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水產品貿易爭奪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6日 15:40 中國新聞網
水產品貿易爭奪戰 中國出口食品中,只有水產品是貿易順差。在國際貿易中,這一類產品被屢遭“找茬”頗具深意 ★ 本刊記者/秦軒(發自青島) 2007年8月5日,青島。魯玉廣和他的妻子一起守在自己的蝦塘和螃蟹塘邊,手里一刻不停地在收拾著喂螃蟹的飼料。離秋汛還有1個多月,按往年行情,等農歷八月初一一過,商販們就會上門收購魯玉廣的對蝦、斑馬蝦和螃蟹。不過魯玉廣不知道,中國的養殖海產品市場,正因為食品安全問題成為國際貿易戰的焦點。 盡管當地的漁業管理局表示,膠南地區的蝦類產品主要針對國內市場,但魯玉廣知道,他的產品被販子收購后會轉賣到國外去。全球化的時代,食品安全問題最終將使貿易戰帶來的壓力落到像魯玉廣這樣的漁農身上。 “無辜”的污染 盡管記者遞給魯玉廣的報紙上已然言之鑿鑿,但他依然不肯相信自己養殖的蝦有污染問題。 這張報紙清楚地載明,美國FDA(食品藥品管理局)于今年6月28日發布了一項警報通告,通告稱,在美全國范圍內對中國鯰魚、鯪魚、蝦和鰻魚實施自動扣留并禁止入境,除非進口商通過獨立的檢測來證明這些產品不含未經批準的殘留物質。 通告的由來源自2006年9月,美國FDA在中國進口的鰻魚身上發現了抗生素孔雀石綠的藥劑殘留超標。此后,從2006年10月1日到今年5月31日,美國FDA持續增加了對從中國進口的養殖水產品監察的力度。期間,FDA從鯰魚、巴沙魚 、蝦、雅羅魚和鰻魚等水產品中抽取89個樣本,其中22個樣本(比例相當于25%)發現有藥品殘留劑,包括硝基呋喃和孔雀石綠等禁用抗菌劑的污染。 而美國林業局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發現孔雀石綠和硝基呋喃類藥物可能會誘發癌癥,因而撤回了這些抗生素藥品的使用。事實上,呋喃類藥物和孔雀石綠在中國水產養殖中也是明文禁止使用的。 魯玉廣對于不相信自己這些蝦會被污染的解釋非常樸實,他告訴記者,他養殖蝦的水,都是從海里直接引來的,而喂養蝦的飼料主要是煮熟的小雜魚。“如果魚里有污染物,魚煮熟了,污染不也沒了。”他的鄰居魏合學也在一旁表白著自己的無辜。 然而,美國FDA的鑒定結果不容置疑。問題只能落到這些小雜魚身上,這些魚是魯玉廣他們從村里幾塊錢一斤買來的,產自黃海海域。如果黃海海域存在環境污染,且恰恰就是呋喃類藥物和孔雀石綠之類的污染,最終產出的不論是蝦抑或是其他什么海產品,都無法逃脫污染。 就在美方發布通告的次日,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與美國衛生部部長萊維特通電話,中方提出,對中國的4種水產品被不加區別地全部采取自動扣留并禁止入境,中方不能接受。雙方最后決定在8月1日,由美國負責食品安全的官員赴中國談判。 “肯定列表”門檻 在日本市場上,對于中國出口食品的進入,設限更是早在一年之前。 2006年5月29日,日本實施“肯定列表制度”。該制度是日本為加強食品(包括可食用農產品)中農業化學品(包括農藥、獸藥和飼料添加劑)殘留管理而制定的一項新制度。該制度要求:食品中農業化學品含量不得超過最大殘留限量標準;對于未制訂最大殘留限量標準的農業化學品,其在食品中的含量不得超過“一律標準”,即0.01毫克/ 公斤。 在中國對日出口產品中,鰻魚是近年最受日本關注的一項產品。2006年5月29日“肯定列表制度”實施后,日本立即對中國輸日鰻魚實施硝基呋喃類藥物代謝物命令檢查,并且檢測項目將從原有的25項增加到112項。這對中國對日出口鰻魚造成了嚴重影響。 畢竟,即使能夠達到日本已制訂最大殘留標準的項目測試,那些尚無最大標準的農業化學品,更是一支無形的鉗制之手。 2006年中國對日本出口活鰻1.23萬噸,共計1.3億美元,比上年分別下降4.8%和15.7%。