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遭遇妖魔化的背后 一條大國崛起的路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7日 11:44 浙江市場導報
遭遇妖魔化的背后 一條大國崛起的路徑 撰稿: 孫麗娜 “我轉了很多的美國超市,希望能給親戚、朋友帶一些特產,結果滿眼望去,大都是Made in China的產品。”前段時間,王小衛在美國碰到的與很多國人相似的經歷。 他說:“中國制造”正充斥著美國人的生活。美國《新聞周刊》早在幾年前就這樣描述:美國人早上起來被中國造的鬧鐘驚醒,穿著中國制造的衣服和鞋子去上班,到了公司,發現公司的辦公設備也來自中國。 “或者正是‘中國制造’的不斷發展讓一些人對中國的戒備心理開始加重”,王小衛回憶自己的美國經歷,告訴導報記者,美國等國家此次選擇食品等詆毀“中國制造”的聲譽,“應該是因為這些產品更貼近百姓的生活吧。” 王小衛是復旦大學的博士后、憲政經濟學的專家。他說,這輪惡炒“中國制造”危險的行為更像是“妖魔化中國”的另一種形式。 妖魔化中國的新形式 今年4月,美國某報刊載了一篇文章,說中國有害食品危及全球,其他西方媒體也開始爭相刊載類似的消息。 玩具因涂了含鉛油漆而被從市場召回;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在沒有告知經銷商的情況下,省略了一項特別安全工序——在輪胎鋼絲帶束之間加入6毫米的橡膠層以增加輪胎的耐磨性能,從而導致一起致命車禍引發的訴訟案。“中國制造”的潛在危害再次成為美國人的關注目標,這與2005年由英國BBC開始推動,美國《新聞周刊》、《時代周刊》均緊隨其后大舉宣揚的“中國年”相比,中國經濟得到的不再是贊美與充滿信心的前景展望,而是懷疑、批評與悲觀的預測。“擁抱熊貓派”前所未有地暫時沉默。 在宣揚了“中國威脅論”幾十年之后,西方媒體這次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了具象的,跟生活、生產安全相關的產品。在美國發源,借著西方媒體的“煽風點火”,從美洲到新西蘭、澳大利亞再到了東南亞各國。寵物毒糧、二甘醇牙膏、輪胎脫落……就像推倒了多米諾骨牌,這個春天開始,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新的“中國制造”信譽危機誕生。 與此同時,中國貿易順差繼續增加。今年上半年貿易順差達112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4%;另有消息稱,中國今年的GDP可能超越德國,升至世界第三位。 “貿易順差、經濟持續的高增長,這對一些原本就忌憚中國崛起的人來講,被認為是一種潛在的‘危險’。”王小衛這樣告訴導報記者,“他們通過媒體來放大一些事情,也許正是出于這種害怕的情緒。” 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說,抵毀“中國制造”實際上是中國威脅論的變種。 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告訴導報記者,“從概率來講,世界上沒有百分之百的安全產品。奔馳也會拋錨,摩托羅拉手機也會發生爆炸,DELL、SONY筆記本也會發生事故要召回,肯德基產品也有蘇丹紅,可口可樂喝多了也可能出人命。就因為一些個別事情上升到整體,甚至是過度反應,是不合事宜的。” 而日本質檢部門曾有數據顯示,從中國進口食品的合格率遠高于從歐美進口食品的合格率,但卻沒有“美國食品威脅”或者“歐洲食品威脅”。 一個大國崛起的必經之路? 為何獨獨是中國? 通用電器公司前任總裁、傳奇CEO杰克·韋爾奇在他那本著名的《杰克·韋爾奇自傳》中曾這樣警告,“你從未聽說過的中國企業將在最近10年中以強大的競爭對手形式出現,會直接威脅到你企業的生存。中國不僅僅是一個市場,她會迅速成長為一個巨大的競爭對手。” 德國前駐華大使康拉德·賽茨也曾表示,西方人印象中的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主要出口的是一些廉價產品,例如禮品商店中的裝飾品和瓷器。“我們曾經也是以這種態度對待日本的,然而七八十年代日本風暴刮來時,摧毀了我們的照相機生產工業、鐘表工業、電子工業、電動機生產工業,然后又在1992-1993年間的經濟危機中幾乎把我們的機床制造業,甚至把我們的汽車制造業全部摧毀。