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繼往開來支持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30日 02:44 金融時報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答本報記者問 記者 宋焱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根據香港人民幣業務的發展需要,以及內地金融開放和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的總體安排,本著有序、可控的原則,積極研究進一步擴大香港人民幣業務的有關措施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紀念日。過去的十年,是“一國兩制”偉大構想有效實踐的十年,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全面貫徹落實的十年,是內地與香港經濟、金融聯系日趨密切的十年,也是香港實現穩定發展的十年。 十年之中,香港經歷了風雨,走過了艱難。盡管香港經濟遭受了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但在內地與香港兩地的共同協作努力下,香港金融業在強化監管的背景下不斷推進改革,鞏固了健康發展的勢頭,從而維持和鞏固了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此時此刻,回首兩地為實現金融穩定、促進香港經濟發展所做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就,無疑具有特殊意義。 為此,本報就人民銀行對香港發展的金融政策支持、人民銀行在亞洲金融危機過程中的金融穩定措施、兩地監管部門在加強兩地金融基礎設施合作方面的進展與構想、有關香港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的決策背景和實施情況等問題采訪了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 問:香港回歸十周年以來,人民銀行為支持香港發展提供了哪些方面的金融政策支持?這些政策的實施效果如何?未來人民銀行對通過金融支持香港發展有何設想? 答:自1997年我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以來,內地與香港特區金融當局之間一直保持著密切的金融合作。根據《基本法》關于保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方針和中央政府的有關安排,中國人民銀行主要采取了以下支持香港的措施: 1997年,國家外匯管理局在香港設立了中國華安投資有限公司,進行外匯儲備運作,支持和促進了香港金融市場的發展; 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國際投機勢力多次沖擊香港金融市場,并不斷制造人民幣貶值的傳言,謀求沖垮香港的聯系匯率制度。中央政府作出人民幣不貶值的承諾,這不僅體現出中國政府負責任的國際形象,同時這個承諾也是對穩定香港金融市場最有力的支持; 1998年1月起,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建立了雙邊高層季度會晤制度,就兩地金融市場發展、政策協調、銀行監管等問題交換意見;十 年來,人民銀行積極推動內地與香港在金融基礎設施方面的合作,先后開通了深港、粵港港幣支票聯合結算;實現深港、粵港外幣(美元、港幣)實時支付系統聯網;香港人民幣清算行接入內地大額支付系統;為 順應兩地經貿關系發展和便利兩地居民互訪和旅游消費的需要,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的要求,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于2003年11月19日發布公告,宣布將為香港銀行開辦個人人民幣業務提供清算安排,并分別于2005年11月和2007年1月,進一步擴大了為香港銀行辦理人民幣業務提供平盤及清算安排的范圍,包括提高部分現有業務的金額限額及允許香港居民個人簽發人民幣支票用于支付在廣東省的消費性開支,以及允許內地金融機構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等。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根據香港人民幣業務的發展需要,以及內地金融開放和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的總體安排,本著有序、可控的原則,積極研究進一步擴大香港人民幣業務的有關措施。 問:亞洲金融危機過程中,央行在香港金融穩定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答:在香港抵御亞洲金融危機的整個過程中,中央政府給予了香港大力的支持。 首先是中央政府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當時,在中國出口增長率下降、國內需求不振、失業增多和遭遇特大洪澇災害的情況下,中央政府從維護本地區穩定和發展的大局出發,作出人民幣不貶值的決定。這一舉措避免了亞洲金融危機進一步擴大,維護了地區經濟秩序,為穩定香港金融市場、捍衛香港聯系匯率制奠定了基礎。在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的同時,中國政府采取努力擴大內需、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保持了國內經濟的健康和穩定增長,對緩解亞洲經濟緊張形勢、帶動亞洲經濟復蘇發揮了重要作用。 其次是中央政府明確表示將不惜一切代價支持香港。1998年3月,朱镕基總理在九屆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招待會上明確表示:中央政府高度評價香港特區政府應對亞洲金融危機所采取的對策。