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大事記
●牟其中“罐頭換飛機”
●仰融籌劃“華晨中國汽車”紐約上市
●上海牌轎車停產
●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營業
1991:牟其中罐頭換飛機
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和牟其中這個名字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是他的“飛機生意”。
1940年,牟其中出生在四川萬縣。在經歷4年牢獄生活后的1980年,恢復自由的牟其中開始做生意。1988年通過牟其中和全體員工的努力,他帶領員工走出四川盆地,來到風光秀麗的海南島,創立了南德經濟集團。不久,又把總部遷入深圳、天津等地,最終闖進了北京城,成為全國知名的大企業之一。
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和牟其中這個名字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是他的“飛機生意”。
1991年,牟其中做了一件震驚海內外的事情,他一下子買了4架嶄新的俄羅斯產中型客機。起初誰也不相信牟其中能做這么大的買賣。直到1991年底,第一架能載164人的圖-154客機飛抵成都的雙流機場,并交付給牟其中的南德集團時,人們才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根據1991年中期,南德、川航與蘇聯方面達成的協議,牟其中把飛機轉手賣給了四川航空公司,成了中國最大的“倒爺”。更令人們驚訝的是,中方用價值4億元人民幣的500車皮日用小商品換購4架蘇制圖-154飛機。圖-154客機比美國的同類飛機便宜2/3,雙向交換產品總價值4.2億法郎。這筆買賣成為中俄民間貿易史上最大的一宗易貨貿易。牟其中做成這筆買賣的秘訣是:他知道俄羅斯有飛機賣不出去,又迫切需要中國的輕工業產品,而中國有大量的輕工業產品和食品積壓在倉庫里,國內航空公司卻缺少飛機,牟其中就利用這些條件“組裝”出了一個物物交換的市場。人們常說,一個主意值萬金。牟其中的這個創舉為隨后中俄易貨貿易的飛速發展開了先河。這筆貿易經媒體報道后,牟其中頓時成為全國熱點人物,他自稱從中賺了8000萬到1億元。
“罐頭換飛機”令牟其中一夜成名,更讓他對自己的“空手道理論”深信不疑。在今后的十年里,牟其中將他的這套理論一再地付諸行動,他策劃了一大堆聽上去就嚇死人的“宏大計劃”。
飛機生意成功后,牟其中的胃口越來越大:滿洲里圈地,要自己搞一個東北亞經濟區;飛機上天還不算,南德還要自己發射衛星;甚至找了一幫專家論證,要把喜馬拉雅山炸個大口子,引進印度洋暖濕氣流,把西藏真正變成江南??事實證明,“飛機生意”之外,南德的這些驚天大項目,幾乎全是在騙人,隨著南德經濟狀況日見窘迫和職工叛逃,內幕一個個被揭出來:滿洲里項目,牟原許諾投資100億元,結果只投入2000萬元,項目設計被一再修改;所謂“發射衛星”,只是投入不到300萬美元參股,獲得了三個發射器的轉租權;被炒得沸沸揚揚的喜馬拉雅山項目,最終只停留在論證階段。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南德已經兩年發不出工資,靠高級員工借款維持運營。牟自稱“身上只有800元,隨時準備入獄”,牟還拋出了建設中國硅谷的兩個龐大項目《南德金谷計劃》和《關于美國西海岸南德工業園區的建設計劃》。
這一年,鄧小平發表南巡講話,對于社會主義的本質和判斷標準、計劃和市場的關系等重大問題做了改革開放以來最全面明確的闡述,中國改革開放進入到嶄新的歷史階段。受此鼓舞,大批的政府官員、知識分子下海創業,投身到改革的浪潮之中。
商業大事記
●政府干部出現“下海”潮
●黃鴻年引發“中策現象”
●深圳發生8?10股票風波
1992:涌現下海浪潮
1992年小平南巡講話后,國務院修改和廢止了400多份約束經商的文件,大批官員和知識分子投身商海,后來他們管自己叫“92派”。據人事部統計,1992年,辭官下海者達2萬人,其中最為知名者,是中共元老薄一波之子、時任北京市旅游局局長的薄熙成,他辭職后創辦了一家酒店管理公司。
陳東升是“92派”這個詞的發明者。1992年,他辭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工作,下海成立了嘉德拍賣,后又創辦了泰康人壽保險公司;而馮侖在此時也辭去了國家體改委的公職來到海南,碰到了五個志同道合者——王功權、潘石屹、易小迪、王啟富和劉軍,他們合稱“萬通六兄弟”,后來成為中國商業界的風云人物。此時下海者還有許多官員??
