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發現,近200項IT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后,中國已經不再滿足于僅僅作為一個世界工廠而存在
本刊記者/周政華
一部iPhone4手機,便已道盡中國信息技術(IT)產品制造的全部秘密。
這款暢銷全球的智能手機,由美國蘋果公司在2010年6月正式推向市場,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iSuppli的報告披露,當時制造這款手機的成本大概為187美元,其中三分之二用于采購三星(微博)、東芝和博通等公司生產的芯片,而付給位于中國深圳的富士康代工廠的組裝費用,只有4美元。
就這樣,物廉價美的中國制造,只占據了一部iPhone4手機大概2%的成本。
富士康代工廠所生產的iPhone4手機,大部分都是海外訂單,因此,每一部出口手機,都被計入到中國的進出口總額中,為每年數千億美元的貿易順差添磚加瓦,同時轉換為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一部分。國家統計局的統計顯示,2010年,類似iPhone4手機這樣的IT產品貢獻了中國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一,而中國當年的進出口總額又創造了近一半的國內生產總值。
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下稱世貿組織)的第十個年頭,中國的IT制造業已經收獲了近200項IT產品產量的世界第一的桂冠,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IT產品均產自中國。但世界工廠也有難言之隱:一如在iPhone4產業鏈中所扮演的角色,行業公認的狀況是,中國仍處于世界IT產業鏈下游,主要利潤仍集中在設計、研發等產業鏈上游的海外公司。
中國也正在釋放產業升級的信號。西方人漸漸發現,中國已經不再滿足于僅僅作為一個世界工廠而存在。今年11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深圳正式啟動編制“中國IT市場指數”,預計這一指數將成為全球IT產品價格的風向標,外界也將這一舉措視為中國邁出了爭奪國際IT產品定價權的第一步。以深圳為代表的國內IT制造基地,也在近期提出產業升級的目標。
這是中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IT制造業發展的下一個十年,是繼續與越南、孟加拉等勞動力成本更為低廉的國家相競爭還是突破核心技術實現產業升級步入先進之列,這兩種路徑的抉擇,不僅關系到中國IT業未來的繁榮,也將直接塑造出中國制造的未來面貌。
“受益最多的行業”
對這IT業的未來,更多人還是抱持樂觀態度。
“要是放在十年前,誰也想不到中國的IT產業可以做到這樣大的規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院長張漢林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IT業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受益最多的行業。
張漢林的判斷依據,主要是基于當下中國IT業,在全球市場所占據的龐大市場份額。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工廠,在張漢林看來,關鍵是加入世貿組織后,加速了中國融入全球產業分工,發揮中國廉價勞動力的比較優勢。“短期內,中國仍將擁有這些優勢。”
這也是國內主流經濟學家,對于中國IT業的未來的基本預估。給予張漢林信心的主要來自中國IT制造的上一個黃金十年的崛起經驗:源源不斷的廉價勞動力。
2001年11月,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時,整個中國的IT業尚處于懵懂期。日后中國IT業的標桿企業聯想集團(微博),此時剛剛把集團業務一分為二,為赴香港上市做準備;而另一家領軍企業華為(微博)集團,旗下的光纖系列產品,這一年剛剛坐穩亞太區市場第一的位置。
此前, 1999年,國內個人計算機年產量超過10萬臺的公司,僅聯想、方正、長城三家,當年全國的電子信息產業總值,尚且不足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一家公司年銷售總額的70%。產業的配套能力也很差,個人計算機中的諸如主板、聲卡等功能板卡均需從臺灣地區、韓國等地進口組裝。
關起門來獨立自主自己干,還是融入全球IT制造鏈的一環,是當時中國IT業面臨的兩難選擇。
