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基地王

  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七屆三中全會,30年來,土地問題重回中國經濟發展核心,它已遠遠超越農業范疇,成為影響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關鍵。圍繞著土地問題,各類新農業公司的商業模式花樣繁多,各種流派會給出大相徑庭的解釋。

  那些坐擁最大規模土地的新農業公司一定是未來最有競爭力的“基地王”嗎?未必。

  報道 | 本刊記者  何伊凡  張寧  陳建芬  潘虹秀

  編輯 | 王琦  杜亮

  主文

  什么是懸在所有新農業商業模式之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新農業征途上的三塊“巨石”

  文 | 本刊記者  何伊凡

  土地流轉新政下,新農業熱浪滾滾。奔波兩月、跨越六省,訪談企業家、投資者、官員、專家學者、農民87人,《中國企業家》雜志探尋誰能成為新農業“基地王”。

  所謂“基地王”,不是以土地規模論英雄,而是看,誰能夠在集中土地的基礎上完成農業生產效率的革命—這樣的公司或許將是新農業長征路上跑得更遠的選手。

  事實上,揭盅時刻遠未到來,現在的新農業戰局甚至還達不到春秋水平。惟一清晰的是,這場農業產業革命前夕,各路諸侯“成王”之路上有三塊巨石需要跨越,它們是:基地的控制力(對規模與管理的控制),生產效率的提升,對農民的管理。這些問題都圍繞土地而生,恰恰是懸在所有新農業商業模式之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如若不得破解,總有一天,各種糾紛會如同大浪沖洗沙灘,沖銷所有小心翼翼培育的果實。

  規模并非王道

  “得基地者得天下”?這種思維隨著新農業的發展而漸漸隱去。一方面,土地的獲得越來越困難,另一方面,土地越多,與土地并存的風險也在膨脹。

  “這是我的地。”馬承榕自豪地指著一片大棚說,四野低矮的綠,大棚像一座城堡。

  擁有“我的地”并不容易。

  馬承榕是福建利農集團董事長,他在全國有12個基地,種植蔬菜,多數土地從農戶手中直接流轉。“你去看了就知道,地談一塊要費多少精力,一千多畝地可能屬于幾千戶人家,我要每家簽合同,按手印,然后去做公證,這個地才能變成我的。”馬承榕說,他在南方拿地的速度遠遠跟不上銷售增長。

  “過去農民種地誰愿意靠馬路?馬路邊有樹,灰塵又多,莊稼長不好。”河南鄭州一位匿名農企負責人告訴本刊記者,“現在不一樣了,都愿意要靠近馬路的地,他覺得這以后可以搞房地產,和別的地怎么能一個價?”以流轉為名,行轉性之實的土地違法屢見不鮮,轉性的巨額土地級差收益沒有一分錢落入農民口袋,他們必須將博弈放在前端,這變相抬高了真正想進入農業者的土地成本。

  十七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土地確權概念,“這意味著農民的地和城市的房子一樣了。”上海金廊現代農業公司總經理張炎夏習慣激烈武斷的結論,“過去只有城市有‘釘子戶’,現在意味著農村也要有‘釘子戶’了,而農村‘釘子戶’的概率5000畝地至少有一個,以后大規模土地流轉已經不可能了。”

  拿地難,拿到地后踏踏實實種植更難。

  企業自然希望土地流轉年限越長越好,否則建設施不合算,最好能達到15年-20年,對多數農民和地方政府來說,卻希望年限越短越好,因為土地升值的趨勢日趨明顯。在河南、山東、河北等農業大省,許多農戶都沒有簽訂承包經營合同,因為土地調整太快。原則上,農地承包權30年不變,但許多地方三年一調,有的村莊甚至要推倒重來。承包權的穩定程度,與村委會換屆頻率直接相關,外來資本最大的錯誤莫過“拿村長不當干部”。

  大棚建好了,土地平整了,機井也打好了,村里要提高租金,否則就要把土地收回,這是屢有發生的故事。“再完善的合同,只要發生集體矛盾,企業肯定要讓步,鎮里會勸你,吃點虧就吃點虧吧,農民是弱勢群體。”上文中匿名的企業負責人訴苦,“但有意見的往往不是普通農民,而是村干部,他也是村里的大戶,一挑頭,多數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跟著起哄,所以我們到一個地方,先要和村長書記把關系搞好,物質上、感情上都要投入一點。”

  馬承榕在北方也有4個基地,張家口固原基地面積達3500畝,并非從農民手中租賃,而是當地政府的荒地整理項目。不過,北方大片土地的產權是個懸疑。退林還耕、退牧還耕的土地由縣農開辦管理,但按政策縣政府不應該有地,肯定要歸屬于某個鄉鎮,可如今不好劃分,真到了非分不可的時候,往往兩個鄉拿條繩子一穿,這邊歸你,那邊歸我。

