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中國廉價資源時代終結 專家稱高成本決定高價格(4)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4日 16:46 21世紀經濟報道

 

  資源定價改革路線圖

  主持人: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水資源公報》顯示,2004年黃河水資源總量為482.65億立方米,總取水量為444.75億立方米,水資源取用率達92%,資源利用已突破承載極限。如
何建立科學合理的水資源調節機制,有效地調節水資源?

  周遙舟:中國現有的流域機構是水利部的派出機構,僅僅代表部門行使權力,無法干預各省政府的決策,調節作用非常有限。松花江、黃河流域機構都在進行相關研究,但現在還是根據歷史情況按計劃分配,因為很難使幾個省的意見達成一致,但在省內可以在不同地區和不同用水戶之間調整。

  沈大軍:目前水利部門也在跟著市場走,F在是分水到省、到縣,是權力下放的過程,是從公權、行政權向準物權、物權過渡,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過程。但水資源分配機制上,目前還是計劃多、市場少。我國目前的流域管理機構只是在宏觀上進行配置,并不會涉及流域和區域之間具體劃分。

  主持人:2006年,我國將在石油、電、水、

天然氣、煤炭、土地價格等六個方面積極穩妥推進價格改革!敖窈螅Y源價格要逐步提高,價格要體現資源的稀缺性。”這種改革的難點是什么?

  毛壽龍:拿水資源來舉例。首先是因為水的稀缺和被污染程度兩者的矛盾發展到成熟階段,促使了政府進行水資源價格的市場改革。另外一個改革的觸發點是高成本和低價格的矛盾。

  水的產權比較難確定。這不只是一個經濟范疇,同時是政治問題,政府在當中如何發揮好作用很重要。另外,如何建立健全的民主定價機制也是一大難點。這樣一個機制要起到一個政府與民眾在資源定價上互相接受的平衡作用,否則改革會出現問題。

  曹遠征:改革的難點是如何根據實際經濟承受能力逐步到位,不能一蹴而就。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水價結構改革的調整問題;二是調整的速度控制,主要處理好市場改革的簽證程序;三是改革要體現社會責任,比如要在價格改革機制中加入增加補貼的因素,包括水量的補貼和價格的補貼。不同的資源有不同的考慮,水資源等屬于國家操控的產品不存在全球定價體系,只是地區間的定價模式。石油等國際性產品則要另當別論。

  主持人:一個奇怪的現象是,在水價不斷上漲的時候,水生產企業卻大部分在虧損。中國

人民銀行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半數以上的水生產與供應企業虧損,這是水價上漲的原因之一。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傅濤:水價雖然不斷上漲,但自來水公司這5年-10年來卻沒有太大的盈利增長,因為漲價都被污水處理等環節消耗了。自來水公司虧損將導致水質惡化,因為不會像原來那樣進行管道維護。如果現狀不得到改變,我可以肯定再過十年,很多城市都會出現水危機。因此,只讓自來水企業保本是不行的,除非政府投資。

  沈大軍:我理解是三方面導致的:一是競爭不足,二是監管不利,三是尋租現象的存在。自然壟斷的形成導致競爭不足是明擺著的。我國目前水務體制非常復雜,有的管網已經分離,有的還是縱向一體化,就區域看,水務改革有北京模式、上海模式、深圳模式等等,各不相同。

  王躍生:水價一再上漲的原因之一是自來水廠的經營成本在不斷上升,要把漲價問題搞清楚,除要考慮百姓的承受力外,還要盡可能使自來水公司的經營成本下降。這是水價改革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但在目前這樣縱向一體化結構里,外部要監管企業內部的經營成本,是非常困難的。此外,還有政府與企業合謀的因素在里面,且這個因素越來越重要。一般自然壟斷行業如電、鐵路、燃氣等等都存在這樣的狀況。

  毛壽龍:首先,這當中存在著假虧損;另一個問題是缺乏競爭,中國處于一個消費市場競爭太激烈、生產市場缺乏必要競爭的狀態。國外水務企業在中國平均有20%的盈利,中國自己的企業卻虧損,這是缺乏競爭力的表現。

  主持人:國外有什么好的經驗可以借鑒嗎?

  傅濤:水行業競爭的核心是讓老百姓花少的錢買到更好的服務,而不是環節上的競爭。因為即使把自來水廠拆分成幾百個,但是老百姓直接面對的管網公司仍然只有一個,因此得到的價格和服務也不會有變化。英國和法國代表了在自然壟斷行業如何提高效率的兩種做法。水務監管主要分為三個內容:一是質量監管,包括服務質量和水質,這主要靠國家制定標準,并進行監管;二是經濟監管,包括成本和價格兩方面監管;三是準入制度。

  法國的絕大部分水設施都歸國有,至少理論上講80%如此。項目都是由國家出資,到底由誰經營就要靠企業的報價和信譽來競標決定,即特許經營模式。中國目前已經在這么做,但面臨的一個很大難題是歷史數據需要公開,這樣才能讓投資者和經營者有一個準確的判斷。目前,很多國家水的管理都是采取特許經營模式。中國因為資金不足,采用了目前的BOT項目融資方式,由于回收資金的需要,建設水廠的投資經營期限變長,因為3-5年時間不夠投資方收回成本。期限長又帶來很多可變因素,如競價不充分,稅怎么處理、土地何如處置等。

