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廣東工業老大地位喪失 省長黃華華直言形勢嚴峻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15日 07:58 中國經濟周刊

  能源告急、產業結構升級、主要經濟指標下滑似乎構成了廣東經濟發展到當前的“內憂”與“外患”。如何破除“瓶頸”效應,是廣東省在這個炎熱季節里需要冷靜面對的問題。

  《中國經濟周刊》見習記者陳婧/廣州報道

  外界一度揣測的“珠三角經濟引擎減速”的論調在今年似乎變成了現實。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廣東省經濟運行出現下滑趨勢,七項重要經濟指標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廣東省省長黃華華直言廣東經濟發展“形勢嚴峻”,要求各地“動員一切力量投入到加快發展經濟中去”。

  丟掉排名第一 產業結構惹得禍?

  被譽為“世界制造業基地”的廣東,今年上半年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僅為17.1%,同比回落6個百分點,廣東首次把工業全國第一的位置拱手讓給了山東。

  廣東省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副院長王珺教授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從投資方面來說,除了政府大項目投資具有周期性之外,廣東本地企業,隨著自身發展的需要,也隨著各個地方都出臺了鼓勵投資的政策,粵資外流的情況開始出現。”

  據《中國經濟周刊》了解,長三角,京津塘投資環境和政策的優化對資本的吸納已經形成了分流。而就外貿進出口方面來講,中國經歷了從廣東一個口子到全國多個口子的轉變。隨著沿海城市在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港口的建設,大連、上海等港口城市對于中國外貿作用有了明顯提升,廣東的外貿進出口作用相應也減弱了。

  珠江三角洲地區三個核心城市—廣州、深圳、東莞—的外貿進出口、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出現較大幅度回落或放緩,而江門、梅州等城市,一些重要經濟指標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5月份,廣州引以為豪的三大支柱產業,除汽車制造業比上月增幅提高外,電子產品制造業和石油化工制造業比上月增幅分別回落12.3和5.1個百分點。

  “廣東的產業結構也是一個撓頭的問題。”王珺認為,“大部分還是依靠勞動密集型產業來帶動的,還是在做OEM,門檻很低,很容易模仿,許多地方都可以做。因此,外國很可能認為我們是在傾銷,其實是我們勞動力太過低廉,生產的產品附加值很低,收入自然不會有很大提升。”

  能源瓶頸何時休?

  進入今年7月份,廣東省江門市的一家公司第二次接到了區里的臨時停電通告,宣布全廠“臨時調休”一天。半個小時后,辦公大樓停電,一個小時后,廠房停產。五金生產部和陶瓷生產部,機器的轟鳴戛然而止,抽水馬桶和龍頭的半成品靜止在生產線上寂寞地等待。包裝車間,包裝了一半的產品堆放在工作臺上。只有重點保護對象—窯爐還借助著幾臺發電機的力量熊熊燃燒。在宿舍區,工人們人聲鼎沸。

  “上面說幾個小時之內肯定不會來電了,何時復工等待通知。”員工阿菁有點著急。“本來已經和客戶講好下午發訂單,這下又不知要拖到什么時候了。這兩年來,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雖然客戶都很清楚我們的難處,但還是會對信譽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位于佛山南海的歐神諾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都大元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連連感嘆頭痛:“雖然目前企業的運作基本正常,但能源緊張和燃料價格上漲對于陶瓷的生產成本影響很大,我們已經感受到市場的萎縮。但我們不太希望把成本轉嫁給市場,所以產品沒有漲價。”其實兩年前,都大元就明顯地感覺到能源的壓力。很多工廠也都在做一些低價燃料的節能工作,比如采用煤氣代替汽油燃料。但是,新的問題也隨之產生,“這個技術在成本上下降很多,但對產品質量的影響和環境的影響是負面的。”都大元說。

  “實際上也是一種浪費,但是企業沒有辦法。”都大元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即使恢復電力,其他設備運轉到最佳狀態還有一個過程,質量不穩定的情況就在這個過程中發生,造成產品質量出現問題。”

