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行因30億資產未處置完畢面臨法律懲罰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9日 08:10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孫銘 榮耀的背后亦有難言之隱。 3月25日,全球市值最大的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1398.HK,601398.SH)發布了2007年業績報告,在信貸緊縮和美國次按危機等種種不利因素影響下,工行仍取得了高達823億元的凈利潤,同比增幅65%。 而幾乎與此同時,工行正在為資產處置事情而上下奔走。工行上市時曾有近40億元的抵債資產和股權投資本應在2007年6月份處置完畢,但處置的進度遠遠低于當初的預計,時至今日,仍有近30億元的資產尚未處置,如不申請國務院特批,工行將面臨觸犯《商業銀行法》的危險。 據消息人士透露,有關部門已經將此事上報國務院,請求特批工行將這些資產的處置時間再延長兩年。 “違規”資產由來 “約40億元的資產在工行上市前就應該處置完畢,主要包括抵債資產、境內股權投資和工行自辦的公司資產。”工行有關人士透露。 而據上述人士分析,這些資產多屬工行被動持有,由于《商業銀行法》對這類資產的持有期限有硬性規定,持有這些資產意味著法律風險。 中國目前實行嚴格的分業經營,金融機構與實業公司有著嚴格的界限。《商業銀行法》第四十三條明確規定,“商業銀行……不得向非自用不動產投資或者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但由于銀行的貸款多是以實業公司的資產進行抵押或者質押,一旦貸款無法償還,商業銀行將對抵押或者質押的資產進行回收,銀行將被動持有實業資產,因此,《商業銀行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商業銀行因行使抵押權、質押權而取得的不動產或者股權,應當自取得之日起兩年內予以處分”。 兩年是銀行持有抵債資產的法定最長期限。2006年工行上市前夕,工行的約40億元被動持有的資產持有期限已經超過兩年。為了避免上市時可能出現的法律障礙,工行請求國家特批其持有遺留下的抵債資產。 據悉,工行當時申請特批持有超過兩年的抵債資產,包括420筆總價值約30億元的抵債資產,以及74筆總價值近10億元的境內股權投資項目。 按照工行網站資產處置的相關信息,這些資產按照類別可以劃分為土地資產(包括出讓土地和劃撥土地)、公司股權、辦公綜合樓及商場、住宅、賓館飯店等。 該類資產的取得確實大多是被動持有,比如在土地資產中,2004年江西省武寧格林化工有限公司因環境污染等原因被政府關閉,該企業以位于武寧東渡“五七”林場土地抵償工行貸款,該宗土地面積為37587.5平方米,性質為綜合出讓用地; 在公司股權類中,2001年7月,桂林市金屬工藝品總廠將其持有的桂林市機床股份有限公司800萬股法人股權抵償該公司所欠工行桂林分行貸款本息; 在辦公樓類別中,上海高龍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和上海馳馬進出口有限公司為建馳馬大廈在工行辦理貸款,并以在建的馳馬大廈作為抵押,因無力還貸,法院裁定將馳馬大廈經評估后抵償工行貸款。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