按照世貿組織組織規則,成員國并不一定要加入《信息技術協議》。熟悉中國入世經歷的張漢林回憶說,當時除了外經貿部支持外,其他部委以及企業界大都反對加入《信息技術協議》。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研究所研究員左大培的看法,在當時的反對入世派中頗具代表性。他在2003年2月給全國人大常委會寄出的信中寫道,“中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幾乎全部屬于幼稚產業,其發展速度甚至能否生存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府阻止外國產品進口的保護措施。”
最終,主張開放的聲音占據了上風。2003年4月24日,中國被批準成為了世貿組織《信息技術協議》的第58個參加方,這意味著中國最遲到2005年1月1日,必須將協議內大約300多種電子信息產品關稅降為零。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院長張漢林回憶這段往事時說,當時的決策層考慮到,由于世界上主要信息產品生產國均已加入該協議,若中國不成為該協議的參加方,恐被邊緣化。
此時,國際IT業的上游分工已經大致確立:美國掌握IT業最尖端技術,如大規模集成電路(俗稱芯片)設計等,并且在個人計算機操作系統等軟件領域處于壟斷地位;作為第二梯隊的日本、韓國及臺灣地區,這三地則掌握了芯片、個人計算機、筆記本的科技含量較高的IT制造技術,以及諸如存儲器、主板、硬盤等一些重要零部件的研發設計能力。
日后,聯想、華為、浪潮、海信等公司,其企業規模一再擴大則表明,中國的IT業并未被零關稅擊垮。
2004年,聯想并購IBM的個人計算機業務,由此成為世界第三大的個人電腦生產商,盡管當時外界驚呼為“蛇吞象”,但在產業界看來并不意外。此時上一波美國新經濟高潮,IBM、思科等IT巨人正把業務向軟件開發、以及硬件核心技術研發上集中。
但僅僅有上游產業轉移,還不足打下世界工廠的地基。地方政府對于外資的熱情,也加速了IT產業向中國聚集。
2003年前后,外商投資企業仍能享受到比內資企業低10%的稅收優惠,一些城市還對外資的立項“特事特辦”。國內很多地方政府也紛紛把IT產業作為重點招商對象,時任深圳市市長于幼軍就在2001年提出,要把深圳打造成為大陸的IT業制造中心。
深圳是中國IT業十年發展的一個縮影。八年后,2009年深圳市IT業產值占據了全國總額的六分之一。與此同時,中國的出口結構也發生了顯著變化:由2000年前后的以紡織品和輕工產品為主,轉為2010年的IT高科技產品占據出口總量三分之一。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加入世貿組織無疑擴大了中國產品在全球市場份額的增長,也顯著提升了中國的產業層次。
隨著IT產業在珠三角和長三角聚集,這兩大區域也成為全球IT產品配套最為完備的地區之列,僅珠三角一地,就能配齊200多種IT產品所需的90%以上的零部件。IBM大中華區采購副總裁李祖藩曾表示,如果東莞通往深圳皇崗口岸的公路被切斷,全球70%的計算機商將受影響。
大規模地引入IT制造業,也緩解了中國由來已久的就業壓力。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這一年,正值通貨緊縮的末期,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數據顯示,當時下崗的國企職工仍高達500萬人,加上高校擴招的第一屆學生即將畢業,以及大批農村富余勞動力需要轉移,整個勞動力市場呈現出供大于求的嚴峻形勢。
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國內IT的從業人員高達1152萬人,總人數比2001年增長了三倍多,也就是說,每一百個就業者中,將近有兩個人從事IT行業。
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李颋表示,受惠于低廉高效的勞動力、良好的基礎設施、產業配套以及政策優惠,中國最終成為國際IT業制造業轉移的承接地和聚集地,這一格局短期內不會發生改變。
產業升級的攔路虎
IT的十年高速增長,在2011年撞到了拐點。
工業和信息化部在11月24日發布的報告稱,“2011年下半年以來,歐美發達國家受主權債務問題影響,經濟增長明顯放緩,我對歐美國家電子信息產品出口形勢不容觀。”其中,對法國的出口同比還出現下滑,而10月份的出口增速甚至低于經濟總體增速。
IT出口急剎車,暴露出經濟增長高度依賴出口所帶來的風險。
中國自上世紀90年代便積極采取出口導向型戰略,各種資源向出口部門傾斜,從內陸的縣城,到沿海的大都市,利用外資的數量和項目規模,一度是上級考核地方政府領導人政績的重要指標之一。
投資、出口在拉動經濟增長中逐步居于主導地位,其結果是,入世十年,中國的外貿依存度從之前的不到40%增長到50%以上。作為出口導向型經濟的代表行業,IT業出口對于國際環境更為敏感,所受到的沖擊也最為明顯。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向《中國新聞周刊》提供的數據顯示, 2010年國內的外商獨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及中外合作企業占全國IT產品出口總額的八成以上,且四分之三以上的IT出口產品系來料加工,屬低端加工貿易。
