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維護公眾投資者利益 舉證責任倒置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8日 03:19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本報記者 何軍 最高人民法院有關負責人日前就《關于審理涉及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業務活動中民事侵權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的相關背景進行了說明。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在原有相關司法解釋的基礎上,根據民法通則、注冊會計師法、公司法、證券法、民事訴訟法,結合審判實踐經驗以及民商法理論最新研究成果,在廣泛征求相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起草了《關于審理涉及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業務活動中民事侵權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 過錯推定和舉證責任倒置 審計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工作,而且審計工作底稿所有權屬于會計師事務所。能證明事務所是否盡到應有的職業關注的證據就是審計工作底稿,而事務所又對工作底稿實行保密原則,利害關系人要主張事務所有過失,將面臨兩個難題:一是審計工作底稿無法取得;二是即使取得審計工作底稿,基于專業的限制,也無法證明被告主觀是否有過失。如單純適用一般過錯責任原則,將會使利害關系人在提起訴訟以后遇到舉證上的困難。這不僅因為利害關系人難以證明會計師事務所在出具不實審計報告中存在過錯,而且由于會計師可以各種理由證明其出具審計報告已嚴格遵循相關執業規則,從而可以免于承擔責任,這顯然不利于保護利害關系人的利益。因此,如果嚴格拘泥于一般過錯原則,則受害人實際上難以行使訴權,不利于保護中小投資人的利益,也不利于維護資本市場秩序。 明確利害關系人范圍 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對所有合理依賴或使用其出具的不實審計報告而受到損失的利害關系人承擔賠償責任;與利害關系人發生交易的被審計單位應當承擔第一位的責任;會計師事務所僅應當對其過錯及其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這樣不僅可以合理的界定利害關系人,而且可以通過以過錯程度為基礎的比例責任以及相應的責任順位來公平認定會計師事務所及相關當事人的責任問題。 嚴格區分會計責任、審計責任 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受所有人委托承擔著會計核算和管理方面的職能。若被審計單位經營管理人未能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而提供虛假會計資料,則被審計單位承擔的是會計責任,會計責任直接導致企業的經營失敗。而為被審計單位提供審計服務的會計師事務所,其在審計過程中要依據審計準則和執業判斷來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信息做出審計判斷,該審計判斷是基于會計判斷之上的再判斷。若會計師事務所未能通過審計過程發現和披露企業會計資料中存在的錯誤、舞弊和企業經營風險的,則應對其所作的評價和鑒證即其出具的審計報告負責,其所承擔的是審計責任。 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民事責任,不能相互替代。前者是被審計單位的會計責任,后者是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責任。在被審計單位提供虛假會計資料的情形下,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責任不能替代、減輕或免除被審計單位的會計責任;同樣,會計師事務所因未能盡到應有的職業謹慎,沒有依據獨立審計準則執業,未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并獲取充分的審計證據,或與被審計單位合謀舞弊,出具了虛假、錯誤的審計報告,則必須承擔相應的審計責任,會計師事務所不能借口會計報表是由被審計單位提供而不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承認審計準則法律地位 在審計報告真實性的問題方面,其并非客觀事實上的真實性而是法律事實上的真實性。就此意義而言,審計界所主張的“真實性”與法律界所主張的“真實性”在程序界面上是統一的,是一種需要程序和證據支持的相對的“真實性”而非客觀的絕對“真實性”。所以,應尊重獨立審計準則的權威性。有鑒于此,在解決審計報告真實性問題上,法律界、審計界、全國人大法工委、國務院法制辦等部門經過數次研討和論證后達成了如下共識,亦即本規定所采取的司法態度:將“獨立審計準則”納入法律程序范疇,并主要體現在司法解釋的“會計師事務所在證明自己沒有過錯時,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交與該案件相關的執業準則、規則以及審計工作底稿等。”等幾個條款中。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