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行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弊端
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由國際貨幣體系、國際金融組織體系和國際金融監管體系組成。現行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的弊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美元在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壟斷與霸權地位。布雷頓森林體系初建之時,美國的經濟實力,無論是以GDP還是進出口貿易或者以黃金儲備等指標衡量,在世界上都處于絕對壟斷地位,從而奠定了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壟斷和霸權地位。然而,經過60多年的發展,現在美國實體經濟在全球中的比重已大幅度下降,但美元依然占據著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壟斷和霸權地位。這種壟斷霸權地位使得全球流動性的松緊基本操持在美聯儲手中。在世界主要中央銀行中,貨幣政策的目標絕大多數是單一的,即物價穩定,而美聯儲仍實行多目標制,包括經濟增長、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等。從歷史上看,經濟增長具有內在的周期性特征,美聯儲貨幣政策也是周期性地放松和收緊,導致美元周期性地貶值和升值,而在每一輪美元升貶的周期中,總會伴隨著或大或小的金融危機。而危機的解決又離不開始作俑者。在這次金融危機中,美聯儲通過雙邊貨幣互換協議,向全球13家中央銀行提供大量美元流動性,扮演了全球最終貸款人的角色,儼然成為各國中央銀行的中央銀行。
第二,現行國際貨幣金融組織體系由少數國家(G7國家)居于主導地位,既與當前各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相稱,又缺乏對儲備貨幣發行國行為的制衡機制,造成現行國際金融組織的決策難以反映大多數成員的利益。以IMF為例,其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其一,決策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受到挑戰,制約了其作用的有效發揮。其二,過多地強調對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進行監督,而對重要發達國家的監督缺乏有效性,所以不能對系統性風險進行及時的預警和有效應對。這種歧視性的監督也導致了IMF與少數成員國之間一定程度的對立關系。其三,因其決策受少數大國控制以及缺少必要的資源和融資手段,故不能扮演國際最終貸款人角色,使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缺少最后的保障——全球最終貸款人。
第三,國際金融監管體系存在嚴重缺失,金融機構經營活動的全球化與金融監管的國別化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一方面,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混業經營客觀上需要全球有統一的監管標準和監管機構,以防止監管套利。另一方面,金融業一向被認為是一國經濟的命脈,金融監管權力又是各國經濟和金融主權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現實中對金融業的監管都是由母國自主監管來進行,尚未建立有效的國際金融監管體系。現有的國際金融監管組織和論壇都存在一些難以克服的缺陷,不能擔當全球監管者的重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