  出于種植考慮,農企喜歡里面的地,但不流轉靠近馬路的地,產品就運不出來,上文中匿名的企業家就遭遇過麻煩,扼住“咽喉要道”的農戶常常在他收獲季節把兩輛馬車趕到路口。“我想把他的地也租過來,他就漫天要價,能把我要黃了。”

  “也不能怪農民,他們最純樸,被騙也最多,防范心理特別強。”在云南文山包了8萬畝地種植三七的張然說,“農民離開土地就沒有什么話語權,他們干嗎不謀求流轉的利益最大化?”

  對個體農戶而言,土地具有收入和社保的雙重功能,南方注重前者,北方注重后者。因此南方地租高,利農惠東農場租金為460元/畝,北方的固原農場不過110元/畝。但在北方,就算基地里打口機井,也要與土地原來的主人談半天。

  “憑什么打在我地里面,地早晚要還我,有口井我的種植面積不就小了?”利農北方農場曾面對這樣的詰問。

  新農業公司不是電影中的怪獸哥斯拉,胃口越大力量越強。對農企來說,風險伴隨基地規模擴大而累加。究竟要不要做大規模?如何擺平企業與土地的關系?企業要不要承擔與土地伴生的所有利益與風險?每個新農業企業做出的選擇不盡相同。有的選擇艱難的吃下一塊又一塊的土地,有的則徹底放棄了與土地生死與共的觀念,找到了新農業的輕資產之路。

  土地效率當先

  新農業公司耗費更多心思琢磨的,是單位土地面積的生產效率而不是規模。

  “靠擴大種植面積來擴大產量,進而放大銷售額,這個陣法過時了。”一位匿名的新農業公司負責人借用電影《赤壁》的臺詞,“這句話讓我得罪許多老前輩了,但幾年之后,土地更難拿時,他們就不會罵我了。”

  提高畝產的新農業做法是這樣的:馬承榕種蔬菜,要求畝產越高越好,種葉菜,農民一年兩茬,他能做到十四茬,植株密度能達到18萬株,可謂密不透風。當地農民種蔬菜每年利潤不足2000元/畝,馬承榕能做到10000元/畝。

  張炎夏種水稻則完全是相反的思路。當地畝產平均1000斤,而他的地不超過700斤。水稻并非特色農業,他減少產量不是為控制市場,而是提升附加值。畝產千斤的地,產出的大米2元/斤,可賺2000元。他生產的大米11.8元/斤,可賺8260元。

  還有更劍走偏鋒的玩法。文山本草有機三七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然,不希望看到大豐收,一旦增產,收購三七的藥廠就要壓價,“特色農業要保持供小于求,本來農民投入1萬元,種兩畝,賺1萬元;現在投入5000元,種1畝,同樣賺1萬元。”

  新農業公司對土地效率的挖掘,不僅超越小農經濟,即使老資格的農業龍頭企業也對它們艷羨不已。

  馬承榕提出判斷農業基地運營良好的標準之一是,任何季節都不能有荒地,同一個農場應該看到作物不同生長周期。“要是看到一大片空地,這個企業可能不怎么樣。他等于一次性全收獲了,然后再育苗,再把這所有地一次性種滿。土地規模再壯觀,也缺乏合理配置。”

  同時,馬承榕還鉆研怎么回避與基地附近的農戶“搶飯吃”。他創業第一年在東北種了1800多畝西蘭花,當地信息閉塞,農民不懂西蘭花種植。那年天幫忙,產量高,價格好。但第二年就不行了,以當地土壤氣候條件,種植西蘭花并不困難,周邊農民一看賺錢蜂擁而上,馬由此撤出東北。

  但效率的提升除了有賴于新農業企業家在運營上“挖空心思”,還有賴于外部營商環境的改善。

  要讓土地聽話,需要高投入。“800多萬投進去就沒影了,農業就是這樣,投多少錢表面都看不到。”華原(大連)有機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章祝說,他剛在大連種了600多畝藍莓。和多數新農業企業家一樣,他希望能得到金融體系支持。

  張然曾和銀行頻繁溝通,“難,協調了很長時間,銀行需要質押,但農產品怎樣定價?”她后來選擇和信用社、村鎮銀行談,幾大主流銀行再沒找過。盡管農業銀行是政策性銀行,顧慮也很多。

  對農業科技項目的扶持資金,由國家、地方政府、企業三級配套。中央財政偏重于西北、東北等不發達地區,對發達地區農業很少補貼。發達地區財政雖然寬裕,不過農業稅取消后,農企對地方的貢獻有限,更傾向于補貼能帶來實惠的工業。而在欠發達地區,扶持新農業是耀眼政績,只是囊中羞澀,少截留中央財政撥款已算扶持了。