下海潮涌動之時,人們不再回避“錢”字,見面道一句“恭喜發財”成了口頭禪。在北京,這句話大有代替“您吃了嗎”這一傳統問候語的勢頭,《人民日報》還發表了《要發財,忙起來》的文章。
與此同時,這一年還有一件引人注意的事——8?10股票風波。
1992年1月,一種叫做“股票認購證”的新鮮玩意走俏上海灘。
5月21日,上交所放開了僅有的15只上市股票的價格限制,引發股市暴漲。由于尚無漲停板限制,滬市一日漲了105%。隨后,股指連飚兩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中國股市能令人一夜暴富。
8月7日,深交所發布1992年度《新股認購抽簽表發售公告》,宣布發行國內公眾股5億股,發售抽簽表500萬張,中簽率為10%,每張抽簽表可認購1000股。認購者憑身份證辦理有關事宜,一證可花100元買一張抽簽表,每個認購者最多可持有10張身份證買抽簽表。
公告一出,深圳郵局當即被雪片般飛來的身份證淹沒,其中最大的一個特快專遞包裹有17.5公斤,里面是2500張身份證。當時深圳有60萬常住人口,兩日內一下子涌進150萬人。從7日下午開始,全市300個發售點就排成了長龍,有人拿來長長的繩子,男男女女緊緊抓住繩子甚至把繩子繞在手腕上,在最緊張的時候,人們緊緊抱住前面人的腰,不敢松手,不敢去廁所。9日上午,抽簽表準時出售,僅兩個小時就宣布發售完畢,各發售點的窗口全數拉下。上百萬人興沖沖而來,兩天兩夜苦候,卻沒有幾人買到了抽簽表。無法控制情緒的人們潮水般地涌向市政府,市中心各大馬路全部癱瘓??中國股市上的第一個惡性事件在猝不及防中爆發。11日凌晨,深圳市政府緊急宣布,增發50萬張認購申請表,當晚市長鄭良玉發表電視講話,事態才漸漸平息下去。
事后的調查表明,抽簽表的發售工作出現了集體舞弊的事件,涉及金融系統4180人,各發售點平均私分私購達44.6%。舞弊事件對股民信心造成沉重打擊,在之后的四天內,兩地股市大跌,上證指數的跌幅更高達45%,幾乎跌去一半。
這個事件直接促成了證券管理機構的誕生。10月12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成立,朱基副總理兼任主任,其辦事機構是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證監會,成為中國股市的最高直接管理當局。
鄧小平南巡后,中國經濟再度進入高速成長周期,經濟呈現全面復蘇的態勢。這一年,朱基開始整頓金融秩序,實行匯率改革,人民幣大幅貶值,中國成為外資更加關注的地方,諸多跨國公司開始大規模在華投資。
商界大事記:
●大邱莊的禹作敏落馬、高科技企業家沈太福被捕
●外資企業大規模進入中國
●寶安在上海股市收購延中
●何伯權1000萬買下馬家軍的營養秘方
1993:“寶延風波”開辟收購先河
1993年被看成是跨國公司在華大規模投資的開始之年。這一年,在市場的誘惑和政府政策的鼓勵下,世界著名跨國公司紛紛投資中國,在中國展開了大規模、系統化的投資。
自1979年至2000年,中國累計吸收外資3462億美元,大部分是在1992年以后發生的,1993年底,合同外資達到1114億多美元,實際利用外資是270億美元,幾乎都是上一年的兩倍。
這一年,肯德基第一家特許經營店在西安開業;寶潔在中國建立了4家公司和5家工廠;世界上最大的啤酒公司安霍伊澤?布希公司購買了中國最大啤酒公司青島啤酒5%的股份;柯達贊助了在上海舉行的第一屆東亞運動會;諾基亞開始向中國提供GSM移動電話;花旗銀行把中國區總部從香港搬到了上海。1993年也是日本企業在華投資增加的轉折點,日企被批準的投資項目數量是1991年的3倍。
1993年4月證監會頒布《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9月宣布對國內法人開放A股交易。隨后,就發生了轟動一時的“寶延風波”,這是國內證券市場上第一起上市公司收購案。
1993年9月13日,深寶安旗下寶安上海、寶安華東保健品公司和深圳龍崗寶靈電子燈飾公司在二級市場上悄悄收購延中實業的股票。9月29日,上述3家公司已經分別持有延中實業4.56%、4.52%和1.657%的股份,合計持有10.6%。由此,延中實業的股票價格從9月13日的8.83元漲至12.05元。9月30日,寶安繼續增持延中實業的股票,持股比例達到15.98%。至此寶安才發布舉牌公告宣稱持有延中5%以上的股票,在一切準備就緒的情況下,向延中實業公開宣戰。這是1993年國慶節的前夕。
