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規劃建議透出十一大亮點(2)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7日 00:14 中國經濟周刊 | |||||||||
五、 政府回歸公共職能本位 “經濟調節、市場監管、公共管理、社會服務”是政府的四大職能,這后兩項任務是政府極為重要的職責,也是當前較為薄弱的環節。 “十一五”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期,政府的主要職能是抓好經濟調節和市場監
目前,社會對政府職能轉變的期待包括,政府在行政管理、財稅體制等方面出臺相關舉措,科學界定地方政府經濟職能,各級政府還要進一步轉換工作方式等。 從“十一五規劃”的內容看,社會發展、公共服務、生態環境方面的指標已經得到強化,并成為配置財政、稅收等公共資源的重要依據。 計劃到規劃的轉變,也進一步表明政府明確了在市場經濟中的角色——政府只是市場經濟體制中一個組成部分,而不是對立的一個部分。 當然,政府職能轉向承擔更多的公共職責,并不意味著政府工作更輕松,就如同裁判員并不比運動員“好當”一樣,事實上,政府面臨著宏觀經濟調控層面的新挑戰。 六、 共同富裕提上日程 在中國改革開放發展思路中占據了20多年的一個重要命題——“先富論”,在“十一五”規劃中轉變為“共同富裕”的主調。與以往相比,更強調社會公平與和諧發展,體現了中國政府讓更多人分享經濟發展成果的決心和努力,以縮小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扭轉社會兩極分化的趨勢。 這是中國進入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后,五年規劃制定理念所作的一個重大調整和歷史跨越,表明中國執政黨將重點建立市場經濟條件下更趨公平的利益均衡機制。 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在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首先提出“讓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啟動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引擎。中國經濟在保持多年的持續高速之后,目前解決貧富差距過大和其他社會差別持續拉大的問題,成為新時期的重頭戲。 目前,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已突破1000美元,預計2020年將達到3000美元。從國際經驗看,這一階段常常會發生貧富懸殊、失業人口增多、城鄉和地區差距拉大以及社會矛盾加劇等問題。 據測算,中國東部最富省份與西部最窮省份的人均GDP差距已擴大至10多倍;10%的最低收入家庭財產總額占全部居民財產不到2%,而10%最高收入家庭的財產總額則占40%以上;實際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達5到6倍。目前,中國反映國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數已經超出了國際公認的警戒線0.40。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說,中國是過去20多年里貧富差距擴大速度最快的國家。 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朱力說:“市場經濟只承認強者,所以必須要靠政府動用社會保障等措施來彌補市場失靈,扶助弱勢群體,更重要的是,創造機會平等的社會機制和環境。”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許光建則認為,以前一直倡導的“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理念,也將讓位于“效率與公平并重”,或“更加注重公平”。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指出,共同富裕并非是遙不可及的目標,它更是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和理論追求。它的核心是“共同”,是使十幾億人能夠共同參與發展的機會,共同提高發展的能力,共同分享發展的成果,這是中國社會穩定、長治久安的保障。 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湯敏認為,可以預見,在未來五年,中國將不懈追求公平的增長、均衡的增長和可持續的增長。怎樣解決教育、衛生、貧富兩極分化等社會發展的不平衡,怎樣使經濟增長惠及大部分人,減少發展成本,是中國十一五規劃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 當前,中國已經有20多個省份取消了農業稅,在“十一五”期間,“農業稅”這個概念將徹底走出歷史舞臺。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今年3月的人大會上,宣布免除國家貧困縣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書本費、雜費,并補助寄宿學生生活費。教育部官員也透露,在2010年前,中國將在農村全面實行免費義務教育。這將使農民負擔每年減少約1000億元。 新的五年規劃已經從政策取向上堅持普惠制原則,為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 七、區域經濟納入國家五年規劃 9月中旬,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透露說,在即將出臺的國家“十一五”規劃中,長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區、成渝地區以及東北老工業基地將成為區域規劃的重點關照對象。國家重點關照的四大經濟區中,多了成渝,少了珠三角。 據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肖金成分析說,國家今后考慮的區域規劃重點是跨省之間的經濟合作,珠三角因為局限于廣東,規劃應該由廣東省來做。 珠三角表面上從中央規劃方案上的淡出,實際上是在透露另一個信號,即珠三角已經是較為成熟的經濟區域,基本可以放手自立發展,不需要所謂的政策支持。 隨著中國經濟的波浪型梯度式發展,中國區域經濟呈現出由南往北、由東到西,由四周到中部的推進格局。 在由南往北路線上,從1980年代的以廣東深圳為龍頭的珠三角經濟區,到1990年代以上海浦東為龍頭的長三角經濟區,直到今天以天津濱海新區為龍頭的京津冀環渤海經濟區,同時包括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在由東向西路線上,從東部沿海區到西部大開發,到今天具體的成渝西南經濟區(西三角)。將成渝地區列入十一五規劃,顯然是加快西部發展協調區域發展的重要一步。 在由外及內路線上,中部崛起繼東部沿海、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等戰略之后提出。 由于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加上行政割裂和政績考核制度不科學以及財稅體制弊端,不僅國內統一大市場困難重重,而且區域市場的統一障礙也不少。因此,注重區域經濟的規劃和定位,通過協調區域經濟發展,從而為全國統一市場的最終形成掃除障礙,是“十一五”規劃要重點突破的領域,因此將區域規劃列入“十一五”規劃國家宏觀調控的重點內容也就在情理之中。 八、自主創新被提升至新高度 目前,中國已是主要資源消耗量的世界第一大國。國際能源機構預測,從2002年至2030年,全球新增能源需求的21%來自中國。2004年,中國的石油進口依存度接近50%。官方的數據表明,目前中國的外貿依存度已約達70%。