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統計局長謝伏瞻解讀房價為何不計入CPI統計中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3日 22:15 CCTV-2《對話》
主持人:陳淮先生是不是有,不同意的看法? 陳淮:大家千萬可別以為石油價格是剛性的,在過去十年全球石油,實物層面的供給和需求對比關系上,供是大于求的,供給增長的因素,大于需求增長的因素的,石油價格高漲是被人為炒作的。現在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在超過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速度增長,非洲的石油也在成為最大的后備油田,伊拉克不可能長期打下去的,而把玉米去煉酒精,只可能在六十五美元以上,你才經濟劃算。一旦油價跌到五十五美元以下,你是必死無疑的,所以諸位如果想投資這件事,或者囤玉米,我勸你不要冒險,謝謝。 謝伏瞻:我想剛才我這老同事盧中原先生講的,也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了我們看CPI上漲,不能只看它壞的那一面,它也確實還有好的一面。食品價格上漲,豬肉價格上漲,確實影響到了,城市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如果我們政府能夠,對城市的低收入家庭,給予一定的補貼,彌補他這方面的損失的話,能夠維持他原有的生活水平,不下降。那么這一點上漲就不足為例,這是一個。另外,確實糧價的上漲和豬肉價格的上漲,最終的受益者,還是農民是一個大頭。那么你糧食你只要漲一分錢,大家去算一算,農民支出多少,所以糧價的上漲實際上,農民是確實從中能夠受益的。當然這中間有流通環節,但是農民他不會是傻子,到城里一看,城里這個豬肉賣到十元錢一斤了,我這豬賣給你的時候,我就會相應地漲價,否則我不賣給你,你不能強買強賣。所以這樣他大家都是在分享著,中間的一部分一部分的利潤,所以農民從糧價上漲和生豬的價格上漲當中,確實是受益的。 主持人:其實說到食品價格的上漲,每一個百姓他們在生活當中,都會有體驗,但今天我們在現場請到的,是來自物美的吳總,也許在你們的工作環節當中,對這點也有著非常深的體會。 吳堅忠:我想也補充一下對謝局長的觀點,我覺得是這樣,在供應鏈,我們整個供應鏈環節里面,并不是終端漲價的,我們生產企業,或者農民就得到受益,我們中國的農民,這種分散式的這種生產模式,對于他們來看,這種市場波動的風險,現在還是比較差的。我舉個例子,我們今年的豬肉漲價,實際上和去年的豬肉相對低,有很大的關系。那么大家分散的農戶,得到了信息就會說,養豬利益不太好了,那我就少養,到今年的時候,等到這個價格上去的時候,他又緊著去補這個東西的話,實際上這個過程是比較遙遠的,所以農民看這種價格波動,這種風險是比較差的。所以我覺得我們政府在這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 周天勇:我個人覺得這個消費物價,就是從現在這個形式來看,發生嚴重通貨膨脹的可能性不大。什么原因,一個就是說,因為今年主要是豬肉、糧食、蛋,這些引起的。剛才謝局長說就是一些生病,或者是去年可能飼料價格上漲,豬肉價格過低,農民選擇可能養豬少,這個可以用一些辦法來平抑這個,增加供給。比如說國家通過一些,對豬農的支持政策,進口些豬肉等等來平衡這個事。 主持人:你擔心不擔心,剛才屏幕當中提到的,居民的生活負擔可能會越來越大,他們的支出會越來越多。 周天勇:支出那看哪個方面,哪個方面,比如說房價,它又不計入CPI。 主持人:我們要請教一下謝局長,這個房價為什么不計入到物價的統計當中? 謝伏瞻:這個是這樣,房子我們一般來講,你蓋一棟房子以后,至少折舊五十年,所以它把房子是算到投資,不是算到消費。