國慶期間,秦國梁試圖全力保住延中實業不被易幟。延中實業找到施羅德集團香港寶源投資作顧問,希望實行反收購。但延中的反收購之路走得非常艱難,收購資金就是一大問題,幾家兄弟公司的資助只是杯水車薪;而到10月22日寶安已經持有延中19.8%的股票。同時,雙方在各自智囊團的支持下通過新聞媒體開展唇舌之戰。延中實業也將寶安的違規操作上報證監會,希望能得到支持。就在寶延之爭愈演愈烈之時,其他老八股的管理層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但另一方面卻又被購并的“進步勢力”嚇住了,結果一致得出“這是件好事情但要辦好”的結論。最后在證監會的協調下,寶延風波才得以平息。1993年10月22日,證監會肯定寶安購入延中股票是市場行為,持股有效;但對寶安信息披露不及時處以100萬元罰款。至此,寶安得以順利進入延中。
1993年的寶延事件,深圳寶安集團通過二級市場購買延中股票達19.8%,而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由此開辟了中國證券市場收購與兼并的先河,成為中國證券市場首例通過二級市場收購達到成功控制一家上市公司的案例。
這一年,一場具有深遠影響的分稅制改革在中國拉開了序幕。7月1日,《公司法》正式頒布,中國企業終于步入與國際慣例接軌的規范化管理時期,“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新模式在國有企業中開始推行。與此同時,民營企業蓬勃發展,“鄉鎮企業已成為中國經濟最大的增長板塊”。
商業大事記
●保健品行業迅速崛起
●聯想爆發“柳倪之爭”
●史玉柱帶領巨人進行“二次創業”
1994:保健品行業迅速崛起
這時期的保健品行業,不僅充當了中國營銷的試驗田、黃埔軍校,而且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商業奇跡。
1994年前后,中國商業的火山口,就在保健品和飲料食品領域。馬俊仁的“中華鱉精”帶動保健品市場熱潮;樂百氏以1000萬元為代價購得馬俊仁“生命核能”配方,并在全國嘗試經銷權拍賣;史玉柱建立康元保健品公司,腦黃金橫空出世;姜偉憑借飛龍成為億萬富翁;太陽神銷售額達13個億,進入鼎盛時期;武漢紅桃K集團成立;三株口服液在濟南問世。在過去的4年里,全國保健品生產企業從近百家增至3000余家,平添30多倍,品種多達2.8萬種,年銷售額高達驚人的300億元,增長12倍。保健品產業成為全國發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黃金之地”。而為了爭奪這一黃金之地,企業家們也使勁渾身解數,上演一場場營銷大戰。
1994年7月,美國世界杯足球賽期間,太陽神在中央電視臺的直播節目中播出了一條長達45秒、名為《睡獅驚醒》的形象廣告:黃河千年冰破,長城萬里鼓鳴,一頭東方雄獅昂然而起,仰天長嘯,“只要努力,夢想總能成真——當太陽升起的時候,我們的愛天長地久”,宣言體般的廣告詞和精致壯美的畫面,構成了一股撼人心魄的激情沖擊力。太陽神第一次把理想主義的光芒照射到了平庸的商業廣告之中,令人回味無窮。
如果說,南方的太陽神走的是品牌形象至上的路線,那么,一些來自北方的企業則實施了狂轟濫炸的廣告策略。率先取得成功的是沈陽飛龍保健品公司。飛龍不講究營銷技巧,就是一味地以廣告轟炸為手段,廣告不投則已,一投便是整版套紅,并且連續數日,同時跟進電視、電臺廣告,密集度之高,前所未有。這種毫無投放技巧和藝術效果可言的廣告轟炸,能夠營造出一個讓人窒息的炙熱氛圍,在感性的市場上居然非常奏效。從1991年起,飛龍投入120萬元廣告費,實現400萬元利潤;到1994年,廣告投入已過億元,利潤已超過2億元,儼然成為全國保健品產業的龍頭老大,發展速度居全國醫藥行業之首。
在飛龍之后崛起的巨人、三株、紅桃K等保健品無不仿而效之,而且花樣不斷翻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其后三株創造的“無成本廣告模式”、人海戰術等則更是令人瞠目結舌,廣告貼遍了農村的每一個角落,甚至連牲口圈、茅房也不放過,銷售隊伍方面則在三年內創下了600個子公司、2000個辦事處、15萬人的駭人記錄。
