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勞動合同法頒布 勞務派遣行業走上“涅磐”之路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7日 15:46 中國網
勞務派遣是一種全新的用人模式,即勞務派遣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用人需要,提供符合用人單位所需人員并派遣到用人單位工作。用人單位“只用人、不雇人”,派遣機構“只雇人,不用人”。采用勞務派遣可以給用人單位帶來很多核心價值,正如中國領先的勞務派遣機構——易才集團的專家所言,“采取勞務派遣用人模式,可以使企業有效利用社會資源,優化員工隊伍結構;專注自己的核心業務,降低運營成本。” 我國勞務派遣開展得比較早的是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地。勞務派遣作為市場經濟形勢下的一種新型的勞動用工形式,引起政府的關注和重視,《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通知》(中發[2002]12號)提出:“鼓勵下崗失業人員通過非全日制、臨時性、季節性、彈性工作等靈活多樣形式實現就業。通過發展勞務派遣、就業基地等組織形式,為他們靈活就業提供服務和幫助。”隨后,全國的大多數省份也相繼出臺了有關勞務派遣的管理辦法,這就為勞務派遣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 由于用人單位對勞務派遣的這種用工方式的強烈需求,再加上受到政府出臺的政策鼓勵,各種形形色色的人力資源外包機構紛紛建立起來。據報道,廣州目前從事人才租賃的公司達到120多家,北京僅勞動局頒發了資質證書的勞務派遣企業就在300家以上。 我國目前的人力資源外包機構良莠不齊,這是由于沒有明確的部門對從事勞務外包的經營資質進行審批,法律約束也不健全的情況下勞務派遣行業盲目發展造成的局面。在勞務派遣行業中,很多所謂的“人力資源外包機構”根本不具備從事勞務派遣的資質和實力,一些小機構、小中介“掛羊頭、賣狗肉”,行勞務派遣之名攫非法之利,在派遣過程中侵犯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給用人單位帶來了很多潛在的風險和法律糾紛,更為重要的是嚴重干擾了勞務派遣市場的正常運轉。 《勞動合同法》頒布之前,在勞務派遣市場中甚囂塵上,影響最為惡劣的就是“勞務轉包現象”,其始作俑者就是那些實力和資質均無法運作勞務派遣的小機構、小中介。誠如在全國開展業務的人力資源外包機構——易才集團的市場總監翟繼滿先生所言,“由于這些公司自身實力或者地方分支機構不健全,為盲目降低自身成本,不去開設自有分支機構,而是通過跟所謂‘合作伙伴’、‘外包聯盟’等相互合作互為代理從而造成勞務派遣的層層轉包現象,由此帶來了大量潛在的勞動糾紛。” 相比之下,一些規模和技術實力雄厚的人力資源外包機構卻有著完備勞務派遣網絡和工作流程,比如在易才集團、北京FESCO和上海外服等等,而在這些機構中,易才集團更有能力在全國開展業務,由于建立了60多個包括新疆、西藏在內的垂直服務網點和強大的計算機管理系統,該集團能夠為客戶提供全國范圍內統一標準、統一管理和服務的專業快捷的勞務派遣服務。 轉包現象是目前勞務派遣行業的一顆“毒瘤”,2007年6月29日頒布的《勞動合同法》將把這顆“毒瘤”連根拔除,該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勞務派遣協議使用被派遣勞動者,不得將被派遣勞動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單位。”除此之外,《勞動合同法》還將“勞務派遣”寫入章程,標志著勞務派遣這種新型的用工模式得到了我國法律的認可,取得了合法地位,同時也為勞務派遣市場的正常運行開辟了良好的法律環境。 也正是這些規定促使了中國勞務派遣行業走上了“涅磐”之路:那些不正規的小公司、小中介最終將被市場所拋棄,走向滅亡;而像易才集團這類正規的實力雄厚的人力資源外包機構將得到不斷發展壯大;整個勞務派遣行業將在這些機構的引領下的變得更加自律和完善,在有序競爭的環境下讓更多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享受勞務派遣所帶來的益處。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