不跟我們買,割一斤豬肉回來,一頓把它吃了,吃掉了也就沒了。那個東西是買來以后,是分段消費的,是分年度消費,一旦把它折舊期,整個五十年,或者甚至更長時間,七十年,再消費。所以國際上通行的標準,就是把房價,就不放在CPI當中,把房子也不算在居民消費,而是算在投資。 主持人:說到這個房價的問題,其實不僅僅是,老百姓非常面敏感的,我覺得房地產的開發商,他們對這個指標,應該也是非常敏感的,今天我們非常高興,請到了孟曉蘇先生。來,我們掌聲歡迎他。 孟曉蘇:作為一個房地產從業人員,和研究住房經濟的學者,我也非常關注房價的增長問題,從今年上半年看,一季度,全國七十個大中城市的房價,上漲幅度是6%。而二季度上漲幅度是降到了5.7%,雖然總體上還是下降,但是相比,最近九年以來,平均每年上漲5.2%的幅度來看,現在上漲幅度還是高了一點。而在一些熱點城市,像深圳 像北京,這個房價上漲幅度,都達到了兩位數,就讓老百姓難以承受了,我們也在一直關注,國民經濟的各項數據,下半年會更長一段時間,有沒有哪些因素,能夠造成房價整體的價格的回落,使得它的上漲,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之內? 謝伏瞻:房地產價格確實非常敏感,影響房地產價格最重要的,我想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就是供求關系,就供給和需求之間是否平衡,第二個方面的因素就是成本,成本的因素。這兩個都可能影響到房價,那么目前我個人認為,影響房價上漲的重要的因素,在這兩個方面都存在。首先一個就是供給,確實去年住房的竣工面積,這個增速下降了,所以可以提供到市場上的房子,這個量的增長速度,沒有想買房的這個量大。第二就是從需求本身比較旺盛。這些年,住房價格一直在上漲恩,那么房價上漲,它所帶來的一個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預期。任何一個人假定我要買房,而且我有能力買房的話,如果我預期房價今后是上漲的,那我最理性的決策,就是早買比晚買好。所以很多人,他預期到未來房價會漲,所以就會提前買房,我想補充說一點,就說這些年的房價上漲,不是咱們中國一家,也不是北京一家或者深圳一家,世界性的。從1997年到2006年,除了日本和香港,這十年當中,房價還沒有恢復到1997年以前的水平以外,其他的地方,多的漲到180%多,像愛爾蘭,一般的也漲到100%,美國是98%,這十年當中也漲了,就是翻了一倍。所以這個價格上漲的趨勢,它不是中國一家,它是有一種全球性的這種特征,這一點可能我們也要注意。 主持人:其實剛才我們大家關注的,就是在價格領域,目前比較突出的兩個問題。一個就是您談到的食品價格上漲比較快,一個就是房屋的銷售價格,上漲比較快。你覺得在解決物價這方面,存在的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要面對的主要的困難,會是什么? 謝伏瞻:目前來講要解決CPI的上漲過快,主要就是政府現在已經在采取措施了,比如說免費生豬打防疫針,這是免費了,鼓勵飼養母豬的,給他每頭豬給他補貼,在流通環節,增加區域之間的這種調劑。但是因為這個糧食、豬肉,這些產品,它有一個生產周期。尤其是生豬,現在沒有肉,短缺了或者少了,你不可能一夜之間,像生產汽車,我加班加點,我二十四小時,馬上就能生產出車來。所以在這個生產周期之間,比如說豬大概半年的生產周期,在這半年之內,豬肉的供應緊張狀況,應該說還會持續,就是肉價有可能還會要略微上漲。所以這一點,可能我們要有這個思想的準備,如果我們有個半年左右,或者再略長一點的時間的話,應該說肉價事后,回到一個比較平穩的狀態,就不會說再進一步地大幅上漲。 主持人:大家一定也非常關心,在我們GDP高速增長的同時,固定資產的投資方面,會出現什么樣的一些新的變化。我們《經濟半小時》的記者姜龍飛,也在這方面,進行了一番調查和體驗,咱們一塊跟著鏡頭來看看他的體驗。 