這一時期的保健品營銷大戰,企業極盡各種營銷手段之能事,確實也取得了不少市場經驗。這時期的保健品行業不僅充當了中國營銷的試驗田、黃埔軍校,而且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商業奇跡,以后其他行業在營銷領域都大量借助了保健品行業培養出的營銷人才,借鑒了保健品行業的營銷經驗。
這一年,郵電部電信總局與美國商務部簽訂中美雙方關于國際互聯網的協議,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的建設開始啟動。因此1995年的中國,出現了第一批投身互聯網行業的先行者。同時,民族品牌開始“收復失地”,與國際品牌進行著激烈的戰斗。
商業大事記
●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公司成立
●紅高粱快餐店挑戰麥當勞
●劉永好兄弟成為《福布斯》中國內地富豪榜首富
●秦池當上央視標王
●王海“打假”
1995: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公司
1995年5月,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公司瀛海威成立,最初的發起人主要有張樹新、姜作賢、劉杰等人。擁有媒體從業經歷的張樹新顯示了在宣傳推廣上的卓越能力,瀛海威迅速獲得了驚人的知名度。據當時的媒體報道,瀛海威“就像傳教士布道一樣,向中國人宣講何謂Internet。”
張樹新的目標是做中國首批的互聯網接入商(ISP)。但是,當時市場環境遠未成熟,中國全部上網人數還不到8萬人。次年1月,號稱中國第一個全國網的ChinaNet才正式開通。在大部分中國老百姓并不知互聯網為何物時,除了ISP外,瀛海威還要是肩負著培育市場的Internet概念的“普及商”,并要負責內容制作,充當ICP的角色。
1996年9月,中國興發集團對瀛海威進行投資,瀛海威的總股本變為8000萬元。在強大的資金支持下,這個小公司迅速成長為中國互聯網的標桿。當年底,瀛海威已經成為北京知名的ISP。瀛海威更大的夢想是構建一張大網,這個宏大理想曾被視為將“書寫著中國ISP傳奇”。但是,不成熟的市場環境很快讓瀛海威見識到自己面對的困難。
拿到8000萬元投資后,張樹新想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組建自己的網絡。瀛海威以重金租用了兩條通信線路,一條是衛星線路(VIST),一條是國家數據專線(DDN)。公司上下一心,夜以繼日地建網。在瀛海威的計劃里,1997年要在全國建起20個城市結點,1998年達到40個,讓這些城市的用戶可以自由漫游。不過,即使不算通信線路的費用,每個結點的開辦費用都在200萬~?300萬元,8000萬元其實花不了多久。
1997年春天,全國大網和上海、廣州等8個城市的結點開通。但是,中國電信的一記重拳,讓瀛海威的這些努力幾乎立即付之東流。同年,中國電信進入互聯網絡接入市場。它并不提供任何內容,也沒打算培育市場,但低廉的Internet訪問價格就足以使瀛海威的“大網”身價暴跌。在中國電信的擠壓下,到年底時,瀛海威已經出現巨虧。
當然,張樹新的冒進和對市場的樂觀判斷,讓瀛海威雪上加霜。事后有媒體評價說,張樹新對企業形象宣傳游刃有余,當企業轉入實質性經營后,卻明顯后勁不足。有人評論說,張樹新始終沒有明白,老百姓究竟需要一張什么樣的網。
1998年6月,由于虧損嚴重,并且后繼資金匱乏,大股東興發集團與張樹新產生沖突。危機四伏中,張樹新黯然宣布辭職。2001年,瀛海威開始大量裁員,公司的業務發展一直舉步不前。至此,它開始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三年后,一代互聯網先鋒瀛海威徹底從人們的視野中無聲地消失了。
1996年,國內市場的空前繁榮,讓中國的企業家信心爆棚:資本市場不斷給企業輸血,國家經貿委宣布“抓大放小”,國有企業大面積上市,政府、企業以打造“世界500強”為目標。
商業大事記
●家電業掀起價格戰、合資熱潮
●國務院推廣邯鋼經驗
●三九全國并購擴張
●亞細亞走向末路
1996:“商界航母”亞細亞沉沒