  “也就是10%的地區能對扶持政策執行下去。”上文中匿名的河南農企負責人說。

  農民往哪兒放

  新農業起錨后,如何安排一直與土地緊密聯系的農民?迄今為止,誰也不敢說找到了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方法。

  但無論如何,“在中國投資做農業,首先要學會怎么樣管理中國的農民。”(馬承榕語)

  將農民變為工人,領工資,正常上下班,多數人不敢嘗試。

  “農民和農民工不同,為家庭勞動和為你的積極性完全不一樣。”張炎夏說,“人民公社都做不成的事,農業公司更做不成。”

  王林也有類似聯想,“人民公社不如聯產承包責任制,就是因為農民很難考核、控制、獎罰。”

  傳統農業季節性強,農忙時地里全是人,農閑時只有大地一片白茫茫。農企要保證生產連續性,一種方案是臨時雇工,另一種方案是變農民為工人。

  臨時雇工要根據生產節奏,例如拔草時多雇些人,施肥時少雇些人,但這就決定雇工多來自本地,而如今在農村,農業缺乏“勞動力蓄水池”,何況還要回避與農民自己農時的沖突。

  更困難的在如何改變延續千年的耕作習慣。

  “新農業公司種植標準很高,如果采用訂單農業,一開始農民一算收入能翻幾倍,熱情百倍,但真到了種的時候,標準越高風險越大,完全執行你的標準他可能顆粒無收。”張然說。

  王林將培訓農民稱為“苦中苦”,想起來就頭大,“第一次培訓效果很好,能接受培訓內容的30%-40%,第二次就差一點,第三次,農民就排斥,說都會了。這時候要說都會了,我的菜就容易出問題。”

  農村是個人情社會,民風民俗是馬承榕選擇基地的一個標準。他的廣東惠州農場,與當地相處還算融洽,偶爾有人偷幾根菜,自家親戚都會偷偷跑來告訴農場。但在另外一個基地,半夜曾有村民開著卡車進去偷菜。

  與周邊農民要保持微妙的距離,廣東另一家蔬菜企業負責人的經驗是,盡量不在基地附近招工,更不讓當地農民參與基地管理,“請神容易送神難,我吃過虧,請當地人進來,漸漸把我甩開自己做,給我買的農資都特別貴。”

  “什么叫新農村、新農業,我現在迷迷糊糊。”王林感嘆,他“務農”16年,如今也找不到方向,“農業效率越高,農民越可能進入半失業狀態,如果農業效率提高的速度超過了城市吸納農民的速度,將是一場災難。”

  “政策大調整下,新農業也走到一個十字路口,再走就要與傳統農業發生很大沖突。”開信創投是利農投資者之一,其總經理曾之杰對所青睞的行業不無擔心。

  曾之杰擔心,“利農手中有2萬畝基地,短期內目標是達到3萬畝,在最需要的市場,地還不夠用,比如廣東。如果像美國那樣,一年實現幾千億美金銷售收入,我就不止需要3萬畝,而是30萬畝,甚至300萬畝地,到哪里去拿這些地?做到這一步帶來的社會問題怎么辦?我們一個人可以管理幾畝地,過去是幾個人管理一畝地,那些流轉掉土地的農民怎樣安排?都是很深層次的問題。”

  中國遇到的問題與200年前的英國有幾分相似,當時英國耕地切得很細碎,每個農民都有小塊耕地,耕作效率差,農業收入低,成為釋放社會生產力的梗塞,后來通過圈地運動和對外移民,才重塑經濟秩序。

  然而,那是個血腥痛苦的過程。中國農村、或者中國社會的改革進程,勢必需要穩定優先。

  接下來,讀者將看到三個新“農民”的故事,他們的夢想從南至北次第展開。由于地域不同,他們的經歷正是中國農業多元化變革的一面鏡子。

  馬承榕是從頭到尾一把抓的重型“基地王”,在土地關系、農民參與、農業產業化方式都能自信寫出答案。

  張炎夏是截然相反的輕資產“基地王”,自稱能一分錢不花玩轉一萬畝耕地。

  吳章祝則形成了輕重混搭的模式,充滿了中國人的傳統智慧,隨遇而安隨機而變。

  與北大荒、超大、龍大等老牌農企相比,他們尚羽翼未豐,但對土地效率的理解遠在前輩之上。不自覺中,他們都是政策的產物:在2004-2006年之間成立,那恰是國家為完善土地二輪延期承包,頻繁出臺政策的土地確權動蕩期。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網友評論

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