短片3:固定資產投資 姜龍飛出鏡: 解說:在偌大的施工現場,我看到工人們都在忙碌的工作著,而在整個工地,最明顯的就是三個塔吊,它們也是現場使用頻率最高的大型機械。 同期:基本上是24小時工作 解說:就在這個工地現場,我見到了這個工程的負責人吉智明,他告訴我塔吊是一座高層建筑必備的大型建筑機械,同時一個城市或國家擁有塔吊的數量也能直接反映出這里的發展規模和速度,眼前的這三臺塔吊基本是滿負荷工作,而為了得到這三個塔吊,他花費了不少的功夫。 同期:要滿足我們型號要求的 租賃公司并不是很多 解說:吉智明告訴我,經過了三個多月的談判和數次招標之后,他才得到了眼前這三臺來之不易的塔吊,而在北京一“塔”難求的情況并不是他一個人要面對的問題,現在大型機械租賃市場異常火爆。 同期:主要還是因為北京的建設規模造成的 出鏡: 解說:而在采訪中我了解到,隨著嚴把土地、信貸兩個閘門和市場準入一個門檻,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變化。今年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同比增長25。9%,增幅比2006年上半年回落了3。9個百分點,投資行業結構有所改善,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投資增幅明顯回落,薄弱環節建設得到加強。今年上半年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投資分別增長14。3%和25。1%,同比分別回落2%和17。2%,可是,高污染、高能耗企業的增長依然令人擔憂。 今年以來固定資產投資在調控政策措施的積極作用下,呈現出一些積極變化,但是這只是初步的,基礎還不牢固,仍然存在著反彈壓力。主要是因為投資仍在加快增長、新開工項目由降轉升,投資過熱的擔心再度出現。 流動性過剩還是比較突出,地方財政收入和企業利潤增長較快,資金較為寬松,加上缺乏有效的約束機制,地方和政府的投資意愿較強。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過高,能否得到抑制呢? 主持人:我們來看看他提煉出的幾個關心的問題,一起來看。 主持人:大屏幕上我們看到,記者擔心的幾個問題,一個是高污染,高能耗企業的增長,令人擔憂。第二個是新開工的項目由降轉升,投資過熱的擔心再度出現。第三個是地方政府,和企業的投資意愿,依然強烈,固定資產投資過高的增幅,到底能不能夠得到抑制。謝局長對這三個問題,怎么來回應? 謝伏瞻:我想三個問題都提得很好,首先我想從第二個問題說起,就是新增的投資項目,在今年的第一季度是下降了,那么第二季度,新增投資項目在回升,出現了上漲。但是我想告訴大家的就是說,盡管它出現了回升,但是跟去年同期相比,新開工項目是少增加了八千多個,所以應該說大家擔心有道理。但是沒有那么嚴重,宏觀調控三大需求,進出口、投資需求、消費需求,那么真正我們最能調控的,最有條件。也能夠把它得到抑制的,應該說還是投資。 主持人:其實您剛才說到的這三個指標,是經濟增長的。 謝伏瞻:需求的,需求的三個方面。 主持人:三個方面,或者有人說是三駕馬車,這個馬在奔跑的過程當中,為什么你一定要抑制它奔跑的速度,尤其要抑制我們投資的這匹馬,讓它跑得慢一點? 謝伏瞻:因為我們是形容的是叫三駕馬車,就說這個馬應該同步跑,實際上相當于是一個,我們給一個汽車加油一樣。你實際上說是有三個汽缸,但是真正起作用的是,它是反映到你這個,也是調控速度,剛才最開始我們就講了,11.5% 我們認為是偏快。那既然偏快,我們總是希望它能夠,略微地減一點速。減速,從哪減起,消費你不想減,你希望它能夠還增長得快一些,占的比重更大一些。進出口這一塊,我們只能起一半的作用,就說有一部分是國際市場決定的,有一部分是我們自己能夠決定的。