1988年的秋天,空軍退役政工干部、32歲的王遂舟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一個抉擇:下海出任一家正在籌建中的百貨商場的總經理。1989年5月6日,營業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鄭州亞細亞商場正式開業。據稱王遂舟只用了198天就完成了整個籌備期,創下當時河南商場的歷史記錄。從開業的第一天起,亞細亞就以一種嶄新而不凡的形象讓人眼睛一亮。
走進亞細亞,人們仿佛進入了一個豪華的星級賓館,四處是鮮花綠草。商場里不但有營業員,還有迎賓小姐和歌舞演員。最具創意的是,每天清晨,商場門口還有儀仗隊升國旗,奏國歌,為圍觀的顧客做隊列表演,這一場景一度成為鄭州最著名的觀賞景點。
開張前夕,王遂舟在鄭州各報紙投放了數十萬元的廣告,這是當時所有鄭州商場一年廣告費的總和。一句“中原之行哪里去——鄭州亞細亞”傳遍了大街小巷。于是,幾乎是一夜之間,亞細亞就獲得了消費者極大的認同。1990年,亞細亞的營業額達到1.86億元,一躍而名列全國大型商場第35位。此后三年,亞細亞的營業額每年均以30%以上的速度遞增,穩居河南第一。
1992年10月,王遂舟當選為“第三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1993年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布嘉獎令,對鄭州亞細亞商場及王遂舟個人通令嘉獎。
也是到這時候,一些當時還不為人所察覺的危機已經開始萌芽了。
王遂舟在商場形象塑造及商業活動策劃方面堪稱高手,可是對于管理他卻頗無章法,缺乏監督約束機制。日后,亞細亞內部高層人士曾坦言:開業9年的亞細亞沒有進行過一次全面徹底的審計。在這9年中,亞細亞先后換了4任老總,卻沒一次審計,沒一次交接。在鼎盛時期,亞細亞每年的營業額一個億一個億地往上翻,可是企業的純利潤卻從來沒有突破過1000萬元。
1993年9月,王遂舟以鄭州亞細亞商場為基礎,擴股成立了“鄭州亞細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由兩家擴大到五家(后增加至六家),新入伙股東均為此前在海南發跡的金融商及房地產商。他們幾乎是簇擁著王遂舟,走上了“連鎖經營”的不歸路。
在不長的四年時間里,亞細亞先后開出了15家大型連鎖百貨分店。這家自有資本總額不過4000萬元的企業卻進行著一場投資將近20億元的超級大擴張。可是,沒有一個人會料想到,王遂舟正在奔跑著的這條通往“中國零售連鎖帝國”的康莊大道竟是一條失敗之路。一個十分讓人震驚的事實是,亞細亞所有的連鎖分店,開業之日即虧損之時,慘狀竟無一例外。
1996年末,暴風雨終于傾盆而至。這年11月,天津亞細亞商廈倒閉,商品被哄搶一空。接下來,其他門店以四個月一家的速度連續倒閉。1997年3月5日,王遂舟召集亞細亞部分高層干部,正式向他們宣布了自己的辭職決定。王遂舟離職后,亞細亞先后有數位總經理上任企圖挽救敗局。然而敗局已定,亞細亞這艘鄭州的“商界航母”終于沉沒了。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在惡劣的大環境下,那些超速發展而對風險毫無預警的著名企業都紛紛倒下,這一年成為中國企業史上一個“崩潰之年”。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大批互聯網業的興起,將中國帶進了“互聯網元年”。這一年,還有兩件事讓人們難以忘卻:鄧小平的去世和香港回歸。
商業大事記
●“互聯網元年”到來
●巨人大廈停工、三株瓦解、秦池崩盤
●任正非搞“華為基本法”
1997:中國互聯網元年
1997年,有三個名字將永遠載入中國互聯網史冊:搜狐、網易、四通利方(新浪前身)。
1997年5月,26歲的丁磊創辦了網易公司。年底,丁磊耗時7個月寫出了網易免費郵箱系統(由于資金緊張,他忍痛“割肉”將免費電子郵箱系統及163.net域名以119萬元賣給了位于廣州的飛華網,后來,這個著名的域名隨著飛華被后起的TOM收購)。在丁磊的主導下,網易先后推出了免費主頁、免費域名、免費信箱、虛擬社區等服務,網易通過實實在在的努力讓中國的互聯網變得“容易”起來。2000年7月,網易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在2001年中國互聯網陷入寒冬之時,網易還一度面臨被摘牌。已故繼任者孫德棣,在任期間先后抓住短信和網絡游戲兩大業務,這成為改變網易命運的兩大法寶,也成就了丁磊。網易在三大門戶網站中脫穎而出,股價一度沖到72美元。丁磊也從“郁悶小子”變為2003年的“中國首富”。