  英國的水務則完全私有化。英國原本與我國類似,一個城市一個自來水公司,而自撒切爾夫人上臺開始著手實行私有化,大約用15年時間建立相關法規,組成10個水務公司,于1989年上市。政府只是承擔監管工作,包括環境監管、衛生監管和經濟監管。以經濟監管機構為例,它雖然屬于環保局系統,但是非常獨立,管理人員的任命由議會決定,對老百姓負責。經濟監管機構制定水價是根據10個水務公司上報的成本價進行核算,定價后5年內基本不再變動。這樣,成本低的水務公司自然就盈利豐厚,如果大多數水務公司的成本都有所下降,那么5年后就再降水價。

  主持人:我國學習國外進行水務改革面臨什么難題?

  傅濤:中國現在可謂百花齊放。因為中國沒有很好的管理思路,而且受到鐵路、電信、電力改革的影響,制度上是混亂的。如,深圳離香港近,香港受英國影響,于是就采用英國模式;上海GDP、人均收入都在國內處于較高水平,但水價卻排在最后,因為受日本和美國的影響;北京因為水資源很緊張,比較特殊?傮w而言,國際公認的只有上述兩條路可以走,但需要法律體系來保證。

  沈大軍:英國對水服務的監管是全方位的,消費者可以據此投訴。目前,我國對水服務的監管僅限于價格。水價問題的實質是對價格的監管。這考驗著政府的監管能力,當然,有國家都面臨這樣的監管問題。遺憾的是,我國對自來水價格的監督力度很弱,某種程度上搞不清楚水廠的真實成本,導致水廠通過加大成本獲取較高利潤。我們現在討論的水價改革還僅僅是價格改革,服務監管幾乎還是空白的。

  王躍生:英國的鐵路運輸模式是網運分離,這是國際上普遍認同的改革模式。我覺得我國的水務改革也可以借鑒下這個模式。如北京有10個水廠,生產原水進網價格是統一的,但由于不同水廠經營狀況、效率不同,效益就可能有所差異。這種模式至少會激勵水務企業改善經營狀況、提高效率,水務企業的成本也才有可能降低。從投資多元化來講,要允許外資和民營企業進入,組建獨立的水務公司,否則,如果仍然維持獨家壟斷,外資的進入只是一家公司股權結構改善而已,并不能產生競爭效果。

  周遙舟:虧損不能作為漲價的理由,這會讓老百姓認為被動承擔自來水廠的虧損。政府要提高價格,是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至于自來水企業的虧損,政府缺乏對其成本、利潤率等的有效監控,老百姓更是無法了解這些企業的成本,又憑什么要求老百姓掏錢補虧損?我覺得剛才說的英國監管模式非常好,不光監管價格和成本,還監管服務質量,而且有關公司經營信息和績效指標公開透明,這樣也有利于全社會的監督。

  主持人: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雖然國內自來水行業普遍虧損,但還是有大量外資、民營資本削尖腦袋擠入。而且,公共服務領域的一些民營資本和外資,據說獲利頗豐如金州控股,如何看待這種反差?

  周遙舟:外資和民營資本事先會與政府談清楚,按照特許合同,處理多少污水,政府(或者國有公司)按照合同價格支付費用,這種項目大都只是直接買污水處理廠或供水廠,對于他們而言,只要購買價格合理,政府不違約就有錢賺。國內自來水公司很多是因為項目虧損的,此外,還有一部分在于供水管網漏失嚴重,如北京漏失率大大超出日本、美國,據有關統計,每年漏失率達到17%,接近密云水庫的蓄水量。

  主持人:國家環?偩指本珠L王玉慶介紹,目前我國城市供水價格是由政府制定的,大部分開征了污水治理費,但相當部分城市收取的污水治理費還沒有達到實際成本。針對資源價格存在的問題,王玉慶提出,應加快建立反映環境成本的資源價格體系。如何才能建立起這樣的體系?

  傅濤:資源定價不能只考慮資源成本,也要計算環境成本,要征收環境污染費,資源成本里包括一定的環境修復成本。要有強有力的機構,征收這些費用并保證將這些費用用于修復環境、修復資源。

  周遙舟:我認為環境資源價值可以反映在水價里,但是單獨以此建立一個成本體系不太可能。

  沈大軍:征收水資源費的目的就是要用于水資源的節約、管理和保護等,F在我們付了水服務費,并沒有得到相應的服務,這不僅是誠信的問題,也是責任的問題。

  毛壽龍:這個體系包括了很多方面,比如費用的補償問題,污染的處理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說要實現是比較困難的。只有通過建立完好的環保機制,不要單靠罰款,提高成本這樣的途徑,畢竟款罰了,成本提高了,要污染的企業還是會污染。要從根本解決問題。

  謝國忠:按照中國目前的情況,經濟發展還沒有到要建立反映環境成本的資源價格體系,在資源管理上,仍然存在很多的體制問題、法律問題。如今中國很多的地方政府純粹為了經濟快速增長,而不管諸如資源浪費等基本問題,對于在經濟建設中的違法現象也沒有處罰。應該把基本面問題解決了才和國際水平作比較。從這個意義上說,充分發揮法律作用顯得很重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