那投資,是我完全能夠決定的,所以把重點放在投資,我覺得從主動性來講,我們最有主動性。 主持人:可是您看到,我們記者的調查過程當中,他們也發現了,地方政府和企業,他們這種投資的意愿,還是非常強烈的,怎么樣才能夠真正地抑制,他們的這樣一種過高過快的需求,過熱的需求。 謝伏瞻:現在當然我們更多地,很多人是關注地方政府的熱情,那么真正影響投資的,應該說還是資金鏈,還是我們的貸款的利率,還有我們的土地供給的水平等,有很多因素。怎么辦,我們就需要采取宏觀經濟政策,你包括像現在比如說純貸款利率,提高這個利率,提高利率本身,今年提高了三次,三次一次27個基點就是81個點,81個點對企業的影響還是有影響。因為它最終,是要影響它的財務費用的,它的利息支出會增加的,尤其長期貸款。再加上土地,土地是硬手段,你沒有地,你就開不了工。還有我們今年對于環保,就是你要進行還貧,你達不到還貧的標準,就不允許你上這個項目。 主持人:這也是剛才我們記者提出的,第一個關注或者說是擔憂,就是高污染高能耗的企業增長,非常令人擔憂。究竟我們的投資行業結構,有沒有一些改善? 謝伏瞻:跟去年相比,部分兩高一資(高消耗 高污染 資源性產品)的行業的增長速度,比過去是回落,但是增速依然很高,像鋼鐵,它增長速度還很高。所以我們在想,抑制兩高一資(高消耗 高污染 資源性產品)的產品的過快增長,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手段,就是一定要把它的污染的成本,就是外部的成本內部化。你排污你就要交錢,要增加你的成本,還有就是我們對于那些高能耗的企業,你要提高電價,而且現在我們的環保總局,還采取了一項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區域性的限批。就假定你這個地方,有一個企業出現了問題,那你這整個地方,我一個項目都不批了,應該說還是有一些震懾的作用。 主持人:大家在投資領域方面,有沒有特別關注的問題,可以提給謝局長? 孟曉蘇:我要在這個固定資產投資和住房投資與消費問題上,給伏瞻局長出個難題了,因為按照我們歷來的統計口徑,從來都是把住房建設和消費,統計在投資領域,或者是固定資產投資領域。這樣的話盡管是和國內外,很多統計口徑是符合的,但也經常在實踐中,給我們帶來困擾。當一壓縮基本建設投資的時候,往往就壓縮到了住宅投資方面,另外在對于消費結構的分析方面。因為住宅不包括在內,這樣的話就使得我們,面對著這個消費率降低,而投資率增加這樣的困擾,建議我們國家早就把住房建設,作為了經濟增長點和新的消費熱點,那么是不是今后我們在統計學上,能夠把住房投資和消費這塊,單獨看待。即便是仍然統計在投資領域,但應該看到它是一個特殊的投資領域,從而不至于,在壓縮基本資產投資的時候,先看住房投資。而在統計經濟,消費推動經濟的時候,又過度地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所困擾。 謝伏瞻:首先我想說一下就是說,無論是消費率,或投資率的關系如何,這種變化,就是說無論你怎么統計,怎么計算,不是因為統計造成了消費率下降和投資率的上升,這個實質沒有變化的,你算在哪是另說。但是實際上他在投資,投了多少,消費了多少,這個是一定的,這沒有不會因為統計,改變這兩者之間的關系,這是我想要說明一點。第二,從調控來講,我個人認為就是說,不是因為統計出,固定資產投資高了,才調控房地產,而是因為房地產價格上漲,完了在調控的過程當中,可能是影響到房地產的發展。那么我也聽到另外一種觀點,就認為說,現在的房地產投資本身,特別像去年投資下降,可能還不是因為調控的原因,因為是什么?是開發商覺得這個房價,我要控制一點蓋房的進度,控制一點蓋房的建設的增速以后,人為地使得你供求之間有個緊張狀態,使得我花很少的錢。但房價天天漲,就光靠漲價那部分,我就能得到利潤,我不用花那么多力量,非得去蓋那么多房子,這種情況我想是不是存在。我也就返過來提一個,我們的孟總,我看孟總的公司不存在這個問題。 