今天伴隨著中國的發展,“更強的日本式”風暴席卷世界市場。另外還有一個對比,19世紀后半葉,美國的糧食出口使歐洲糧食市場價下降一半。現在中國工業產品出口迅速增加引起了世界工業產品市場通貨緊縮恐懼。” 他們的疑慮或者能代表一些西方人的擔憂。但在很多人那里卻演繹成了“中國威脅論”甚至演變成妖魔化中國的行徑。 香港《亞洲周刊》2002年7月22日的一篇文章中曾指出:中國是不是妖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國需要中國成為妖魔。 冷戰結束后,美國失去了蘇聯這個軍備競賽的對手。產生了一種莫名其妙的失落感,總覺得缺了點什么。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總編歐文·哈里斯1997年在《反華綜合癥》一文中指出,“美國一些外交政策專家患上了敵人缺乏癥,正千方百計地尋找一個可替代的敵人。”誰是未來合適的敵人呢? 有人說,以美國傳媒為先鋒發起的妖魔化運動,并不是一種新聞特有的現象,更不是一種文化現象。它是美國國家利益和利益集團先聲奪人的一種戰略,是不見炮火,不見硝煙的另一場戰爭,其實質是另一種全新的經濟戰爭的序幕。 美國學者亨特曾說過:“貶斥對方最突出的方式,是把對手描述成極端分子”,“通過公開愚弄、嘲笑、侮辱的策略,孤立對手,同自己提出可信的道德主張一樣重要”。 于是,為了讓自己的主張更可信,影響力更廣,這些中國制造成了被攻擊的對象。 “中國特殊的國家地位,人口的數量特別是冷戰時期中國大踏步的經濟步伐令人側目,加上意識形態的不同,西方就選擇中國作為了假想敵。”王小衛告訴導報記者。 中國啟示 中美兩國需求合作與矛盾摩擦這兩種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地增長。這種特性決定了中國越發展,越強大,國際地位越提高,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越大,美國越需要中國的合作,對中國戰略戒備的心理也就越重。 “人民幣升值壓力、知識產權保護或者迫使中國金融開放等,可能都是西方針對中國貿易順差的不同手段。”王小衛對導報記者說,“作為企業,特別是浙江的中小企業,做好自己,在外部的緊壓之下實現自我的產業調整和升級才是最為重要的。” 梅新育說,“治全球經濟失衡不能只叫中國吃藥。”但他同時告誡,“我們要學會自我的提升和自我保護。” “國際競爭中完全的自由經濟市場是很難存在的,總是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擾。”王小衛表示,“企業應該要學習對方的游戲規則和民俗習慣。”他同時表示,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日漸增強,政府在國際上的聲音會越來越有力量,他們應該成為協助、引導企業開拓的重要力量。“當然,企業自身注重產品質量同樣重要,不被‘妖魔化’,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的。” 蘇軾在《留侯論》里有這樣一番話,“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意思是說真正勇敢的人會冷靜觀察、仔細考慮。蘇軾贊頌的是西漢的張良,而兩千多年后的我們、我們的企業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經受這種種考驗,在學會適時挺身而出之前,我們更應該先練好內功。 科技部部長萬鋼在部分西方媒體質疑“中國制造”時,講了一個故事:一戰結束后,英國因為歧視德國產品,要求所有的德國產品必須標明“Made in Germany”的標志——然而,最后的結果是:“Made in Germany”反而成為世界品牌! 19世紀后期,德國人也是拼命制造出各式各樣的東西出口,但求掙錢,不顧其他。后來他們意識到這樣做不利于長遠發展和恒久利益,因此痛改前非,成就了今天“德國制造”成為質量優良、使用耐久代名詞的偉業。 這或者是“妖魔化中國”事件能帶給我們的正面啟示。 韓鏗/圖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