如果在特定情況下,萬一特區需要中央幫助,只要特區政府向中央提出要求,中央將不惜一切代價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保護它的聯系匯率制度。中央政府的這一莊嚴承諾起到了穩定人心的作用。此外,為應對可能發生的市場沖擊,早在1996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就與香港金融管理局簽訂美元國債回購協議,從機制上保證了中央政府可隨時為香港的貨幣及金融市場的穩定提供支持。 第三,在香港特區政府積極迎戰困難和挑戰的同時,中央政府也不斷出臺了強有力的措施,有效地支持了香港走出困境。2003年,《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簡稱CEPA)簽署,允許眾多香港產品零關稅進入內地,同時放寬香港服務業在內地的準入領域,這成為促進香港經濟復蘇的重要催化劑。隨后,內地開放居民以“個人游”形式赴港旅游,人民銀行為香港銀行辦理個人人民幣業務提供清算安排等舉措,也刺激了香港經濟的發展。 問:香港回歸以來,兩地金融基礎設施合作取得了哪些進展?對于未來進一步加強在此方面的合作有何設想? 答:香港回歸十年來,中國人民銀行積極推動內地與香港在金融基礎設施方面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積極的成果。1998年至2000年,先后開通了深港、粵港港幣支票單向聯合結算;2002年6月,開通了粵港(含深港)港幣支票雙向聯合結算;2002年12月,深港港幣實時支付系統聯網;2003年11月,深港美元實時支付系統聯網;2004年2月,香港人民幣清算行接入內地大額支付系統;2004年3月,粵港外幣(美元、港幣)實時支付系統聯網;2004年4月,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和香港金管局簽訂了中央債券綜合業務系統與香港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聯網合作的協議;2004年7月,深港實行美元支票雙向聯合結算。 2005年,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簽署合作備忘錄,建立了兩地金融基礎設施聯系小組,就推進香港人民幣業務、兩地金融基礎設施合作等重要議題,進行經常性的聯系與溝通,為推進有關業務的開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后,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利用和發揮這一機制,進一步加強兩地在金融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合作。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在多次磋商中,已達成今后要加強兩地金融基礎設施合作的共識,雙方可進一步提高系統聯網的程度,促進系統高效運轉,促進兩地債券市場發展,密切兩地經濟貿易往來。 問:請介紹一下有關香港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的決策背景和實施情況。香港人民幣業務的推出是否也體現了對香港的支持? 答:1997年香港回歸以后,隨著內地與香港經貿關系日趨緊密,人民幣在香港的流通和使用已形成一定規模,并有了相當數量的沉淀。人民幣回流問題得不到解決,不僅影響金融秩序,也導致了貨幣統計上的問題。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的要求,為順應兩地經貿關系發展和便利兩地居民互訪和旅游消費的需要,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于2003年11月19日發布《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03]第16號》,宣布將為香港銀行開辦個人人民幣業務提供清算安排。自2004年1月18日起,內地銀行發行的印有銀聯標識的人民幣卡開始在香港使用;自2004年2月25日起,香港銀行開始為香港居民開辦個人人民幣的存款、兌換和匯款三項業務。從4月底開始,香港銀行推出發行人民幣銀行卡服務。 根據上述人民幣業務的運行情況以及香港金管局的要求,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于2005年11月1日發布公告,決定擴大為香港銀行辦理人民幣業務提供平盤及清算安排的范圍,包括提高部分現有業務的金額限額及允許香港居民個人簽發人民幣支票用于支付在廣東省的消費性開支等。 2007年1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同意進一步擴大香港人民幣業務,將為香港銀行辦理人民幣業務提供平盤及清算安排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到內地金融機構在香港發行人民幣金融債券籌集的資金。在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于2007年6月8日正式發布了《境內金融機構赴香港特別行政區發行人民幣債券管理暫行辦法》,并批準國家開發銀行作為首家金融機構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50億元。 自2004年初香港銀行開辦人民幣業務以來,各項業務發展穩步、有序,資金清算渠道暢通。截至2007年5月底,香港共有38家銀行開辦了人民幣業務,香港人民幣存款余額已達257.7億元。 香港人民幣業務的開辦,實現了人民幣有序回流,便利了兩地居民互訪和旅游,刺激了香港的旅游收入和消費的增長,強化了《內地與香港關于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有關政策措施的效果,獲得了各方的積極評價。允許內地金融機構赴港發行人民幣債券,將進一步擴大香港居民及企業所持有人民幣回流內地的渠道,增加香港居民及企業的人民幣投資選擇,促進內地和香港的經濟往來,從而有利于加強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