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專家解析人民幣匯率改革的十大認識誤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6日 08:31 經濟觀察報
單忠東 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 劉偉 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研究部副主任 中國自2005年7月對人民幣匯率制度進行改革以來,人民幣持續升值,引發了國內外的眾多關注。但是,關于人民幣匯率改革目前仍存在許多認識上的誤區,有一些片面的認識,需要我們予以澄清。 一、人民幣會不斷升值? 根據目前的人民幣匯率走勢來判斷人民幣會不斷升值,是一種片面的認識。近年來,隨著我國外匯儲備的不斷增加、出口及GDP的強勁增長等多種因素,人民幣匯率在一段時間內將面臨升值的壓力。但是,從長期來看,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除了一國的經濟增長水平、國際收支狀況、通貨膨脹水平以及利率水平等經濟綜合效應之外,政治因素、市場心理、投機交易以及突發事件等,也會引起匯率的波動。尤其是我國正在加深對外匯市場的改革,“看不見的手”將對人民幣匯率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從長期來看,當人民幣匯率的市場機制形成之后,人民幣匯率將從一路上升變為有升有降。 二、政府(央行)可以決定人民幣升值? 一國政府(央行)所能決定的是匯率制度,比如,在實行固定匯率制度還是浮動匯率制度之間進行選擇。國際經濟的發展和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要求我國也像其他國家一樣,逐漸從固定匯率制度向浮動匯率制度的方向發展。在浮動匯率制度下,政府對匯率不予固定,也不規定上下波動的界限,匯率將根據外匯的供求情況上下波動。和其他處于市場條件下的任何商品一樣,在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的情況下,會有一只“看不見的手”來操縱人民幣匯率的變動:當人民幣供不應求的時候,其價格就會上升,人民幣匯率就會上浮,反之,當人民幣供過于求的時候,人民幣的價格就會下跌,人民幣的匯率就會下降。雖然央行會采取某種形式的“管理”,但是,匯率的基本走向將主要隨供求變動而變動。所以,政府及央行對匯率變動的決定作用將越來越小。 三、人民幣升值有利于中國進口,不利于中國出口? 僅僅從出口量的變化來考察人民幣升值的影響,是片面的。一般情況下,一國貨幣升值會導致產品出口價格上升,因此會對產品出口造成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出口規模的變化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全球經濟穩定復蘇的周期性因素,仍會帶動中國產品的出口。此外,中國經濟目前正在進行的結構性調整,如中國加入WTO、地區生產鏈加強整合、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提高、中國企業品牌意識的逐步加強等,也將進一步為中國的出口帶來支持。 另外,就中國目前的進出口產品結構而言,中國出口的產品中,原材料和低端的日用消費品占很大的比重,受需求彈性的影響,人民幣逐步、穩健地升值不會對這類產品的出口造成巨大的影響,從而不會大幅度影響中國目前的出口規模。 同時,需要看到的是,人民幣升值之后,我國許多從事來料加工的企業,其進口原料及配件的成本將下降,從而會導致出口成本降低,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因出口產品價格上升所造成的損失。 四、人民幣升值會導致國內低收入者失業嚴重,農民工背井離鄉? 因為人民幣升值不一定會導致出口規模大幅度地下降,所以認為人民幣升值會導致國內低收入者失業嚴重,也是片面的。人民幣升值會使中國在勞動密集型產業方面的比較優勢不斷降低,從而導致一些低收入者受到失業的威脅。但是,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農民工就業和低收入者脫貧問題的根本解決,不能僅僅依賴國際市場,而是必須通過擴大內需來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只有加緊培育國內市場的內生增長能力和國內的消費需求,同時提高低收入者的勞動技能,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 五、浮動匯率制不利于人民幣匯率的穩定? 固定匯率制度和浮動匯率制度孰優孰劣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不能片面地認為浮動匯率制度不利于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浮動匯率制度的優點在于不會導致本幣價格的扭曲,因此可以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可以避免國際游資的沖擊,增加國際貨幣制度的穩定,還可以避免通貨膨脹和經濟周期的國際傳遞。但是,完全放開的浮動匯率制度,其缺點也很明顯,如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性流動,在一定情況下還會引發通貨膨脹。 