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劉夢羽
引言:長期以來,鄉鎮衛生院是被忽略的一級。而我國農村醫療衛生體系的重心下沉,意味著鄉鎮衛生院“雞肋”困境的打破。
“鄉村醫生難,開診先籌錢;診病無設備,全要憑經驗;看病多賒賬,微利大風險;療效不明顯,連本都不見;民師能轉正,獸醫有保險;村醫人漸少,今后怎么辦?”
2009年1月8日,在衛生部召開的2008年全國優秀鄉村醫生代表座談會上,一位鄉村醫生代表用一首打油詩表現了村醫的艱難處境。
村醫不如“赤腳醫生”
2007年6、7、8三個月,北京大學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課題組赴貴州、江西、江蘇、山西、河南等省調研。他們將研究焦點對準了鄉鎮衛生院,這一在農村三級醫療衛生體系中承擔特殊作用的一級。
北京大學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課題組負責人、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王曙光在調研中發現,“很多人都很懷念70年代我國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有一些鄉鎮衛生院的房子還是70年代造的,雖然已經十分破舊,但還能依稀看出當時它們的規模很大,很多設備也都是那個時候進的,在那個年代算是先進了!
這一切得益于毛主席在60年代提出的“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
TIPS:赤腳醫生
赤腳醫生是“文革”中期開始出現的名詞,指一般未經正式醫療訓練、仍持農業戶口、一些情況下“半農半醫”的農村醫療人員。赤腳醫生的來源主要有三個:一是醫學世家,二是略懂醫術病理的高中畢業生,三是一些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
那一時期,我國大力宣傳“赤腳醫生”制度,獲得了巨大成功,有效地降低了新生兒的死亡率,消除了很多地方傳染病。這一制度改變了中國農村的醫療狀況。20世紀60年代開始的防疫接種計劃使得我國成為第三世界中第一個徹底消滅天花和小兒麻痹癥的國家。70年代,我國在降低嬰兒死亡率上超過了其他發展中國家。當時,大約85%的農民能享受一定程度上的集體醫療保險。
因此,到了70年代末,我國的農村合作醫療使農村衛生保健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農村居民健康狀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到1977年底,全國“赤腳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1985年1月25日,《人民日報》發表《不再使用“赤腳醫生”名稱,鞏固發展鄉村醫生隊伍》一文,到此“赤腳醫生”逐漸消失。2004年1月1日,《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開始實行,鄉村醫生經過相應的注冊及培訓考試后,以正式的名義執照開業。
“赤腳醫生”的歷史自此結束了,而人們對那個時代的懷念卻沒有終結。
“不要小看‘赤腳醫生’,他們是拿國家工資的人,而且他們幾乎什么病都能看,在農村地位也很高!蓖跏锕庹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