1997年10月,29歲的軟件工程師王志東成功地為四通利方公司引入650萬美元的國際風險投資,成為國內IT產業引進風險投資的首家企業。四通利方創辦的中文網站最早是想賣王志東寫的軟件賺錢,為此,他搞了幾個問答論壇,沒想到的是,技術論壇反應平平,而體育論壇卻異常火爆。到1998年夏天的法國世界杯足球賽期間,四通利方的體育論壇已經十分火爆,創造了日點擊率310萬次的訪問記錄,網站還拿到了18萬元的廣告收入。之后,一個偶然的機會,王志東了解到,在美國互聯網訪問量最高的是新聞頻道而不是其他,他提出開辦一個新聞頻道的意見。這年的12月,他就成功地并購美國華淵資訊網,并更名為新浪網。日后,它成為了中國網絡界影響力最大的第一新聞門戶網站。
1997年1月初,張朝陽創辦了他的網站愛信特ITC,他的22.5萬美元的創始資金來自兩位美國教授。對于未來怎么賺錢,他也一點沒有底,最初的想法是承攬網頁制作業務。到12月,22.5萬美元就花光了,張朝陽只好再向投資人求救,又拿到了10萬美元。1998年2月,張朝陽想到了在中國克隆“雅虎”,于是他推出了第一家全中文的網上搜索引擎——搜狐(SOHU)。3月,他又獲得Intel等兩家公司210萬美元的投資,他的事業開始蒸蒸日上; 1998年9月,搜狐上海分公司成立; 1999年6月組建搜狐廣州分公司; 2000年搜狐在NASDAQ成功上市,并購了中國最大的年輕人社區網站Chinaren,網絡社區的規模性發展給門戶加入了新的內涵,使之成為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奠定了業務迅速走上規模化的基礎。
丁磊、王志東、張朝陽的集體出現,宣告了中國互聯網元年的到來。互聯網經濟的傳奇,就這樣悄然誕生,然后就是轟轟烈烈的發展。
1998年,國有企業改革進入一個既面臨巨大機遇,又充滿挑戰的時期。允許按揭貸款和取消福利分房等措施,刺激了房地產業的蘇醒,陽光100進軍北京房地產,成功投資北京現代城1號公寓樓。
商界大事記:
●房地產企業蘇醒
●柯達全行業收購中國膠卷企業
●“海爾”載入哈佛教案
●健力寶的主題詞:股份制改造
1998:“海爾”載入哈佛教案
海爾集團以海爾文化使被兼并企業扭虧為盈的成功實踐,引起了美國工商管理界與學術界的極大關注。哈佛商學院搜集到有關信息后,認為“這簡直是奇跡”。
1998年3月25日,哈佛大學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來自中國的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
海爾集團成為第一個被哈佛大學寫入教學案例的中國企業,張瑞敏成為登上哈佛講壇的第一位中國企業家,以海爾的卓著業績和精辟經營理念讓世界認識了中國企業與成功的海爾文化。這一事件在中國企業管理史上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它說明,中國企業只要創新,同樣也可以在企業管理方面為世界做出貢獻。
從那時起,開始有更多的海外媒體把目光投向了海爾,他們被海爾每一步的創新所吸引。美國《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英國《金融時報》、日本《朝日新聞》等等,全球著名的媒體幾乎都來過海爾,都采訪過張瑞敏。進而,海爾的美譽度在全球迅速攀升,這些美譽又促進了海爾的國際化進程。
哈佛的研究人員通過對全球范圍企業的研究之后發現,一種特定的“公司文化”影響著公司的業績。此間,海爾集團以海爾文化使被兼并的企業迅速扭虧為盈的成功實踐,引起了美國工商管理界的極大關注。
1997年11月,哈佛派學者到海爾采寫資料。
通過長達4個月的大量收集資料及編寫之后,題為“海爾文化激活休克魚”的案例準備就緒。
“休克魚”是海爾人對某種狀態企業的一種形象化稱謂,稱謂本身恐怕也是一種“海爾文化”。所謂“休克魚”,顧名思義,“魚”只處于休克狀態,肌體尚未腐爛。比喻企業只是思想觀念或經營管理等文化范疇上存在問題,導致處于半死不活的狀態。這種企業,只要注入優秀的企業文化,很快就能激活過來。
研究海爾案例的佩恩教授認為,之所以將“激活休克魚”作為哈佛案例 ,正是因為看到了海爾不僅學習了西方、日本先進的管理經驗,更重要的是結合了中國國情,創造了適合中國的管理文化。海爾能意識到這點并運用成功,讓他感到這是一個奇跡!