孟曉蘇:關于去年和今年一些開發企業,降低了開發的力度,這個我知道確有其事。而這些更多的還是由于,對于土地和資金的控制造成的,開發企業本身也形不成聯盟。因為我們中國現在有三萬五千多家開發企業,它是分散的,它集中度不夠,所以我認為要從總體上說,是應當通過增加供給,來盡快解決房屋的供給不足問題,來改善供應結構。同時調整供應結構,使得低價房、保障性住房,占到一定的比例。這樣的話才能夠使得房價,能夠回落到一個合理的增長水平。 石伊恩:我想問謝局長一個問題,我們看沿海城市,尤其是因為看外貿順差那么大,所以我相信可能是沿海城市那種,經濟環境不一樣跟內地,東部、西部可能不一樣。所以從宏觀方面,我們就看那些增長速度,是不是有一些區域的區別,還有一些比如說固定資產的投資,是不是沿海中部或者西部,也有區別。而且從宏觀調控,是不是也有一些難度。我對一些沿海城市的一些經濟情況,采取一些宏觀調控的方法,可能對中部和西部可能起一些,不完全一樣的作用。 謝伏瞻:去年以來吧,應該說投資的增長,包括經濟的增長,都存在一種從東部往西部轉移的這么一種,叫趨勢也好,或者叫這種跡象也好。就是說今年上半年吧,我們中部的增長速度,是高于東部的增長速度,大概是高一個點,西部的增長速度,高于東部的增長速度1.6個百分點。還有投資的增長速度,中部和西部就更高于東部的增長速度,確實有一個東部的增速在放緩,投資的增速在放緩,但是中西部的投資增速在加快,它就反映了一個什么情況,就是說在東部地區,隨著成本的提高和上升,特別像土地。土地,東部越來越緊缺嘛,緊缺,它價格就會上升,對于很多工業項目,現在交通非常便利了,它可能就從東部,就搬到了中西部地區,這樣應該說,從總量上,只是改變了區域的這種布局,但是對于總量并沒有減少,但是它對于優化我們的區域,發展的這種格局,解決過去這種東、中、西發展差距拉大的這種趨勢,我覺得還是有一定的好處。 主持人:投資、消費、出口,這拉動經濟增長的這三駕馬車,我們已經深入地談過兩駕了,還有一駕馬車就是出口。究竟國際收支平衡會對中國經濟的發展,產生什么樣的一個影響。當貿易順差、貿易逆差,這些詞越來越平凡地,進入我們視野的時候,我們的記者孫菁,也做了一次特殊的體驗和調查,我們來看一看。 短片4:《貿易順差》解讀文稿 孫菁解說: 7月21日下午六點多鐘,我趕到北京華星國際影城,想看一場最新的電影《變形金剛》。一進門就發現排隊的人還真不少。我排在隊尾,希望能買到7點15分的電影票。趁著排隊的間隙我和前后的觀眾聊了一下,發現大家基本上都是來看《變形金剛》的。15分鐘之后我終于排到了前面。 記者: 7點15的票已經賣完了? 售票員: 買下一場吧,8點55的。 解說: 7月11日之后,華星影城一天有30個場次在放映《變形金剛》,如今放映時間已經超過兩周,一天放映的場次依然有18場。單是華星影城的票房就超過了350萬,全國票房預計會有2.3億元。 同期: 001520這是泰坦尼克之后,外國片最高的一個票房。 解說: 2006年,中國國內電影票房為26億元,但其中45%的份額,也就是超過10億元人民幣被美國大片拿走,同一年,共有73部國產影片,其中包括香港電影,在全球44個國家和地區的放映, 總收入才有19億元人民幣。中美之間的電影產業存在著巨大的貿易逆差。事實上,在中美貿易逆差中,核心表現為三大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市場準入與市場開放、人民幣匯率。從1972年開始,中國民航累計購買和租賃經營的波音飛機共523架,花費金額高達292億美元。今年中國到美國的百億采購清單里,依然有波音飛機。 盡管多年來美國大片和波音飛機消耗了中國大量的外匯,但與之相比,高達1775億美元的貿易順差更令人關注。和美國的貿易逆差相比,中國巨額的順差產品大都是低附加值的產品,諸如紡織品、日用品。商務部薄熙來部長曾經感慨地說過,中國出口8億件襯衫才能換來一架波音飛機。