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飛機推手
在地產界,鄒不是最有個性的,也并不“著名”。但他卻干了一件石破天驚的事情——2006年8月,他出資1000萬成立廣州昌盛大飛機設計公司,進軍飛機制造行業(本報2007年5月30日曾做過報道,詳見《遍覽航空精英,民企試水大飛機;寄望體制改革,千萬撬動五百億》),并一再對外宣稱,“不是為了賺錢”,他的一些朋友當時連問他“腦子是不是進水了”。
“投大飛機,我始終是不贊成的,但鄒總還是要堅持。”鄒的助理兼投資總監、曾在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總公司工作過6年的嚴俊告訴記者,鄒曾就大飛機項目咨詢過他兩次,他每次給的答案都是“否”,但鄒依然要做,“這次公司上市不順,他甚至和我講,想專門拿出一筆錢留給大飛機設計公司,不想因為集團的事情而影響了大飛機的研制。”
外人沒法理解,一個地產商人為何要去投資風險大、回報慢的大飛機項目,便只好從他個人的性格愛好中去尋找答案。
鄒畢業于中山大學哲學系,但他對哲學卻不甚感興趣,在鄒的辦公室書架里,幾乎清一色是歷史書籍;鄒常常上網,但他喜歡看的不是房產資訊,也不是股市行情,而是中華軍事網、強國論壇等;他還曾一度迷戀網絡軍事小說,比如“挺進大洋”、“復興中華”等,“網上看不完的時候,就讓秘書打印出來,拿到飛機上看”。
因為有這些情結,鄒常常做出一些外人無法理解的事情。
申奧成功后,他甚至投資600萬元開拍奧運情景劇《奧運在我家》,但劇組最終拍出的東西卻讓他大失所望,“哪有什么奧運,都是打情罵俏,我一看就氣不打一處來。”
一怒之下,鄒將導演英達告上了法庭——他認為導演將錢挪作了它用,沒有好好拍片。幾天前,他才好不容易追回了100萬元。
但如果說鄒投資大飛機一點也沒想過賺錢,也有點言過其實。“公司成立之初,我們其實就定下了方針,只做飛機的總體設計,等國家大飛機項目正式批下來以后,再以技術入股的方式參與其中。”昌盛飛機設計公司總經理、年逾六旬的周濟生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兩年下來,鄒投入近5000萬元,也鬧出了不小動靜。在上個月舉行的珠海航展上,公司展出的“中國之星”CS2000(200-300座級)、CS2010(150-200座級)系列大型客機引來了不少關注的目光。
但他們預期的回報卻沒有到來。
自從昌盛飛機設計公司成立以來,鄒就沒停止過與國家相關部門的接觸,他們想爭取參與中國大飛機項目的研發,但卻并不順利。
今年5月,備受關注的大型客機股份公司在上海成立,國資委為第一大股東,上海市政府為第二大股東,寶鋼集團、中國鋁業公司、中化集團等國企也分別以10億元的資金各占5%的股份,民營資本被完全排除在股東之外。
英雄末路?
上市折戟,大飛機項目推行得又不順利,鄒在2008年交上了他出道以來最糟糕的霉運。“這怪不得別人,都是自己一手釀造的苦果。”鄒錫昌點燃了煙斗,半閉雙眼,選了個最舒服的姿勢,在轉椅上吞云吐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