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部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中,第二產業占48.8%,第三產業占51.2%。在單位從業人員中,人數最多的五個行業是:制造業占38.2%,建筑業占14.3%,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占8.2%,批發零售業占6.9%,教育占6.3%。
企業資產中,國有企業占23%,比2004年下降8.1個百分點;股份有限公司占28.7%,比2004年增加7.7個百分點;私營企業占12.3%,比2004年增加3.3個百分點。
企業實收資本中,國家資本占33.4%,集體資本占3.0%,法人資本占25.5%,個人資本占22.9%,港澳臺資本占6.1%,外商資本占9.1%。
上述指標及其他總量指標都可以計算出所有制結構、產業結構、行業結構、規模結構、地區結構等。
(三)查清了能源生產及消耗總量和企業科技活動等基本情況
2008年,全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為26.5億噸標準煤,其中原煤產量28億噸(實物量),天然原油19505萬噸,天然氣803億立方米。能源消費總量為29.1億噸標準煤。
2008年末,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開展科技活動的企業48637個占11.6%,開展研究與試驗發展(R&D)活動的企業27278個占6.5%;科技活動人員309.2萬人,比2004年增長68.2%;投入的科技活動經費5941.7億元,比2004年增長147.4%,其中,代表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為3073.1億元,比2004年增長178.2%。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的投入強度為0.61%,高于2004年0.56%的水平。
大中型企業中,開展科技活動的企業占37.1%,開展研究與試驗發展(R&D)活動的企業占24.9%。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2681.3億元,投入強度為0.84%,高于2004年0.71%的水平。
本次普查還查清了水消費,信息化狀況,從業人員文化程度、技術職稱、技術等級,企業控股情況、隸屬關系、開業時間等。
同時,依據國內生產總值(GDP)核算制度和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按照國際慣例對2008年全國GDP初步核算數進行了修訂,修訂后的2008年全國GDP總量為31404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33702億元,占GDP的比重為10.7%;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49003億元,占GDP的比重為47.5%;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31340億元,占GDP的比重為41.8%。
此外,根據經濟普查能源消費調查結果,2008年全國能源消費總量調整為29.1億噸標準煤,比已公布的初步數據增加2.12%。同時按照通行做法對2005-2007年能源消費總量數據也做了相應修訂。根據修訂后的能源消費數據和GDP數據,2008年全國單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5.2%,比2005年下降12.45%。
四、進一步做好普查后續工作
(一)做好資料開發應用工作
這次普查取得了大量翔實的基礎數據,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們將組織有關部門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對全部經濟普查資料進行深入系統的開發,為編制“十二五”規劃,推動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依據,發揮普查資料應有的作用,歡迎社會各界、特別是經濟研究人員參與普查資料開發應用工作。
(二)做好名錄庫維護更新工作
經過這次普查,我國的基本單位名錄庫質量有了新的提高,普查后的名錄庫更全面、更準確,使用也更加方便。我們將繼續聯合編制、民政、稅務、工商、質檢等有關部門,進一步規范單位劃分標準,完善維護更新辦法,將單位的死亡、新生、變動適時反映在名錄庫中,把調查對象不重不漏作為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的重要手段。與有關部門共建共享,在國家管理中充分發揮名錄庫的基礎作用。
(三)做好統計地理信息系統建設
這次普查中,我們對普查小區劃分實現了電子化,為普查后期建立統計地理信息系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們已初步制定了全國統計地理信息系統建設規劃,并選擇兩個省進行了綜合試點取得了初步成果。下一步,將陸續在全國推進,這對提升我國的統計能力、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和加強對社會經濟活動單位的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主持人 郭衛民:
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提問的時候媒體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中央電視臺記者:
我想請問馬局長,和第一次經濟普查相比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有哪些特點?比如大家比較關注的產業結構有沒有新的變化?
馬建堂:
這個問題請我的同事徐一帆先生來回答。
徐一帆:
我來回答剛才記者提的這個問題。我們知道經濟普查的對象是我們國家境內的從事第二、三產業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主要對象涉及除農業以外的19個國民經濟門類,90個行業大類,378個行業中類和875個行業小類,普查對象大約有800萬個單位和近3000萬個有照的個體經營戶。
僅在普查表填報的階段,全國就需要選聘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近300萬人,動員了包括普查單位財務和其他統計人員在內的近千萬人之多,普查全過程近3年時間。
剛才記者同志說,這次普查有什么主要特點。我們知道2004年為時期年的我們曾經實施過第一次經濟普查,這次是以2008年為時期年的第二次經濟普查,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根據實際需要擴大了能源和水資源消耗的調查范圍。由規模以上工業擴大到全部的第二、三產業單位,增加了高耗能行業通用設備情況的調查;二是制定了全國統一的單位清查方案,并加大了有關部門配合單位清查的力度,對全部第二、三產業單位進行了“地毯式”的清查,這樣做可以確保普查對象不重、不漏。
三是制定了統一的個體經營戶的普查方案,確保戶數和從業人數的數據質量。應該說,通過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我們進一步摸清了我國第二、三產業的規模、布局和結構。
剛才馬建堂局長在發布的數字中公布了主要的總量指標以及主要經濟結構的指標有關數據,就表明我們對總量的情況和經濟結構的情況摸得更加清楚了。
此外,我們還初步查實了我國能源和水資源消耗的情況,重新核實了我國2008年GDP的總量、速度和結構數據。
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所取得的成果對于編制“十二五”規劃,推動我國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促進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通過這次普查,我們進一步完善了基本單位名錄庫以及統計地理信息系統,這是統計工作和國家管理的一項基礎性的工作。這對于提高統計能力、提高統計數據質量以及提高國家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謝謝!
道瓊斯通訊社記者:
我的問題是,根據修正以后的這些指標,有沒有對2008年的經濟增長率做出修正,這有沒有可能影響到2009年的經濟增長率,對2008年的原先提供的消費者價格指數有沒有修正?
馬建堂: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這個問題請彭志龍先生來回答。
彭志龍:
關于2008年數據調整以后對2009年的速度是不是有影響,確實很多人都很關心這個問題。剛才馬局長也公告了我們這次數據調整以后大數增加了1.34萬億。我們也對2008年的速度做了一個初步的測算,這個結果是9.6%,比原來的速度提高了0.6個百分點。接下來自然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就是2008年這個基數上升了,對2009年的速度會不會帶來直接的影響。按照國際上通行的做法,2008年的數據作為新的數據出來以后,我們在核算2009年GDP的時候就不是用原來那個初步核算數作為基數,而是用現在公布的314045這樣一個新的數據作為基數來核算2009年的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