盡管如此,巨大的數量使得中國產品無所不在,也引發了主要貿易伙伴的摩擦,像中美紡織品摩擦、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等等就是典型的案例。 為了緩解貿易順差的不斷擴大,2006年9月,國家下調部分產品的出口退稅率,今年4月,再次下調鋼材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從6月1日起,對142種“兩高一資”產品開征或提高進出口關稅,以暫定稅率形勢降低209種商品的進口關稅,增加國別進口補貼,提高外資企業的準入門檻,嚴禁高污染高耗能和國內產能過剩的外資項目進入。但盡管如此,由于我國勞動力成本僅僅是美國的3%,韓國的5%,這使得中國出口的產品大部分都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出口商品的結構并不合理。 主持人:我們在調查當中,特別關注這樣的三個問題,順差的質量并不高,出口的多是低附加值的產品。第二就是貿易順差的持續擴大,加劇了流動性過剩,帶來了主要貿易伙伴的摩擦。第三就是進出口商品的結構,并不合理,我們國家的勞動力成本,始終很低。我們也請我們的謝局長,來幫我們解答一下,我們這三個關注。 謝伏瞻:這三條我想后面兩點我是贊成的,第一點部分贊成,部分不贊成。 主持人:說說您的理由。 謝伏瞻:我們最近這些年,出口的結構當中,不是說完全都是低附加值的產品,我們的機電產品的比重,在大幅度地提高,像我們的通訊設備,有一些附加值相對比較高的產品,比重在不斷地增加,是在改善,不完全都是像過去所謂的玩具,服裝鞋帽,不完全是這些東西了,更多的是機電產品。機電產品當中比如像通訊設備,當然在我們整個,總的出口的總量當中,中低價這個產品,還是占了比較大的比重,這是與我們整個經濟發展水平 和技術水平,有密切關系的。所以這個總的來講,結構是在提高,所以他第一條,我是部分贊成,部分不贊成。第二就是說貿易順差的持續擴大,加劇了流通性過剩,帶來了主要貿易伙伴的摩擦,確實是反映了我們當前,經濟運行過程當中的,一個突出矛盾和突出問題,貿易順差確實在增加。應該說在2004年以前,我們中國的貿易順差,在很長的時間之內,確實有時候是順差,也有時候是逆差,即使存在順差的時候,大體上在二百多億,三百億美元的這樣的水平,那只是最近這兩年,貿易順差在大幅度提高,2005年是一千零二十億。2006年是一千七百七十五億,這個貿易順差增加了,但是我想說明一點就是說,貿易順差的增加,這是在一個落后的。就是說相對發展水平,比較低的國家,追趕發達國家過程當中,普遍都會存在這個問題。據統計,從1874年之后的97年當中,美國有94年那個時候存在順差,日本在相當長的時間之內,一直都存在順差,德國現在每年的順差,大概也在差不多一兩千億美元。所以存在順差這種情況,這是一種國際分工的結果,第三個問題就是進出口商品的結構不太合理。 主持人:我們國家的勞動力的成本,始終很低,這也是一個現實發展的狀況。 謝伏瞻:勞動力成本低的問題,總的來講還是勞動力的供給大于需求。就是勞動力,需要就業的人多,給你開八百塊錢工資,你說你不干,不干他有人干,所以他就不會去主動它提到一千塊錢,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原因。但是這是與我們的國情,有很大的關系的。勞動力的低成本,是我們的比較優勢,既然是優勢還需要發揮。所以,你回到結構的問題,就是說我們也需要,出口高技術的這些產品,高附加價值的產品,我們也希望出口,我們一架播音747,換回他多少件襯衣,多少條領帶,我們不去生產這些襯衣和領帶了。但是目前我們的技術水平,沒有達到這個程度,所以你還要沿著這個路,接著往前走,但是同時你需要去改進,逐步地去升級。 主持人:那對我們現階段來說要減少順差,面臨的最大的困難會是什么? 謝伏瞻:應該說在我們現在這個發展階段,要想把順差很快減到一個比較低,或者是比較合理的水平,這個難度非常非常大,這與我們的國情有很大的關系,我們有這么多,這么大規模的人口,十三億人口,我們有57%的人口生活在農村。