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龐玉良:10億元的冒險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2日 10:00 南方周末
一個向來低調的物流商人,一家鮮為人知的隱形公司,通過一起尚未成功的德國機場收購案,走到了輿論的聚光燈下。龐玉良,這個從河南農村走出的富豪,究竟走過了一條什么樣的人生軌跡? 自一位東德教授、原東德外交官克勞斯·格呂茨馬赫爾(Klaus Grutzmacher)向龐玉良提到東德有一處機場要出售的消息后,河南商人龐玉良的命運便被改寫了。 5月23日,龐玉良從德國帕希姆機場11家競購買家中勝出。在他于鄭州籌劃舉辦的河南-尼日利亞拉各斯-德國帕希姆經貿洽談會上,他與德國帕希姆機場擁有方——帕希姆縣政府簽署了機場收購協議。 龐玉良因此一下子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作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物流商人,他突然間暴得大名,被媒體冠以“收購外國機場第一人”的稱號。龐玉良此后收購德國機場的每一步,從融資進展到接管機場的舉動,一直處在媒體的密切關注之下。 在德國帕希姆縣,龐玉良收購機場一事也成為當地人熱議的話題。“該縣只有2萬人口。經濟非常落后。當地人把龐玉良當作一個大救星。當地的報紙紛紛在討論:買機場的3000萬歐元到賬后,可以用來干什么。”一位剛剛去過此地考察的上海商人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這位長期從事小五金進出口貿易的上海商人說,即便在帕希姆縣,龐玉良也難尋其蹤,異常神秘。“帕希姆縣負責經濟的官員也沒有見過此人。” 在國內密集的媒體報道中,“隱形富豪”龐玉良也仍然是個謎。他的林德國際貨運代理公司至今令人難窺全貌,甚至連行業協會都稱“不了解這家公司的經營狀況”;龐玉良本人對媒體也始終“三緘其口”,遠在德國的龐玉良本來答應書面回答南方周末記者提問,但截至發稿時仍未兌現這一承諾。 但在采訪龐玉良的弟弟、眾多與龐玉良在不同時間段有過交往的人們之后,南方周末記者已基本可以勾勒出龐玉良及其公司的發展軌跡。 家中惟一的大學生 龐玉良的老家在河南省上蔡縣蘆崗鄉龐莊。 龐小時候家庭條件艱苦,有三個兄弟及一個妹妹,龐在家排行老二,上大學前他的名字是龐金寶。他是在上蔡縣的重點中學——上蔡一中讀的中學。“我哥讀中學時一直是班里的干部。他小時候有些貪玩,但成績很好。”龐的三弟龐保收說。 “讀中學時,他天天早上五點鐘起床,收聽河南電臺的英語節目,堅持了好幾年。”龐玉良老家的一位鄰居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龐是家中惟一的大學生。他于1984年考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飯店管理專業。 據曾當過龐玉良的大學輔導員、現任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日語系黨支部書記賈增倫回憶,龐上大學最初兩年成績優異,后兩年成績有些下降,開始出現曠課現象,因為他“開始從事一些小買賣去了,比如倒點賀年卡在學校賣”。 “當年這個專業共有52個學生,那個年代的學生都很聽話,學習成績是第一位的,但龐玉良已經體現出了在社會活動能力方面成熟的一面。”賈增倫說。 據賈回憶,龐玉良通過課余做生意,不僅可以不需要家里提供生活費用,而且還有閑錢用于旅游。“我記得,他和他的一個要好的同學,去新疆玩了一趟。” 龐玉良大學畢業后留在北京,解決了北京戶口,并與大學里認識的一位北京女孩結了婚,從此很少回河南老家。即便在龐做出收購德國機場的“驚天之舉”后,他老家上蔡縣縣委的人也不知道他是哪個鄉哪個村的人。 “他偶爾在過年時回家來看父母一次,呆了不到2個小時就走了。”龐保收說。去年龐的父親去世,他也忙得沒有回家。 在畢業分配到當時的北京新世界飯店工作了兩三年后,龐玉良選擇了跳槽,進入美國西北航空公司的中國部門,從事貨運業務。在這里工作的五六年時間,為日后龐玉良自行創業打下了重要基礎。一位熟悉龐玉良的人說,在這里建立的人際關系,是他日后貨運代理業務的重要來源。 在聽說龐收購德國機場一事后,龐玉良大學時的一位老師深感“驚奇”。“他這一步邁得太大了。四五年前我還見過他,也經常聽一些畢業的學生提起他,在他收購德國機場之前,我就知道他做貨運代理做得還不錯——在北京,像這樣的人有很多。” 無論是老師還是同行,人們對龐玉良最深刻的印象基本一致——“遇事有主見、不人云亦云”。 擠進“全球物流網絡” 1995年,龐玉良經人介紹,與一家掛靠在農業部下面的愛地貨運代理公司開始了合作。龐玉良出任這家公司副總經理。這是龐玉良創業貨運代理行業的起點。在當時,私人不能設立貨運代理公司,而且貨運代理公司必須擁有500萬元以上注冊資本。 據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副會長劉占芳透露,愛地公司是一個極有人脈關系的人運作成立的。但成立之后,創辦者本人并不想介入公司運營,于是龐玉良及其合作伙伴得以介入實際操作。 直到2002年8月8日,龐玉良才在北京另外成立了一家林德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并將愛地的全部人員轉到林德旗下,完成了公司的改制。 龐玉良的主要創業伙伴有三人,其中有從惠普的物流業務部門跳槽過來的資深人員常崇青,任北京林德總經理;負責人事關系的人叫任永生,任北京林德法定代表人;一位主要的出資人叫王國冬,據稱此人家庭背景極好,對公司的幫助極大,而且王國冬業務能力也頗強。龐玉良則以他的業務運作能力,以及嫻熟的人際關系技巧,居于北京林德董事長之職。 林德總部設在北京通州一幢非常不起眼的小樓里。小樓的門衛說:“林德的人從一開始就不在這里辦公。”他們的實際辦公地點位于北京首都機場附近。 林德在國內的重點市場最初是北京。2003年前后,龐玉良又去上海呆了兩年,重點發展上海市場。在這些市場,林德開展包機業務,將承攬來的貨物塞進航空公司的定點航班。到了現在,華南如廣州、深圳等地也成為林德的重要市場。“據我所知,前幾年,龐在阿聯酋也有著不錯的業務。”一位熟悉林德的人說。 2005年,龐玉良將眼光對準了自己的家鄉河南。在他的運作下,河南鄭州新鄭國際機場開通了國際航線。大貨機由新鄭機場起飛,前往印度、孟加拉等國。并且在這一年,林德在鄭州也開創了一天高達六七個國際貨運航班的紀錄。 關于林德的真實運營數據很難獲取。有一個數據是,2004年林德的營業額為3億元人民幣。“貨運代理行業是為貨主服務的,現在價格戰打得厲害,利潤很薄。”一位經常與貨運代理打交道的外貿商人說。 據龐的三弟龐保收介紹說,龐玉良在2005年大力開拓海外市場,原因是“國內競爭太激烈了”。龐保收本人就在林德鄭州分公司打工。 “國內競爭激烈”根源于2004年商務部放開貨運代理市場,貨運代理公司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此后,大量新公司蜂擁而入,行業利潤急劇下降。在國際貨運代理協會備案、企業注冊資本在500萬元以上的國際貨代公司,目前就有6000家之多。 其實在開拓海外市場之前,林德就已經擁有大量海外合作伙伴,比如阿聯酋航空、英國MK航空等。2005年以后,身為林德董事長的龐玉良由北京轉戰非洲,并長駐尼日利亞,開拓非洲的貨運市場。林德另一位重要干將、身為公司大股東之一的王國冬,則負責開拓位于中東的迪拜市場。 有過外企工作經歷的龐玉良沒有以單打獨斗的方式開拓海外市場,而是選擇了加入全球物流網絡。 