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銀監會:商業銀行吃利差得改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7日 14:59 華夏時報
作者:賀江兵 中國主要的商業銀行還是靠吃存款與貸款的利息差過活,據了解,銀監會要求這種局面必須改變,并制定了具體的時間表。 昨天,銀監會公開了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情況。銀監會第一次要求,不同類型的商業銀行要在規定期限內改變目前靠吃存貸款利息差過日子的局面。銀監會對大中型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中間業務收入比重提出指導性目標,要求5到10年達到目標。 要達到上述目標,銀監會鼓勵各家商業銀行強化金融創新,大力發展中間業務。 吃利差弊端多 “中資銀行長期依靠吃利差,將不利于提升競爭力。”郭田勇說。郭是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據他介紹,五大國有商業銀行有80%以上收入來自貸款,農村信用社高達90%,股份制商業銀行情況較好,但是貸款收入也要占到70%以上。 在郭田勇看來,中資銀行吃利差存在諸多弊端。首先,由于目前存款利率較低,加之股市火爆,很多人把存款取出投入股市和基金,這樣很容易造成銀行頭寸短缺。由于股市向好,更多的企業將會直接融資,銀行更難以發放貸款。 “利率市場化是必然的。”這是銀行界人士的共識,存款利率如果也能浮動,那么存貸款的利息差將會減少。 從資本金約束上來看,發展中間業務、壓縮貸款業務也是迫在眉睫。因為,貸款占比過大加大了風險資產比重,這也是商業銀行不斷要求注入資本金的原因之一。 目前,多家外資銀行已經在華注冊了子公司,外資銀行在中間業務和金融創新上有成熟的經驗,“中資銀行如果不創新,只能在競爭中占劣勢”。 商業銀行步履遲緩 為何商業銀行對金融創新和發展中間業務不很“感冒”?一家商業銀行人士分析,主要是因為現在銀行業的競爭還是不夠充分,外資銀行市場份額過小,目前對商業銀行還不能構成實質的威脅。各家中資商業銀行對金融創新認識不足,往往投入較少,當一家銀行推出新產品后,諸多銀行往往紛紛拷貝,一家銀行推出QDII產品,其他銀行往往馬上推出類似的產品。另外,與外資銀行相比,中資銀行缺乏設計新產品的人才。 在金融創新問題上,銀監會比商業銀行更著急。銀監會顯然認識到金融創新和發展中間業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銀監會認為,中間業務收入是衡量金融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銀監會對大中型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中間業務收入比重提出指導性目標,銀監會要求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通過5到10年的努力,中間業務收入占比由現在的17%達到40%-50%。 城市商業銀行經過5年左右的努力,中間業務收入占比由現在的3.67%提升到20%。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經過5年左右的努力,中間業務收入占比從目前不到1%力爭達到10%。 不過,記者注意到,銀監會并沒有對達不到要求的商業銀行提出懲治措施。 -新聞背景 QDII銷售不盡如人意 截至去年年底,69家中外資銀行獲得了衍生品的交易資格;30家中外資銀行開辦了人民幣和外幣個人理財業務,募集人民幣4000億元。 由于受到股市和基金火熱的影響,加之人民幣升值預期長期存在,各商業銀行的代客境外理財(QDII)銷售不盡如人意。18家中外資銀行取得代客境外理財業務資格,取得131億美元投資購匯額度,但是目前,這些額度只用了大約6%。 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電子銀行業務交易規模達到了122萬億元,年增長101%,其中網上銀行業務94萬億元,增長80.8%;銀行卡發卡量達到11.7億張,銀行卡消費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17%。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