我們那么多人,一年需要有一千幾百萬,兩千萬人口等著要就業。如果你不把我們的生產的能力,利用充分,那你就意味著,有更多的人要去失業,那這社會的發展就會受到影響,就會出現不穩定,所以盡管存在順差,那我們還要去生產,還要去出口,這是一個從主觀的動機。另外就是三資企業,三資企業占到我們整個出口的,超過50% 到58%左右。所以不是好處都是中國人拿到了,相當一部分記賬是記在我們,它按照原產地原則,說你從中國進來出去的,中國制造,那就是算在中國的頭上。但是真正受益的,很多也是大的跨國公司,他們也在受益,所以完全用貿易順差來攻擊中國,我覺得這個是不公平的。 主持人:我們來看一看哪一位專家,在這方面有問題,想要提出來和您交流? 石伊恩:我看中國的出口額度那么大,一個因素是因為美國的需求,還有歐洲的需求、日本的需求,這三大塊。但是很可能因為,而且我不完全了解這個數字,可能中國出口,可能是占GDP增長的3%到4%,如果未來經濟的需求量下降,或是歐洲的或是日本的,這時會不會影響到,中國的經濟增長率。 謝伏瞻:您所提到這個問題我想是這樣,就是說到底世界經濟增速,減緩以后,對中國的出口會帶來多大影響。我的直覺,第一會有影響,影響多大,取決于我們的出口產品結構。如果說國際市場進口我們的,都是吃穿用的這些東西的話,那他就要去比較,所以這就取決于我們和其他國家之間的這種比較優勢,但是我的總的看法就是說,世界經濟如果出現下降,對中國的出口,肯定是有負面的影響。影響的大小,我個人不認為有特別大的影響,因為我們現在的,這種出口產品結構,決定了他還得進我們。 主持人:在貿易順差方面還有問題要問嗎?來。 陳東勝:我提一個問題就是,咱們現在貿易順差,導致外匯儲備增加,這是一個事實。那么現在降低外匯儲備,有各種措施,其中一個就應當是鼓勵對外投資。我要提個問題就是,從外匯體制改革、鼓勵用匯,對外投資這個角度來看,有多少可以,近期可以推出的政策? 謝伏瞻:關于鼓勵走出去,投資的問題,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應該說是個很大的問題。為什么?你比如像德國,它一年的貿易順差,也差不多兩千億美元,但是它沒有那么多外匯儲備,增長那么快,包括日本,它的貿易順差也很多,可是它的資本最后都走出去,投出去了。這是我們和這些發達國家,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之間,一個很大的差別。因為我們過去,外匯把它當成一種很重要的稀缺資源,所以我們有一個詞匯叫出口創匯,是把它當作一個稀缺資源來對待,所以就不愿意說,增加外匯儲備,總是把它看成一個好事。但是什么好事到了一定度以后,它就會發生一些變化。所以最近這些年,我們提出來企業要走出去,鼓勵我們的企業去對外投資,對于企業你要出去以后,一些鼓勵措施也是在增加。包括提供廣泛的信息,因為我們很多中小一些的企業,你說走出去,走到哪里去,連個會外語的人都沒有,你走到哪里去,是不是。再一個國外的信息是什么樣子,那個國家的特點是什么樣子,我們還不太清楚,所以在最開始,我們現在的企業走出去,可能還是主要集中在,那些相對規模比較大,外向型特征比較明顯的企業,再走出去。很多相當一部分還是國有企業,所以這個步伐也是在加快,但是這確實是要一個過程,要不然你人出去了,投資在國內,有的地方都有關門打狗的現象,其他的你兩眼一摸黑,你出去投資你知道賺錢還是賠錢,弄不清楚。所以在前期稍微穩妥一點,所以這個是一個過程,我給你做這個解釋。 盧中原:我在這里我還想,我們要再換一個角度看這些問題,首先我們現在面臨的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增加,很快的情況,這是中國綜合國力增強的,一個突出表現。