目前我國實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種匯率制度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也是符合我國國情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不但可以使匯率真正反映市場的供求關系,而且管理方式和手段的多樣化,有利于央行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直接干預或綜合調節;此外,擴大匯率的浮動區間,可以促進人民幣匯率從現行僵化的狀態中解脫出來,增加人民幣匯率的彈性。 六、小幅度的匯率制度改革有利于中國外貿與經濟的穩定? 常常有人說,對人民幣匯率的改革要“十分小心”,要漸進改革人民幣匯率機制,因為這樣有利于保持整體經濟局勢的穩定性,但改革的幅度過小,也會帶來巨大的成本,從長遠來看不一定有利于外貿與經濟的穩定,因此上述看法也是片面的。如同勞倫斯·薩默斯所指出的一樣,中國調整匯率政策耗費的時間越久,最終調整所付出的代價就越大。調整匯率的步伐過于緩慢,會為市場埋下動蕩的隱患。如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試圖遏制日元升值,造成信貸的快速擴張和資產價格的大規模膨脹,最終泡沫破裂,嚴重的通貨緊縮使日本在此后的十年中一蹶不振。 同時,在經濟規模、貿易順差快速增長的情況下,中國限制人民幣升值、過于謹慎地改革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政策,會助長國外的保護主義聲勢,這從長期來看,是不利于中國出口以及維護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關系的。 七、外匯儲備高會增強人民幣的國際地位? 外匯儲備的升高代表了我國綜合國力的上升,總體來說是件好事,但是外匯儲備維持高增長、高水平,也會對我國經濟帶來一系列負面的影響。首先,外匯儲備大幅度增加,必然會造成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同時意味著我國對外貿易順差的增加,逆差國就會利用世貿組織的規則,限制我國產品的出口;其次,外匯占款的增加直接增加了基礎貨幣的供應量,這樣不僅加劇了物價上升的壓力,而且弱化了貨幣管理部門對貨幣供應量的控制能力;另外,由于國際金融市場的利率和匯率波動十分激烈,外匯儲備規模過大會使國家的財富處于巨大的風險之中,給儲備資產的保值增值管理帶來了難度。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片面強調出口以及外匯儲備的增長,已經引發其他國家的敵意甚至“報復”,貿易摩擦愈演愈烈。不但發達國家會采取保護性政策以保護國內企業,一些發展中國家也采取了針對性的措施。所以,我國應該對惡劣的外部環境給予充分重視。 八、浮動匯率制度會加劇通貨膨脹? 浮動匯率下,由于貨幣政策具有獨立性,因而具有內在的通貨膨脹傾向,可以使一國政府長期推行通貨膨脹政策,而不必擔心國際收支問題。但是,就目前中國經濟的發展而言,認為浮動匯率制度一定會引發通貨膨脹,則是片面的。因為中國目前的經濟過熱主要是由于產能過度擴張造成的,目前中國大部分消費品都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因此近期不具備大幅度通貨膨脹的條件。 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最終需要內需的逐步擴大,將經濟增長的動力由投資拉動轉向消費拉動,這也正是中國政府目前所追求的目標,因此,實行浮動匯率制度并不意味著中國將出現通貨膨脹。 九、人民幣匯率應該被各國“協調”? 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各國“協調”某國匯率的情況,以求國際金融的“穩定”。如1985年9月,由世界主要工業國美、日、德、英、法組成的五國集團(G5)在美國紐約廣場秘密會晤,協調各方干預外匯市場,促使美元兌日元和德國馬克貶值,這就是著名的“廣場協議”(Plaza Accord)。但這一協議對日元兌美元真實匯率造成的持久影響卻很小。事實證明,其他類似的措施如“盧浮宮協議”等也收效甚微。其原因正像詹姆斯·多恩所提出的一樣,首先,很難說服一批國家一致做出調整;其次不可能計算出“最佳真實匯率重估”的水平,而且執行類似的協議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目前美國等國家試圖對中國匯率進行的“協調”,其背后除了經濟原因之外,也是把人民幣匯率問題“政治化”的一種表現。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最終目標是要體現市場供求的變動,制定適合國情的匯率制度,并維護匯率政策的獨立性。其他國家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實行保護主義的措施甚至對中國施加威脅,都不利于實現國際經濟的良性互動,因此都是不明智的。 十、人民幣匯率改革是中國人自己的事? 雖然保持匯率制度的自主性是必要的,但由此認為人民幣匯率改革僅是中國人自己的事,則是片面的。在經濟全球化以及金融一體化的背景下,各國的金融市場不但相互貫通,而且金融政策也出現一體化的趨勢,即各國在金融領域中的聯動性增強,各國所執行的貨幣政策與匯率政策、國際收支的調節政策和國際儲備的管理運營,都會對其他國家產生較大影響。因此,人民幣升值決不是中國一國的事情,必將對區域經濟乃至全球經濟都帶來一定的影響。在人民幣匯率改革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政策實施的效果對周邊國家及整個全球經濟帶來的影響,不能片面地認識人民幣匯率改革只是中國人自己的事,否則不但容易影響改革的效果,而且可能會惡化與其他國家的政治與貿易關系。 相關報道: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