全球有很多自發組成的物流公司聯盟網絡,由一位美國人發起成立的L.I.N.K.(“全球物流網絡”的英文縮寫)就是其中一家,在全球四十多個國家擁有聯盟成員。林德努力成為了L.I.N.K.在中國的聯盟成員。在這個網絡系統內,實行信息資源共享,每一個國家只吸收一個成員,并號稱在全球范圍內,所有的聯盟成員都為客戶提供品質相同的標準化物流服務。 2005年,龐玉良在北京為L.I.N.K.組織召開了它的第12屆年會,并邀請媒體出席。對于一向低調行事的龐玉良來說,這是他少有的高調舉動。 有趣的是,龐玉良將林德公司的英文名注冊為linkglobal,與L.I.N.K.聯盟的英文名幾乎混同,而且林德公司的網站名與L.I.N.K.聯盟的網站名僅僅只是一級域名com與net的不同。 “龐玉良曾說過,林德在九十多個國家五百多個城市擁有物流網絡,我問過他,是不是將L.I.N.K.的網絡也算在內?他說是的。”一位與龐玉良非常熟悉的人說。 “隱形公司”的實力懸疑 盡管龐玉良在貨代業打拼多年,但不知出于什么樣的原因,林德在這個行業仍然像是一家隱形的公司。林德公司的網站自稱是“全球知名的第四方物流解決方案提供商”。所謂第四方物流,就是為第三方物流機構——掌握著交通運輸工具的專業運輸公司——攬活的代理性機構。在國內,它們有一個更傳統的稱謂:貨運代理。 “我問過一些航空公司的人,都不知道林德。”春秋航空公司一位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一位長期在上海浦東機場從事集裝箱運貨出境的外貿商人說,他經常選用的貨運代理企業有七八家,但沒有林德。“龐收購德國機場后,我也向行業內的朋友們打聽,他們中有些人聽說過林德,也有很多人不知道林德。” 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每年進行一次國際貨運代理百強評選。林德也沒有上過榜。“他們從來沒有主動參評過。”該會副會長劉占芳說。 雖然很早就是私人朋友,但劉占芳對龐玉良公司的具體運營情況卻不甚了解。“他們非常低調,協會的活動他們從來不參加,他們也不向協會提交業務備案,我們不掌握他們的具體經營數據。” 活躍在北京、上海機場的民營貨運代理公司,為行業人士所熟知的,有新時代、天宇、康捷空、陜西捷迅等,但沒有林德。“在這些地方,它的業務量應該不是最大的。”一位行內人士說。 這家公司究竟有多大實力?從它近年來的業績來看,情況并不樂觀。 林德在2005年進入鄭州后曾創造了堪稱輝煌的業績。在林德的貨運量帶動下,鄭州新鄭國際機場當年的貨運量在全國機場中,由接近末端的位置,一下子躍升為第7名。 但在2005年之后,林德在鄭州的業務量一落千丈。“2005年高峰時,林德在鄭州機場一天要走六七個航班的貨,現在一周甚至兩周才走一個航班,而且還是小航班。”一位林德鄭州分公司的內部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 2005年高峰期時,林德在鄭州的分公司有一百多人。現在只剩下三十多人。在一些高級飯店設立的業務點也撤除了。“去年我們在鄭州虧損了幾百萬。”林德鄭州分公司內部人士說。 談起這種變化的原因,林德鄭州分公司內部人士說,大概是從鄭州機場2006年換過新領導后開始的,“原來林德和機場的合作配合得非常好,出貨、報關各個環節特別順利。新領導來了后,感覺處處都不順利了,機場、海關層層設卡,進行檢查。”由于這個原因,林德將很多貨運業務轉移到了別的機場。 2006年上任的鄭州機場現任總經理岳文海并不認同這個說法,他更愿意將這個變化說成是市場競爭加劇的結果。“開始時林德做得很好,看到它做得好,其他公司也都進來了,擠到了一塊,中國大公司太多了。林德有林德的難處。我們是很支持它的。” 一位對河南交通、航空領域很熟悉的河南本地記者說,鄭州機場新任總經理岳文海代表了省政府的改革力量。與前任機場總經理相比,岳是一個激進的改革派。“很多方面他都進行了改變,也引發了不少意見。” 