鄧小平同志當年到聯合國,開聯大的時候,中國大陸境內的中國銀行,僅僅調出了一千美元的現匯,代表團的全體同志,每人只分到了三美元的生活費,最后在美國的小費是鄧小平,用自己的生活費付的。1998年我們中國承諾人民幣不貶值,我們當時的外匯儲備多少?一千三百億美元,我們現在的外匯儲備一萬三千億美元,我們難道不應該為此自豪嗎?第二要解決中國的貿易順差過大和外匯儲備增長過塊的問題,是一個非常長期艱巨的任務。短期的宏觀經濟政策,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是要明顯地緩解是非常困難的,這里邊我不講多的原因,只講一條,這一條就是國際產業分工,正在由產業間的分工,變成產業內部的分工,甚至產品內部的分工,就是價值鏈的增值。在哪一個國家,最有利于這個產品的增值,它就往哪個國家轉移產業,中國現在正好是這樣一個承接國。我們有地價比較低,要素成本比較低,特別是勞動力,低成本優勢將長期保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有比較好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我們的綜合競爭優勢是,也在不斷地提高。我們的一些技術設施條件,也相當好,比印度好多了,所以大量的制造業轉到中國來,恰恰是我們的貿易出口當中,57%的是加工貿易,加工貿易就是兩頭在外嘛。大進大出,如果在這樣的,國際產業分工的格局下,我們中國來減少貿易順差,是非常困難的。我曾經跟我們的決策部門,甚至在國際上和我講過,如果要使中國的貿易順差,明顯下降,你們就應該,把國際分工的這種格局給它改變,如果你們不能改變,你們不要壓中國,僅僅調整人民幣匯率來減少順差,謝謝大家。 主持人:剛才是專家們的暢所欲言,實際上在我們今天,制作這期節目之前,我們也通過網上來發布了一下調查結果。有很多的網友,他們也發來了很多他們感興趣的問題。他們關心的層面非常多,但是我就挑其中一位網友的問題,要在這里問一問我們的謝局長,這位網友說,我不懂經濟,但是我知道宏觀調控,是我們國家的政策。可是我看到,為什么越調控,我身邊的房子漲價就越快,我想要買的豬肉價格就越高,請問宏觀調控究竟有沒有作用?他說請謝局長在節目當中,非常明白地回答我這個問題,所以此刻他可能在電視機前,正等著您的回答。 謝伏瞻:我想非常明確地告訴這位網友,宏觀調控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如果沒有這些年的,持續地宏觀調控,我們就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局面。這幾年的宏觀調控,使得我們的經濟增長,平均保持在10%或10%以上,這樣的增長速度,波動幅度這么小,這在世界上也是沒有的。在我們過去28年的增長歷程當中,改革開放這個過程當中,也是沒有的。持續時間這么長,經濟增長波動幅度這么小,物價的漲幅這么低,群眾得到的實惠這么多,這在過去是沒有的,這充分體現了,宏觀調控收到了積極的成效。 主持人:希望這個回答,是我們電視機前的這位網友,感覺到滿意的一個回答。我想當全球都在這個夏天共同聚焦中國經濟的時候,我們也和《經濟半小時》和《中國財經報道》,共同聯手打造了今天這樣一次,特殊的對話,邀請統計局的局長謝伏瞻先生,來到我們節目當中,為大家全面客觀地,來解讀中國的宏觀經濟。我想既然要做到全面客觀,那么僅僅拿著一個秒表,從數字來判斷它的快和慢,或者拿著一個溫度計,從數字來判斷它的溫度高或低,都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希望今天的節目,能夠給大家提供一個新的視角和方法,來關注和理解中國經濟的平穩快速地發展。好了,在這里謝謝謝局長,來到我們節目當中,謝謝我們現場的各位朋友,也謝謝電視機前您的收看,謝謝各位,再見。 ——完——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