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不欲剝離儲蓄業務 郵儲銀行今年組建不易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7日 07:52 中國青年報 | |||||||||
記者 郭永剛 本報北京1月26日電 1月25日北京一家媒體報道稱,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該會2005年工作會議上說,今年,將根據國務院關于郵政體制改革的統一部署,組建郵政儲蓄銀行,并將其納入銀行監管體系
就此,記者采訪了國家郵政局新聞處有關人士,得到的回復是他們并不了解今年是否組建郵政儲蓄銀行。該局一位負責業務咨詢的工作人員也說,組建郵政儲蓄銀行,涉及到郵政體制改革,需由國務院拍板,不是央行或銀監會一個部門所能決定的。“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接到任何正式通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認為,成立郵政儲蓄銀行是郵政改革的目標。但這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不是一兩年能解決的。 轉存利差已成央行巨大負擔 郵政儲蓄是央行于1986年推動設立的。其吸收的存款多數來自農村地區(約占總額的65%)。這些存款被轉存到央行,央行支付轉存利率,而該利率遠高于郵政儲蓄系統支付儲戶的利率。兩者之間的利差,就是郵政儲蓄的利潤。 由于郵政儲蓄可以坐享巨大的無風險利差收入,各地郵政儲蓄網點紛紛采取變相加息、擅自增設分支機構等不公平競爭手段吸收存款,導致大量資金流入郵政儲蓄系統。這些違規做法引起了各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的普遍不滿。 資料顯示,自1996年至2002年央行連續8次降息,但郵政儲蓄的轉存利率仍遠高于同期商業銀行交存央行的準備金利率。與此同時,郵政儲蓄存款余額每年卻以1400億元左右的速度增長,央行暗補的金額也在不斷增加。僅2002年,央行就向郵政儲蓄支付了180億元的轉存利息。 在199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央行首次提出通過組建郵政儲蓄銀行來解決轉存政策所帶來的各類問題。但是,由于種種原因,該方案最終擱淺。 據介紹,目前郵政儲蓄系統擁有3.15萬家分支機構和2.5億儲戶,存款余額已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占儲蓄總額9%以上,規模僅次于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和農業銀行,位居第五。 巴曙松分析,郵政儲蓄系統之所以應被改制為“銀行”,是因為該系統完全能借助其固有的優勢,自負盈虧,實現企業化運作,而無需依靠政府補貼。巴曙松說,根據初步制訂的改革方案,郵政儲蓄未來的改革方向是“狹窄業務銀行”,即郵政儲蓄吸引的存款只能用來購買流動性好和安全性高的政府債券或其等價物,而不是從事風險較高的貸款業務。 中國社科院金融中心主任易憲容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認為,目前郵政儲匯局還不具備為個人客戶和企業客戶提供服務所需的管理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應將其改造成為其他金融機構提供貸款服務的批發銀行,其密集的柜臺網點也可變成投資基金和保險公司的銷售網絡。 郵儲銀行會在今年組建嗎 銀監會在2005年工作會議簡報中說,新的一年里,要“抓緊實施郵政儲蓄體制改革”。據稱,這是郵政儲蓄銀行熱議七八年后得到的首次明確表態。 但郵政儲蓄銀行會在今年組建嗎?“根據我以前與央行、國家郵政局方面的接觸判斷,說今年要組建郵政儲蓄銀行,為時尚早。”巴曙松表示,郵政儲蓄銀行的組建,是郵政儲蓄改革的一部分,而改革需要分兩步走。 第一步是將郵政普遍服務和郵政儲蓄業務剝離開,先分賬核算,再并賬補虧。第二步才是在條件成熟時,成立由郵政控股的儲蓄銀行,完全獨立核算,而普遍服務的虧損由財政明補。 依目前的情勢來看,郵政儲蓄改革要想最終獲得成功,必須與郵政改革聯動進行。但在郵政和電信分家之后,來自財政的補貼到2003年已經停止,郵政普遍服務的虧損只能靠郵政儲蓄等暗補。在未找到有效補虧辦法前,郵政儲蓄不可能與郵政徹底分家。 “兩者未徹底分家前,根本談不上組建郵政儲蓄銀行。”巴曙松說。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稱,郵政儲匯局不能提供貸款,也不允許吸納公司存款,沒有任何商業銀行的從業經驗,“不可能一夜之間變成一家商業銀行”。 北京郵政客戶服務中心11185的一位工作人員也說,目前他們還沒有收到任何書面通知。“而如果今年組建郵政儲蓄銀行,我們會在第一時間接到通知。”該工作人員強調,無論怎么改,儲戶的利益都不會受到影響。 郵儲銀行應承擔什么職能 “郵證儲蓄銀行是否要辦成商業銀行,值得探討。我們需要的不是多一個普通的國有商業銀行,而是一個能夠向不發達地區和偏遠的農村地區提供普遍性金融服務的金融機構。”巴曙松提醒。 巴曙松介紹,鑒于郵政儲蓄的轉存利息支付已成為中國人民銀行的巨大財務負擔,央行決定,自2003年8月1日起,郵政儲蓄新增存款轉存央行部分,一律按照金融機構準備金存款利率1.89%計息。現在一年期儲蓄存款利率為1.98%,如果郵政儲蓄把吸收的公眾存款轉存央行,不但得不到任何利潤,而且還要倒貼0.09%的利差。 此舉意味著郵政儲蓄今后每年新增的1400多億元儲蓄存款必須自謀出路。 據報道,劉明康在銀監會2005年工作會議上說,與之前只存不貸的郵政儲蓄所相比,新成立的郵政儲蓄銀行應與其他商業銀行一樣,經營存款和貸款業務。只有這樣,才能把從農村地區吸收的資金以貸款形式發放到農村,在農村等相對貧困地區形成合理的資金流,激活當地經濟。 中國社科院金融中心主任易憲容稱,郵政儲蓄銀行能為農村信用合作社提供貸款,從而對解決農村金融問題產生潛在的積極影響。 “此前,郵政儲蓄一直被稱為‘抽水機’,即從農村吸收的存款,最后通過央行被貸到城市。”巴曙松說,即使將來能像商業銀行一樣經營貸款業務,郵政儲蓄銀行也會選擇償還能力強的城市放貸,而不是農村。 “不能采取行政手段,強迫郵政儲蓄銀行向農村地區提供貸款。”巴曙松認為,應該運用市場的手段。國外的“社區再投資法案”可以借鑒。 該法案規定,從本地籌來的資金,如果用在當地,可以獲得減免稅等優惠措施。 因何“懸而未決” 有報道稱,從上世紀90年代央行向國務院遞交申請至今,“成立郵政儲蓄銀行”一直懸而未決。這是因為,郵政儲蓄是整個郵政的盈利大戶,占郵政收益的30%左右,將其剝離出來,對整個郵政的影響巨大,來自郵政力保郵政儲蓄不分離的力量依然強勁。 “如果郵政態度強硬,成立郵政儲蓄銀行的進程就會很慢。”一位分析人士稱。 而巴曙松則認為,郵政體制改革一直在一步步地進行。2003年央行對郵政儲蓄轉存利率的改革,就是其中一步。此后,郵政儲蓄機構的金融功能也得到了明確。 國家郵政局郵政儲匯局一位官員1月21日也說:“郵政儲蓄系統的改革已在進行。它將來會變成‘郵政儲蓄銀行’。”該官員表示,國務院、央行和國家發改委都在關注這一問題。 相關專題:聚焦郵政儲蓄銀行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