新中國成立50周年的大慶之年,這一年,澳門的回歸和美國支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更讓舉國上下一片歡聲。與此同時,中共十五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國務院開始在這一年征收利息稅,鼓勵消費政策顯現。
商界大事記:
●“莊家經濟”出現
●德隆起步
●阿里巴巴、盛大、攜程、當當相繼創辦
●納斯達克歡迎新浪上市
1999:電子商務發芽
1999年年初,《數字化生存》作者尼葛洛龐帝來到了中國,并在中國大飯店發表數字化中國演講,張朝陽為他的老師與投資人充當了這一次演講的翻譯。“數字化的大幅度增長,不僅體現在娛樂、教育方面,還體現在電子商務上。我預計到2000年,電子商務市場是個1萬億美元的市場,這個數目比人們估計數目多5倍。”這位中國數字化的布道者在演講上這樣說。尼葛洛龐帝的演講不失時機地指出了席卷全球的電子商務浪潮。而此時在中國互聯網肥沃的土地上,這一領域也剛剛被開墾。
這年春天,在北京外經貿部做網站的馬云已經冬眠了好一陣子,他突然從苦悶中蘇醒過來,找到了方向。他帶領著自己的團隊從北京回到了杭州,在城郊湖畔花園建立了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網站。在這間用報紙糊墻的簡陋房子里,馬云對全體員工開始了一番創業演講。他提出了三個目標:“第一,我們要建立一家生存80年的公司;第二,我們要建立一家為中國中小企業服務的電子商務公司;第三,我們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要進入全球網站排名前十位。”
沒有人對馬云的目標提出異議,但大家心里都在犯嘀咕。誰也沒想到成功的腳步居然來得那么快,就在第二年的7月,馬云的照片出現在全球權威的財經雜志《福布斯》的封面上,阿里巴巴被評為全球最佳B2B站點。隨后,阿里巴巴一躍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B2B電子商務網站。
除此之外,把目光瞄準電子商務領域的還有上海的邵亦波,他和來自哈佛的校友創辦了易趣網,這也是中國第一個C2C電子商務網站;?6月,四位來自不同行業的旅游迷——沈南鵬、梁建章、季琦、范敏瞄準了旅游行業,創辦了一家提供網上機票和酒店預定服務的網站攜程網,它后來成為中國最大的在線旅游服務商; 11月,在圖書出版行業摸打滾爬了10年的李國慶和他的妻子俞渝創建了中國第一家網上書店——當當網。
在1999年的IT企業,伴隨著動蕩的人事變革,一些人離去了,一些人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從9月底開始的短短一個多月內,新浪總裁三易其人;方正改制演變出劇烈的高層沖突,最終以方正五位前董事被調整出董事會,王選、張玉峰繼續保留原有職位而落幕; 吳士宏辭去微軟職務,來到了TCL,開始了她的企業國際化目標;在企業發展的十字路口,聯想的兩位領導人——市場派柳傳志與技術派倪光南發生了分歧,最終以倪光南的出局宣告結束,這對企業家與科學家相結合的完美拍檔從此分道揚鑣。
2000年是世紀交替之年,也是完成“九五”計劃和本世紀末重要奮斗目標的最后一年。這是一個極不平凡的歷史關節點:?GDP超過一萬億美元,入世談判即將邁過最后的門檻,國企攻堅勝利完成,海關稅收節節攀高??這一系列成就讓世界驚呼:?21世紀屬于中國。
商界大事記:
●國有企業改革與脫困三年目標基本實現
●廈門遠華走私案告破
2000:廈門遠華特大走私案告破
1999年4月,中央紀委監察部收到有關部門轉來的一封舉報信,信中反映,賴昌星等人與廈門海關等口岸管理部門內外勾結、大肆走私的違法犯罪問題。這封舉報信引起了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
1999年4月20日中央領導做出批示,決定以海關為主,中央紀委組織協調徹底查清此案。經過籌劃準備之后,1999年8月18日辦案人員正式進駐廈門,拉開廈門特大走私案查處工作的序幕。
牟新生(中央“420”專案領導小組副組長、海關總署署長)1999年8月18日進駐廈門,同時出擊,一天到十個部門,同時扣押了一些文件材料,有些人當天就抓了。十天之內突破了110億元。
僅用十天的時間就查處走私案值達110億元,表明此案是規模空前巨大的特大走私案。1999年9月6日廈門特大走私案被列為中央直接抓的大案,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成立中央專案領導小組。因為中央領導對此案的批示是在1999年4月20日,領導小組就被簡稱為“中央420專案領導小組”。全國紀檢、監察、海關、公安、檢察、法院、稅務等相關部門的精兵強將陸續進駐廈門,拉開陣勢全面查處此案。辦案人員最多時達到1100多人。經過一年多的深入調查,此案已基本查清。經查證,1996年以來賴昌星走私犯罪集團及其他走私犯罪分子在廈門關區走私進口成品油、植物油、汽車、香煙、化工原料、西藥原料、電子機械等貨物的價值高達530億元,偷逃稅款300億元,是建國以來查處的最大的走私案。經調查發現,發生在廈門關區的走私犯罪活動絕大部分與賴昌星走私犯罪集團有關。