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大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發展。但由于缺乏核心技術,缺少自主知識產權,我國仍主要靠廉價勞動力、資源消耗、土地占用和優惠政策贏得競爭優勢,在國際產業分工中仍處于低端位置。有數據顯示,在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中,75%靠技術進步,25%靠能源、原材料和勞動力的投入,而我國的情況恰好相反。我國主要行業的關鍵設備與核心技術基本依賴進口。 當今世界,人類正在經歷一場全球性的科學技術革命。企業的競爭,經濟的發展,綜合國力較量,日益集中地表現在科技競爭方面,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成為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戰略舉措。 早在2004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黨中央就明確提出了“自主創新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的中心環節”的重要論斷;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中,胡錦濤總書記再次提出“要堅持把推動自主創新擺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今年7月25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又強調,把自主創新作為制定“十一五”規劃的著力點。 今年8月份,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就“十一五”規劃專程赴豫贛鄂三省調研,考察的重點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問題。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指出,中國早在“九五”計劃中就明確提出要使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但總體來看至今仍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技術上缺乏自主創新能力。 九、 從體制上尋找治本之源 如果說,上世紀1980年代初實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90年代初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兩次大的體制性改革促進了生產力兩次大飛躍,那么,“十一五”期間的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必將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事業再上一個新臺階。 中央把今年確定為“改革攻堅年”,而綜觀系列改革措施及其內容,不難發現,掃除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成為重點突破口。 4月23日,來自國務院40多個部門和全國4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省會城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發展改革部門(體改辦)以及部分特邀單位參加了在深圳召開的2005年“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其主要任務就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200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意見》。 實踐表明,我國經濟生活中許多矛盾和問題之所以屢屢得不到解決,其深層原因都在于體制機制未能理順。 國家發改委體改司司長范恒山指出,當前改革要認真梳理復雜利益關系,著力解決一些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難題,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十個方面:如何建立健全農民持續增收的機制問題、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體制創新問題、產權多元化格局下保持國有經濟控制力問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無形障礙的克服與有形監督的體系建設問題、地區發展與全國統一大市場構建問題、收入分配體制改革中效率和公平的協調問題、混合所有制經濟格局下政府的有效管理和調控問題、政府職能轉變的體制機制建設問題、在進一步擴大開放中實現自我保護的制度保障問題、經濟體制改革與其他改革的相互銜接問題。 國有企業、壟斷行業、金融、財稅、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等領域的體制性障礙,仍制約著經濟運行效率的提高。“十一五”期間,這些關鍵領域的改革將從體制機制上實現新的突破。 十、 創新發展模式 經過20多年的漸進式改革,中國的改革發展已經進入關鍵時期和攻堅階段。城鄉差距、貧富分化、資源浪費、環境惡化、行政腐敗、效率低下等多年積累的問題開始集中暴露;2003年以來出現的投資過熱問題,使中國舊的發展模式的弊端表露無遺。 “十一五”規劃的出臺,將標志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的全面轉型,也是對新發展模式的整體嘗試。 “經濟的增長不等于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不等于社會的進步,增長不是發展的目的而是發展的手段”的新觀念,將在十一五規劃中首次得到鮮明體現。 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以人為本,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循環經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等,將成為“十一五”規劃的戰略目標,這些關鍵詞所做的描述也正是新發展模式所涵蓋的核心內容。 十一、走出“摸石頭過河”階段 從“一五”到“十五”50多年來,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的發展走過了一條不斷摸索、不斷嘗試的道路,照鄧小平的話說,就是“摸著石頭過河”。 “十一五規劃”可以說是在繼承創新過去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在一個相對成熟和較為完善的發展與改革理論體系下進行的更為明確的實踐。 “十一五規劃”固然是前十個五年計劃的延續,但這五年對中國未來的現代化進程來說極為重要。在2006年起的五年里,中國能否使經濟社會發展步入科學發展的軌道,將決定到2020年能否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以及到本世紀中葉能否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 “十一五規劃”在一定意義上標志著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已開始走出過去“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而找到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時代背景、民心所向的清晰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