  據悉,廣東省上半年全社會用電最高負荷4080萬千瓦,創下歷史新高。在珠三角投資的港澳商人對此頗有怨言。珠三角地區工業企業普遍存在開五停二,甚至開四停三的情況。雖然政府已經采取多種措施力圖減緩電力壓力,但對于一個經濟發展大省來說,工業耗電占據了其總需求的大部分,采取錯開用電的方法只能緩解一時之需,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除了電力不足之外,石油供應也在這時候“雪上加霜”。廣州石化工作人員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目前廣州90、93號油的供應非常緊張。8月8日以前,一些非中石油、中石化的加油站出現了斷油現象,即使是中石油、中石化旗下的加油站也非常緊缺。”

  據了解,從8月8日開始,中石油、中石化增加8萬噸汽油供應廣東市場。中石化總部已明確表示,將于近期再增加對廣東資源配置5萬噸,優先安排珠三角重點大城市尤其是脫銷比較嚴重的地市的供應。

  但這還是解不了廣東全省的燃“油”之急。

  廣東聯邦家私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我們感受最明顯的是油價上漲對于運輸成本的影響非常大。因為我們集團生產的家具體量比較大,去年運輸費用上升了30%,今年大概也不會低于這個數。”

  鷹牌控股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鐘應洲也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達了同樣的擔憂:“成本上升,直接用油成本上升,包裝材料、運輸成本上升,是企業最大的難題”。

  據了解,隨著能源成本的上升,已經造成了佛山陶瓷企業利潤的大幅度下降,有消息稱在2005年的新一輪能源危機中,廣東佛山數以百計的小企業選擇關門大吉。

  “有品牌的企業都感到壓力很大,對于一些雜牌的企業而言,就斷然難以承受了。”鐘應洲說到:“迄今為止,我們只能加強節能,增加油的燃燒值,減少熱能的浪費。我們正和有關科研機構進行協商,建立研發中心,增加產品的合理利潤空間。”

  “珠三角拐點”兌現?

  外界一度揣測的“珠三角經濟引擎減速”的論調在今年似乎變成了現實。廣東省經濟的發展軌跡究竟就此形成拐點,還是稍做修整而后以一個更快的斜率上揚,沒有人能給出確切的答案。

  王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經濟學中有個微效曲線,從研發、生產、銷售這三個領域來說,生產加工領域的附加值最低,利潤最小,而廣東原有的產業結構正是處在從事生產加工這一附加值最低、利潤最小的部分,從未來發展來看并非久長之計。”在廣東省的“十一五”計劃中,產業創新成為重點,目的是為了使廣東的整體產業結構實現升級,通過高新技術來推動向高附加值的產業轉型。

  曾經因《深圳,你被誰拋棄》一文而飽受質疑的深圳似乎走出了“詛咒”。據2004年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深圳實現生產總值3422.8億元,其中僅高新區的年產值就已經突破了1000億元。以深圳華為、中興、朗科、海王為代表的一批擁有自主創新核心技術已經發展成為上市公司,進軍國際市場。

  2005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長路甬祥在深圳接受采訪時曾寄語:“深圳將引領中國自主創新潮流。”

  在廣東省另一端,粵北國家級貧困縣乳源縣同樣在為“可持續發展”的課題煞費苦心。“乳源有著國家級自然保護和40萬立方米的水源儲備。”乳源縣副縣長文建平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早在2001年,我們就提倡要建立‘綠色經濟’,在廣東省其他地區大建工廠的時候,我們抵御住發展高污染工業和房地產的誘惑,就是為了保存這一片原生態的寶貴資源。”據了解,在乳源的發展規劃里,電子行業、旅游業和綠色食品制造業成為未來的支柱產業。

  在“起吊機”經濟和“兩頭在外”的經濟模式不再奏效的時候,這種“綠色經濟”模式能否引領廣東可持續發展?


  愛問(iAsk.com)廣東 相關網頁約17,379,396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愛問 iAsk.com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