這種原料和市場“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模式,某種程度上,把中國固定在了簡單組裝的產業層次上,成為產業升級的攔路虎。
事實上,包括聯想、長城、方正等在內的國內IT公司都明白,他們的活兒都是從國外轉移的“高技術中的低技術”產品。但從下游產業向上游產業鏈的爬升的過程,遠比他們想象的要艱難得多。
在21世紀最初的幾年,聯想董事局主席柳傳志給聯想定的發展戰略是“貿工技”,把技術擺在最后面,那時候,搶占市場是第一位的。到了2010年,隨著聯想推出一系列移動互聯網產品之后,柳傳志又把技術挪到了企業戰略的第一位。
這種調整,現在看來多少也是被逼無奈。站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門檻上,IT制造業的利潤越來越薄,價格戰的成本越來越高。工業和信息化部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頭七個月,有四分之一的計算機生產企業處于虧損,虧損額超過200億。
在IT業聚集的珠三角地區,環境的承載能力也逼近極限。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自2001年起發布的《廣東省海洋環境質量公報》顯示,珠江流域及珠江口海域已經連續7年被列為“嚴重污染區域”,2008年,僅珠江、深圳河等河流攜帶入海的重金屬超過一萬噸。
IT產業所面臨的問題,正是整個中國制造的困局。簡單依靠勞動力、土地、稅收優惠的規模擴張時代,已經難以為繼。
“出口導向戰略到了該反思的時候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左大培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加入世貿組織后,中國IT業被固化在產業鏈下游,最終導致中國最近十年,有高速的經濟增長而無實質性的產業升級。
在左大培看來,IT產業升級卡位,關鍵在于核心技術沒有突破。
與大量的低端加工貿易相對應的是,作為世界工廠,中國的IT制造業“缺芯少板”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即大規模集成電路和液晶面板的核心技術并未完全掌握,在中國進口商品中,芯片和液晶面板長期位居前兩位。
以液晶面板為例,2010年中國大尺寸TFT-LCD液晶面板的銷售量達到3.77億片,其中大部分依靠進口。截至去年底,國內僅有七條已經量產的液晶生產線,技術水平與國外主流相差1至2代,尚且不能滿足國內20%的市場需求。
液晶面板和芯片開發,位于IT產業鏈的高端,屬于典型的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的產業,而這正是中國的短板,也是“不具比較優勢之處”。
左大培在總結過去十年中國制造業的發展歷程時發現,越是對技術和資金要求高的行業,比如汽車、芯片、液晶面板,中國的發展就越是薄弱,在他看來,其原因在于這些領域均為外資所控制,產業升級的上升路徑已經被封鎖。
業內人士則認為,政府應該在核心技術研發上給予企業更多支持。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李颋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自主可控性屢被削弱,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政府資金投入基本集中在生產線建設前期,后續發展難以為繼,同時企業對市場前景預期不足,不能及時開拓市場獲得穩定贏利來源。
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在“十二五”規劃中,新一代液晶顯示技術、大規模集成電路也被列入中國IT行業重點發展方向,表明相關政府部門對這些戰略新興行業的期待。
2011年6月,中國第一條自主建設的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京東方工廠正式投產。但這一生產線能否打破日本、韓國和臺灣地區在高品質液晶面板市場上的壟斷地位,還有待市場的校驗。
“產業升級還需要很多天時地利的條件相配合。”悲觀如左大培者認為,如果歐債危機進一步擴大,海外市場持續萎縮,特別是中國的勞動力價格已經漲上來的情況下,“再想依靠低工資,走出口導向的老路,恐怕已經行不通了。”左大培說,沒有核心技術的突破,產業升級就是一個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