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政策調整對紡織服裝業影響較大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8日 09:57 國際商報
在對主要出口企業調查中,多數企業認為今年國家涉及進出口貿易方面的政策出臺頻繁,超過歷年,雖然企業對此已有心理準備,但仍對企業今年乃至今后的生產、經營產生較大的影響。企業認為對其影響最大的因素依次為,人民幣匯率變化的不確定性、不設過渡期的服裝出口退稅下調、勞動成本以及生產要素價格(包括原材料、能源等)上升和加工貿易限制政策調整。 人民幣升值,削弱了紡織服裝行業低成本的優勢。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競爭力優勢多數是建立在成本低廉的基礎上,自主品牌少,出口議價能力普遍不高,行業總體利潤率水平偏低,平均利潤率在5%左右。本幣不斷升值削弱了我國紡織服裝行業低成本的優勢。據相關部門測算,人民幣每升值1%,服裝行業銷售利潤率下降1%~4%。今年人民幣匯率升值頻率加快,業內人士預計年底人民幣兌換美元的比例有可能達到7.5:1,一些附加值較低的服裝生產將從中國轉移到成本更低的國家,企業最擔心的是價格優勢失去后,更多的服裝訂單也將轉移到其他國家。訂單減少,生產停頓,由此產生的社會影響不可小視。 出口退稅下調政策執行沒有過渡期,使企業蒙受損失。去年9月國家對紗線、面料以及制成品出口退稅下調2%,由于設有2個多月的過渡期,對企業在手合同影響較小,企業負面反應很少。但今年6月22日出臺的出口退稅調整,由于沒有過渡期,對企業在手合同影響非常大,對企業帶來一定損失。 據商務部財務司對50家紡織服裝企業的“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影響調查問卷”統計(紡織商會協助向70多家企業發放了調查問卷,共收到52家來自全國15個省市各種類型企業的答卷),表示退稅調整影響“很大,企業損失嚴重”的企業有27家,占調查家數的51.9%,流通企業較多;表示影響“較小,基本能夠消化”的有4家,主要是絲綢企業,涉及調稅的產品少;表示影響較大、但尚能承受的企業有21家,占調查家數的40.4%。對“能否把退稅下調而增加的成本轉嫁出去”的問題,有18家企業選擇“基本不能”,占調查家數的34.6%,這是因為許多和客戶簽訂的合同都是全年合同,進口商早已將產品賣給商場。此外,許多客戶對中方單方要求提高價格的做法非常不理解,明確表示不可能接受提價的要求。其余的34家企業選擇“部分能”;有46家企業表示受退稅影響,下半年出口將有所減少。從調查問卷可以看出,沒有過渡期的出口退稅調整對企業出口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一些企業有可能面臨虧損的局面。 為了挽回降退稅的損失,一些企業可能會采取違背政策初衷的措施,如擴大出口,以規模效應取勝。這樣的做法無疑會加劇競爭,進一步惡化貿易環境。值得有關方面關注。 勞動生產要素價格的上升,加大企業生產成本。近年來,勞動力、原材料等生產要素價格不斷上升,大大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削弱了我國紡織品服裝的競爭優勢,雖然出口單價有所上漲,但依然低于成本的增長,企業利潤呈現下降。從青島即發集團提供的近兩年集團銷售財務報表來看,2006年,工人工資平均達14236元/年,比2005年增長11%,預計今年工資增長超過14%;企業上交職工養老保險統籌金達到3662萬元,增長45.9%;原材料漲價影響比2005年增長62.5%,達到1300萬元,能源漲價影響比2005年上漲21.3%,主要是水和電大幅提價,水由原來的1.7元/噸上升至3元/噸,電由0.72元/度上升至0.76元/度,合計1060萬元,增長3.2倍。 新的加工貿易限制政策加大棉紡企業生存壓力。7月23日,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發布公告,公布新一批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對列入限制類的商品將實行銀行保證金臺賬實轉管理。此次公布的限制類商品涉及了紡織行業所需的棉花、羊毛和部分未經處理的紗線和面料產品。 加工貿易新政策的實施,將有效打擊國產紗線復進口這樣一種避稅行為。但同時新政策的出臺,臺賬保證金變成了實交,將占壓加工貿易企業大量資金,而一些棉紡企業面臨的壓力尤重,有可能影響國內棉價波動,因為對于一些以進口棉花為主要原料的企業來說,除了要繳納6%左右的滑準稅,還要額外再承擔周期為數月的資金占壓。企業可能會放棄進口棉而使用國產棉,加劇國內用棉矛盾和國內棉價的波動。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會長 王沈陽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