其中6~12月出口7400噸,7500萬美元,盡管出口數量同比增長7%,但平均單價卻下降了15.8%。 2006年中國對日本出口烤鰻3.89萬噸,共計4.97億美元,數量比上年增長8.1%,但金額卻下降1.2%。其中6~12月出口1.66萬噸,同比增長22.9%,金額為1.93億美元,同比增長6.5%,平均單價下降13.4%。 不僅如此,一旦有中國輸日的食品出現殘留超標,來自日本的輿論即顯激烈。 今年1月,日本厚生勞動省檢出一批中國烤鰻含有隱性孔雀石綠殘留0.062ppm(即百萬分之0.062), 在名古屋、神戶和清水檢疫所檢出七批中國活鰻的呋喃它酮代謝物—氨基脲超過標準,殘留量分別為0.05、0.02、0.085、0.029、 0.035、0.006、0.02ppm,原因是“養殖場管理不足”,要求予以廢棄或退貨。而日本的《鰻鱺網》則緊隨其后,就此驚呼:“從現在開始,似乎已經進入了隱性孔雀石綠和氨基脲的時代!” WTO/TBT-SPS 國家通報咨詢中心每個月關于中國出口美國、日本和歐盟食品受阻情況均發表分析報告。1月份的報告中特意提到,日本扣留中國不合格食品比去年同期增多了160%。2月份的報告再次提到日本扣留不合格食品批次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多。 新貿易壁壘? 為了回應一系列來自日本的食品安全壓力,在2007年3月,商務部外貿司特意推出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實施半年來對日農產品出口的分析報告。報告中稱,日本市場來之不易,近幾年日本媒體將中國產鰻魚產品的藥殘問題夸大其詞,將中國鰻魚說成“毒魚”“浸在藥液中的魚”等等,造成日本消費市場對中國鰻魚的不信任感在逐漸擴大。 顯然,食品安全的質疑最終都壓在了進出口貿易的肩上。 中國海關統計,2006年日本在中國食品出口國中的份額比重已經從2005年的30.7%下降到27.8%。2006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實施后,根據海關統計,2006年6月~12月,中國對日出口食品44.3億美元,增長3.6%,同比增幅回落0.6個百分點。 根據中國對美國、歐盟、日本的食品出口受阻批次統計還可以發現,水產品成為最主要的狙擊對象。WTO/TBT-SPS 國家通報咨詢中心關于中國出口美國、日本和歐盟食品受阻情況分析的報告顯示,今年1月至5月,三國扣留各國不合格食品的批次中,中國水產品被扣留的情況比其他出口食品要嚴重得多,最少占到25%,最多占到47.8%。從被扣原因來說,最主要的就是殘留限量超標問題。 而在水產品中發現問題,一個是從藥物殘留上找,一個是從重金屬上找。現在重金屬還沒提到日程上來。一般重金屬內臟中含量多,肉中含量少,而且不好追究。于是藥劑殘留成了尋找問題的方式。 美國FDA一份報告提供的背景表明,養殖海產品正在成為世界食品經濟增長最快的一部分,它相當于全世界所有海產品產量的一半。而這一增長主要是由中國推動的。中國是世界上養殖海產品最大的生產國,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70%。事實上,在世界養殖海產品的國際貿易中,中國處于領先地位,中國出產的養殖海產品其價值相當于全世界總養殖量的55%,超過一半。對美國而言,中國是第三大海產品來源國。美國餐桌上每10只蝦就有1只來自中國,每50條鯰魚中有1條來自中國。 此外,據中國海洋大學教授、食品安全專家林洪介紹,美國對中國水產品制裁存在明顯的國際貿易競爭因素。林洪表示,水產品成為關注焦點的一個原因是中國出口食品中,只有水產品是貿易順差。所以在國際貿易中,這一類產品被屢遭“找茬”是頗具深意的。★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