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推進破產財產進場交易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7日 11:23 國資委網站
在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相當數量長期經營不善、虧損嚴重、資不抵債、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呈連續狀態的國企進入破產程序,對這些企業破產財產的處置既是法院破產案件審理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焦點,產權交易機構也可以在破產財產變現中發揮重大的作用。 產權交易機構是為加快和完善資本市場建設,推進國企改革、加強招商引資工作而設立的產權交易平臺,相關拍賣公司、法律服務機構、評估機構等社會資源都通過這個平臺的有機組合得到有效配置,產權交易機構具有與政府有關部門聯系密切、招商渠道多、輻射范圍廣、社會影響大、交易成本低的特點,相對于其他單一的中介機構具有明顯的優勢。法院充分認識到產權交易所的平臺作用,尊重政府職能部門的意見。 去年,湖南省高級法院與省政府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省國土資源廳、省建設廳聯合下發了(湘國企改革辦[2006]189號)《關于省屬國有企業改革中國有資產處置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明確規定:省屬國企破產企業以有償使用方式獲得的土地使用權在不改變土地用途的條件下,連同地上建筑物等破產財產處置時,經批準后,到政府指定的交易場所通過招標、拍賣和掛牌方式公開交易。 政府指定的交易平臺,主要是指各級政府設立的產權交易所。現在不僅一些破產財產進場交易,而且對一些被執行標的的拍賣,法院也委托產權交易所和中介拍賣機構在產權交易所進行,受到了債權人、債務人和政府等相關部門的一致好評,但還應該繼續加強自身建設。 認真審查受讓資格 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關于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有關事項的通知》第4條規定:“產權交易機構按照公布的受讓條件提出對受讓方資格的審核意見,并在征求轉讓方意見后,最終確認意向受讓人的資格。”這實際上就是賦予了產權交易機構對受讓人資格審查的權利,對產權交易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為市場交易的組織者和交易規則的執行者,交易機構首先要保證自身的中立性,買賣雙方任何一方與中介人有一定的牽連都會引起合理懷疑。交易機構要保證市場交易的公平公正,就要從受讓方的資格審查和交易方式確定開始。首先要認真審查受讓方的資格。另行抬高門檻、設置不合理的競買條件是最大的不公平,交易機構應當盡量讓潛在的購買者都有參與競買的資格;其次,不合理的交易方式也不可能讓轉讓標的價值最大化,應當盡量按照《企業破產法》的要求進行公開拍賣,減少協議轉讓。 這樣不僅可以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也體現了即將實施的《物權法》保護國有財產的要求。《物權法》第57條第二款規定,違反國有財產管理規定,在企業改制、合并分立、關聯交易等過程中,低價轉讓、合謀私分、擅自擔保或者以其他方式造成國有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這種法律責任既包括紀律處分等行政責任、也包括對構成犯罪的行為追究刑事責任,還包括了賠償損失在內的民事責任。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民事責任是對市場主體的最有力的約束。 嚴格監督中介機構 我國對國有企業的產權實行分級管理,對國有資產實際占有人的約束有時是不到位的,國有資產的實際占有人和相關人員相互勾結侵吞國有資產的案件時有發生,國有資產流失還難以有效遏制。如果進場交易的轉讓方與受讓方聯手,把轉讓信息通過地下渠道傳輸給“已經確認的意向受讓方”,那么買賣雙方的“地下聯盟”已經形成,他們希望產權交易機構不僅不行使監督的權利,而且還設法拉攏加入“地下聯盟”。 從一些案件可以看出,在國企改革中,由于內部人操縱,暗箱操作、低價侵吞、違規受讓等問題還是存在的。“三公原則”要求程序公正,但程序公正不僅僅是按照規定的程序要求進行了公告、拍賣,這只是表面的“走程序”,真正的程序公正要求認真審查產權標的、實事求是地公布資產狀況,使符合條件的競買者都能夠進入市場、能夠得到公平的競買機會、受到實質公平的對待,交易所必須對此高度重視,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對評估、拍賣中介機構等要加強監督,維護好在交易所內的交易秩序,在組織資產處置中要樹立交易所的公平、公正、公開的形象,要以此來贏得包括法院在內的社會各方面的認可。 取得有關部門支持 產權交易機構在確立自己獨立交易平臺定位的同時,一定要取得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支持。國企破產財產的交易還面臨著許多問題,如資產認證手續不全、房地產中房屋建筑產權與土地使用權產權不一致等情況比較多,雖然這些問題也不是產權交易所能夠解決的,但是產權交易機構有義務幫助出讓方、受讓方完備手續,這就必須得到政府國資、國土、規劃、房產等部門的大力支持。 新的破產法已經于6月1日實施,依據新破產法第25條的規定,企業進入破產程序后,破產管理人全面接收破產企業,在人民法院和債權人會議的監督下,負有管理和處分債務人財產的職責。產權交易所要吸引破產財產入場交易,應與有實力的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破產清算事務所加強聯系。 湖南省高級法院最近下發了《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破產企業案件管理人的評審標準》,從執業業績、機構規模、執業能力、專業水準、辦理企業破產案件的經驗等幾個方面對中介機構提出了評分標準,并且限定了數量,每個市(州)規模大、信譽好、業績突出的中介機構才能進入法院的管理人名冊。 產權交易所應當在這類擔任管理人的中介機構中進行宣傳,與企業的主管部門多聯系,還應向各級法院宣傳產權交易機構的定位、職責和優勢。產權交易機構在接受管理人的委托后,應該與法院保持密切聯系,在交易過程中主動向法院報告,接受法院的監督,這樣既可以保證交易的順利進行,又可以在發生爭議時及時得到法院的支持。 湖南省高級法院曾受理過這樣一個案件:湖南省某市一汽車運輸企業改制時,對企業資產進行拍賣,該公司的董事長通過拍賣程序受讓了該公司資產,結果該公司一千多名職工向法院起訴,要求確認該拍賣行為無效。 法院受理后查明:在這個貌似合法的拍賣中,由于條件的限制,該企業以外的人都沒有報名資格。只有董事長和其指定的一個人報名,而另外一個人卻沒有保證金,接受拍賣委托的拍賣公司居然自己提供擔保讓其從銀行貸款,用這樣的辦法讓參加競買的人交齊了保證金。在正式拍賣的前一天,拍賣公司經理、拍賣師、兩個參與競買的人一起進行了拍賣演示,約定了讓另一名競買人不舉牌,這樣就保證了內定的買受人以最低價成交。 這種情況構成了民法上的“惡意串通”,違反了《合同法》第52條的規定,是無效合同。所以該案被兩級法院判決確認拍賣無效。這類產權轉讓合同糾紛案件被確認無效后,后續問題處理起來相當復雜。 作者:尹小立 來源:《國企》 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