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發改委剖析06年我國人均醫療費支出低增長原因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4日 23:34 新華網
6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副司長劉振秋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加強藥品價格管理與網民進行在線交流。圖為嘉賓參觀中國政府網。(中國政府網 陳競超 攝) 【直播頁面】【文字實錄】【圖片】【摘要】 新華網北京6月14日電(記者江國成)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司副司長劉振秋14日說,我國打擊醫藥購銷領域的不正之風,規范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行為,新一輪的藥品價格調整工作等措施使得我國去年人均門診費首次接近于零增長,住院費用出現負增長的現象。 劉振秋14日晚在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時說,根據衛生部公布的2006年全國衛生統計和財務資料,我國人均醫藥過快增長勢頭得到遏制,患者人均門診費用增長接近零,人均住院費用出現負增長。 他說,去年衛生部門所屬醫院人均門診費用94.8元,比上年上漲了1.9%,漲幅比上年回落了2.8個百分點。人均住院費用3383.5元,比上年下降了1.1%,去年同期漲幅為10.9%。扣除物價等因素,門診費用首次接近于零增長,住院費用出現了負增長。 劉振秋說,初步分析表明,2005年以來開展了打擊商業賄賂行為,有效地打擊了醫藥購銷領域的不正之風,規范了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行為,抑制了大處方、亂檢查行為的發生。 另外,國家開展了新一輪的藥品價格調整工作,降低了中央政府定價范圍內的1000多種藥品、上萬個規格劑型的藥品價格,平均降價幅度達到20%,降價額有200億元。各地開展集中招標采購也降低了一些藥品價格。 他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八個部門要求各地縣及縣以上非營利醫療機構銷售藥品的加價率下調到15%以內。此外,各地積極開展了單病種、限價試點,降低檢查價格,進一步完善醫療服務的價格公示,增加了醫藥價格的透明度。
發展改革委:開展藥品生產成本和市場價格調查
新華網北京5月25日電(記者劉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發出通知,決定對所有列入發展改革委定價目錄的藥品,開展生產成本和市場價格調查。 記者25日從發展改革委了解到,為掌握藥品生產流通過程中的成本及價格,及時制定調整藥品價格,發展改革委將建立藥品成本和市場價格調查制度,定期調查。 發改委:藥價繼續分批調整 后大降價時代怎么管 9日,有媒體報道,本輪260種西藥調價是藥品“大降價”時代的終結,今后藥價將由集中大規模降價轉變為定期微調。國家發改委藥品價格處有關負責人表示,此種說法并不準確,藥價還將延續按種類分批調整的方式進行。 藥價頻降百姓到底有沒有感覺? 改革最高限價政策破解藥價虛高 國家發改委5月8日宣布,調整260種西藥最高零售價格,其中70%品種價格進行下調,降價金額約50億元。針對本輪西藥調價,有媒體報道解讀為此次調價是藥品“大降價”時代的終結,今后藥價將由集中大規模降價轉變為定期微調。5月9日,國家發改委對外辟謠,表示此種說法不準確,藥價還將延續按種類分批調整的方式進行。然而,藥品“大降價”時代終結的謠言也引出了“藥價頻頻降,百姓沒感覺”的議論。>>>詳細 一項原本為限制藥品暴利而設的制度,由于政策不完善和管理滯后,逐漸走向自己的反面。從宣威2004年藥品集中競價采購的價目表來看,國家規定的各種藥品最高零售價格,無一例外都遠遠高于宣威競價采購的最終成交價格。比如1克裝的頭孢曲松鈉,國家最高零售價為20元,宣威競價采購的成交價只有2元。可以說,正因為最高限價制度的不合理,導致藥品實際價值與最高限價之間空間太大,價值與價格嚴重背離,這是目前藥價虛高問題的根源。>>>詳細 降價藥有價無藥 23次藥價下調百姓能得實惠嗎?
5月8日,國家發改委宣布調整260種西藥最高零售價,其中70%的品種價格下調,這是10年來第二十三次調低藥價。然而,如此調價,百姓能得到實惠嗎?這種方式能解決看病貴嗎?怎樣管理、改革才能真正解決 看病難、看病貴?我們匯集了網民、專家、記者的調查和意見,期望促進醫療體制改革的思考。 政府干預藥價應從嚴監藥品企業暴利入手 發展改革委:260種西藥價格調整15日起執行 特稿:政府干預藥價應從嚴監藥品企業暴利入手 行政該不該干預藥價 54.2%的人認為該尊重市場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