連續幾年的瘋狂走私竟然從來沒有受到過相關部門的查處,由此可見,在對走私負有監管打擊責任的各個環節中,賴昌星所編織的關系網發揮著作用。正是在這種關系網的保護下,遠華集團的走私犯罪活動越來越猖獗,越來越肆無忌憚,竟然成了廈門關區走私所謂的龍頭號老大。
在廈門遠華集團有限公司的總部大門左側的這棟紅色的小樓對外被稱做是遠華集團的辦公樓,這棟表面上看起來并不起眼的紅樓在廈門市卻是十分的有名。據調查,紅樓共計投資1.4億元,賴昌星將之裝潢豪華,內設包房、桑拿等娛樂設施,專門招待各路官員,他的這番心機沒有白費,幾年來一些黨政領導干部成了紅樓的常客,紅樓也就成了賴昌星和這些領導干部進行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的場所。
遠華案被中央通報的時候,賴昌星已于上年8月潛逃到加拿大。2001年,遠華案公審,三百多人被起訴定罪,其中廈門海關關長楊前線被判處死刑,公安部副部長李紀周、廈門市委原副書記劉豐、張宗緒、副市長藍甫等均被判死緩或無期徒刑。遠華案震驚國內外,它展現了中國政府全力打擊走私的決心和行動。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取得成功,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美國遭到恐怖襲擊的“9?11”事件,是2001年下半年人們經常談論的已經發生的三件事件,它們或多或少都會對我國今后一段時期內的經濟運行產生某種程度的影響……
商界大事記:
●吉利成為我國首家獲得轎車生產資格的民營企業
●互聯網發展過快,產生泡沫
●UT斯達康推出新一代“小靈通”
2001:UT斯達康這邊風景獨好
相比于已成為留學生創業典型的亞信公司,比它早幾個小時在納斯達克上市的UT斯達康公司似乎名氣較小。但只要提起小靈通,尤其是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這些電信運營商圍繞小靈通而掀起的戰火硝煙,每一個關注市場的人都會記起UT斯達康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UT斯達康以發展“小靈通”而在國內電信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前些年,小靈通在中國中小城市及廣大中西部地區獲得了極大發展,2001年,已經覆蓋了全國80多個城市,用戶數超過100萬。吳鷹認為,小靈通直接面向中國電信和最終用戶,通話價格低廉、此刻又附加了數據等多種增值服務,它的低成本、64Kb/s上網速率將成為吸引客戶群的新賣點。
盡管UT斯達康公司是一家納斯達克上市企業,但海外投資者和公司管理層都把它視作一家中國概念的電信設備制造商。這使得資本市場把UT斯達康與國內政策面的變化緊密聯系起來。吳鷹沒覺得“中國概念”不好,“中國市場這么大,對外還是有吸引力的,只要中國堅持改革開放政策,國策不變,中國這張牌就不會不好使。我是非常堅定地看好這一點的,這不是政治的高調,這是100%的信心。”
2001年2月,UT斯達康獲“北京市2000年度工業盈利前50名企業排名”第六名;?2000年11月,UT斯達康被評為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1999年度“經濟二十強”企業和“納稅貢獻突出”獎。UT斯達康過去5年的平均積累年增長率是106%,純利潤增長則更高。2001年10月,UT斯達康公司被美國《福布斯》雜志評為全球最佳200名中小型企業之一。
UT斯達康這邊風景獨好,就是因為它有實實在在的營業額和實實在在的利潤,所以,UT斯達康可以堅持“不管理股票,只管理公司”。相比那些“概念性”的公司,UT斯達康是不一樣的公司,它是由兩個公司在1995年合并而成的,一個叫斯達康(Starcom),一個叫Unitech(UT),兩個公司都是純技術公司。
2002年,黨的十六大確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中國民航六大集團公司掛牌成立并與民航總局脫鉤,國家電力公司拆分重組為五大發電集團公司和兩大電網公司,標志著我國產業改革與重組邁出實質性步伐。11月4日,中國和東盟簽署《中國與東盟全面合作框架協議》,決定到2010年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