對于收購德國機場一事,很多林德內部員工也感到驚詫。“龐總收購德國機場,我也是從報紙上看到的。”一位林德北京總部的人員說。 一位在林德北京總部工作時間超過兩年的員工說,在“突然具有這么強大實力”的林德公司,他沒感覺到這兩年公司內部有什么變化。“待遇、福利條件照舊。” 困難重重的機場收購案 在中國和德國之間開辟一條空中物流走廊,并利用德國機場的保稅經濟合作區,為中國產品提供一個貼上德國品牌標簽的機會,龐玉良對經營德國機場的這一構想,對很多中國生產型企業來說,的確是個巨大誘惑。 一些做外貿的商人甚至聞訊前去考察,比如在上海從事五金行業對德貿易的王磊,就專門花了兩天時間前去考察帕希姆機場及當地環境。 “中國的產品在德國貼上德國制造的牌子,然后返回中國銷售,或者運往世界別的市場銷售,的確可以為中國產品創造二次生命。”王磊說,“如果龐真的能夠吸引100家中國企業來這里建廠,這還是個相當可觀的行為。” 不過王磊在考察完帕希姆機場后認為:“機場建設及運營的盤子太大。我佩服龐的魄力。但區區1億歐元的購買及建設費用,肯定是遠遠不夠的。除非龐的背后有財團在秘密支持,否則,即使購買下了機場,后面的運營也會困難重重。” 這位對德貿易經驗豐富的商人說,就算龐將機場物流業務順利地開展起來,由于它的貨運價格會比附近的漢堡、柏林兩大機場更低,使這兩大壟斷利益集團的利益受損,很可能會遭到對方的殘酷打壓。“這些壟斷集團,隨便給你挑點毛病,比如在航空安全方面舉報你,就會讓你吃不消。” 更大的困難來自運營成本。龐玉良在德國發布的機場運營計劃稱,要在3-5年間,將機場雇員由現在的26人提升到1000人。“這是個很夸張的計劃,1000人在德國算是大企業了。帕希姆縣總共也只有2萬人口。1000名雇員一年的工資福利成本粗算下來至少得3000萬歐元。林德是否承受得起?”王磊說。 據悉,龐玉良在簽署機場收購協議之后一度打算到他所熟悉的尼日利亞尋找銀行支持,但并不順利,后來又返回德國,尋求當地金融界的支持。 收購協議規定,龐玉良的3000萬歐元款項須于今年7月1日前到賬。但據王磊向帕希姆機場總經理赫曼·厄托詢問時了解到,這筆款項在7月1日并未到賬,將推遲到8月份支付。但從7月開始,龐要每月支付16萬歐元的機場運轉費。 而直到目前為止,中國商務部還沒有批準這項收購。“這是個嚴重問題。”王磊說。 另外,作為一個制造業落后的貧困區域,在帕希姆機場開展的貨運業務量,是否能夠給機場帶來利潤,也是一個未經驗證的謎。 這一計劃能否成功,還在于帕希姆-鄭州的國際直航航線是否能夠如愿開通。“國際航空安全管制是非常復雜的。漢堡-上海航線經過很久的醞釀,也遲遲沒有開通。”一位航空物流領域的人士說。 “走廊”的另一端——河南鄭州的合作態度也異常關鍵。據龐本人稱,河南省及鄭州市對他給予了全力支持。龐也在最近宣稱,林德總部將由北京遷至鄭州。 河南省商務廳及鄭州新鄭機場管理層均不愿意對南方周末記者具體談及與龐玉良的合作。談到與林德的合作,新鄭機場總經理岳文海今年6月中旬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我們也希望有一個很好的結果,但現在還沒有一個結果。” 至于林德公司曾對媒體高調提及的林德與鄭州機場在2006年開始合建的鄭州跨國物流港,岳文海最近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還只是一個概念。” 5月23日由林德籌備、在鄭州召開的“河南-尼日利亞拉各斯-德國帕希姆經貿洽談會”,據悉原本有一位主管工業的副省長出席,但后來臨時取消。出席過該會議的河南省商務廳副廳長戴松軍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我只是奉廳長之命去參加這個會,不好多說什么。”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