方向是不一致的。
項懷誠對此表示贊同。他說,積極的財政政策沒有經驗可循,作用有限,長期實行下去肯定不行。現在中國政府不再擴大新建項目,把原有鋪開的項目完成,大約需要6000億元人民幣,如果我們再發行兩年國債,加上民間資金,就可以解決。
同時,他表示,正在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不會引發債務危機和通貨膨脹。他說,目前的債務水平是能夠承受的。中國政府從去年起將國債利息支出列入經常性預算,使國債利息具有了更加可靠的資金來源保證。特別是我國財政收入總量及其占GDP的比重穩步提高,財政償債能力日益增強,國家財政完全有能力歸還到期國債。同時,由于金融機構存貸款差額較大,因此通過增發國債,將一部分儲蓄轉化為政府對基礎設施的投資,不會增加貨幣發行,而且還可以帶動商業銀行與民間資本加大投資。當前,我國經濟穩步增長,糧食等農產品、工業消費品和生產資料供應充裕,物價走勢穩定,所以適度擴大國債規模,合理安排使用國債資金,不會引發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