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特稿:為了數千萬農民工的權益清欠(3)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1日 22:05 新華網 | ||||||||
建立長效機制,任重而道遠 2005年春節前夕,春運中的一種新現象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元旦剛過,就有大批農民工開始返鄉,比常年提早20天左右。據專家分析,出現這一現象的重要因素,就是各地加大
正是持之以恒的清欠行動替千千萬萬農民工討回了工資,也討回了公道。但不可否認的是,清欠一年后的今天,并不是每一位農民工都能按時足額拿到屬于自己的工資。實際上,2004年不能按期支付農民工工資的現象仍時有發生,一些農民工拿不到工資、討要工資時被打傷的報道也時常見諸媒體。 “清欠不可能一蹴而就。這是一場攻堅戰,越到后面難度越大。”專家認為,一些地方政府工程項目欠款還款難度很大;部分地方匆匆上馬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帶來的影響并沒完全消除;還有相當一部分屬于企業行為,缺乏信用,惡意拖欠。這一切均有可能使拖欠的工程款難以兌現,最后把問題轉嫁到農民工身上。此外,勞動用工不規范的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農民工處于弱勢地位,更使農民工頻繁遭遇勞資糾紛時無力維護自身的權益。在建筑法執法檢查報告掀起清欠行動一年后,建設部主動向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匯報落實執法檢查后的整改情況。許多委員在肯定成績后指出,當前清欠工作不能估計過高。有關部門不僅要解決當前緊迫的問題,還要特別重視建立長效機制。 農民工進城務工是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的重要途徑,既為城市建設、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也有利于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改善農村生活。一百元錢對于城里人來說也許算不上什么,但對于農民工來說有的相當一個月的生活費。維護農民工的權益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不是權宜之計。從機制著手,是從根本上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最終的長效辦法。天津建立農民工工資卡制度,上海建立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四川建立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制度……這些制度探索和做法有效地防止了拖欠的產生。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今年將繼續通過行政、法律、市場等多種手段,防止產生新的拖欠;同時通過勞務派遣等方式規范農民工用工制度,明確各方對農民工工資支付的責任,提高工資糾紛調解仲裁的質量和效率,努力從源頭去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 清欠行動取得的成績,并沒有讓始終關注這一問題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有絲毫的松懈,他們思考得更深的是如何運用立法和監督的手段,通過法律措施和制度建設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據了解,全國人大常委會已將制訂勞動合同法列入2005年的立法計劃,并將建筑法修改列入立法規劃。同時在今年還將就勞動法貫徹實施情況進行檢查,持之以恒地關注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不只與農民工的切身權益息息相關,也關乎社會的公平正義,關乎和諧社會的建立。相信經過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務院的高度關注,全國各地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農民工最基本的權益將得到更好地維護,浮現在他們臉上的笑容將更加燦爛。(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