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官員政績考核之變背后的城市走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2日 08:59 人民網-華東新聞 | |||||||||
□本報記者 吳焰 為什么就是湖州? 許多人至今仍然不解:全國都對GDP論英雄進行反思,為什么政績考核改革會在湖州先行推開?
按照當時的湖州市委書記楊仁爭在不同場合的表白,主要是因為:現行政績考核存有種種弊端,“GDP成了‘一俊遮百丑’的硬指標”。 直接促使湖州下定決心摒棄GDP指標的,是2003年的非典事件。農村醫療衛生體系的薄弱在非典中暴露出來,楊仁爭當年接受媒體訪問時坦言:農民醫療生活水平的落后不能說和GDP考核有關系,但決策者應該把眼光放到社會的全面協調上來,特別是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 這固然可以解釋湖州先行的背景。但是,嚴格地說,這樣的現象與想法不獨湖州有。 為什么由楊仁爭來開這個頭呢? 楊身邊的一些人這樣認為:其實一點兒也不奇怪。這與楊的思路、個性和湖州人性格有關。 去年,有關湖州的報道有兩篇讓人印象深刻。一篇即是全國媒體對湖州考核之變的爭相報道,另一篇,是關于楊仁爭與長三角城市“對表”的現場特寫。這篇《浙江日報》的短文,描寫了一幅典型場景:楊仁爭剛從基層調研回來,一進辦公室就問,“‘表’出來沒有?”工作人員馬上把最新的《長三角城市主要經濟指標》統計表遞給了他。 在長三角16個城市的地方統計局網站上,有關16個城市的各項排名、數據指標的統計,湖州無疑是做得最全、最及時的。表上所列項目,分別為GDP、工業用電量、協議外資、實到外資、財政總收入等12項指標的當月累計數和累計同比增幅。 兩個事件中的楊仁爭,看上去是個自相矛盾體。既淡化GDP,又忙著去比湖州的指標排名。到底哪一張面孔更真實呢? 當地的一位時政記者,因為工作關系,與市委領導接觸較多。在他看來,這種現象并不矛盾。 “其實楊仁爭是一個很重視經濟的人”,他的這個說法得到很多湖州官員的認同。一位干部回憶說,楊仁爭上任伊始,就提出“政府抓稅收,企業抓效益”;湖州考核指標體系中,考利潤不考產值,考規模以上工業,也被視作是“懂行的做法”。 楊仁爭帶有一口濃重的臺州口音,許多湖州官員聽了3年還是覺得不太好懂。楊也不善言辭,不過,跟他接觸過的人評價說,楊書記比較“親民”。 這就引出了湖州率先改革的另一種重要解釋:楊仁爭提出通過淡化GDP、增加生態保護、社會和諧發展等指標,實際上也是順應了湖州的“市情民意”———湖州人性格平和,講求生活質量,一位老湖州舉例說,拿婚宴擺酒席來說,別的地方都只有一次,而湖州的風俗是要擺兩次的。 當“親民”的楊仁爭遇到性格平和、講求生活質量、居住環境的湖州人,再加上全國對GDP崇拜開始反思,于是,一獲悉中央有意對干部政績考核作出新的評價體系時,楊仁爭立即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這場考核之變,也便從最意想不到的湖州,率先拉開了序幕。 追趕與追求 如果把考評體系的指標設計看作是對官員政績觀的導向,那么,這場指標體系調整的背后,或許也包含著湖州市委、市政府對城市的定位與設計。 去年,在湖州高調提出“淡化GDP”時,外界有種輿論,認為湖州是因為“拼不過就放棄”。當時湖州人很不服氣,還屢屢反駁。 一年過去,許多觀點趨于平和、理性。正如一位研究學者所說:就算是拼不過就放棄,也不失為一種智慧的選擇。 湖州目前的地位的確很尷尬。歷史上的湖州相當風光,但是轉瞬之間,太湖周邊地區,蘇南迅速崛起,這幾年,嘉興也奮起直追,擺脫了傳統農業社會,迅速嬗變為工業文明。湖州因此黯然失色。 自1997年至今,在長三角16城市每年的橫向比較中,湖州的人均經濟指標排名靠前,但經濟總量及GDP增幅均相對靠后。2003年,湖州市的GDP達488.97億元,增幅為14.8%。在包括上海、蘇杭、寧波在內的長三角16個重點城市中,總量名列倒數第二,僅僅高于舟山。增幅則列第10位。 這樣的排名很令湖州人尷尬。更令他們壓力重重的,是連“倒數第二”之位恐怕都要難保———連島工程的建設,長三角港口經濟、船運中心的推進,可以預計,舟山作為港口城市的地位及功能將會面臨一個重大發展機遇。湖州會不會在長三角城市群中墊底? 可以想見,湖州的確有些著急。但是,幾年下來,湖州在經濟發展上還是難以找到可以跨越式發展的突破口。與長三角大大小小的其他城市相比,湖州顯然不再具備多少個性化的優勢,反而是在基礎設施的同質化下,湖州無論是產業能級、投資環境,還是人力儲備、旅游資源,呈現出了劣勢。 在這種尷尬中,湖州叫響了一個口號:“從苕溪時代走向太湖時代”,希望進一步融入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經濟圈中。 在長三角所有城市中,湖州是“接軌上海”各項活動中最積極的成員之一。今年11月中旬,湖州又成立了“服務上海世博會工作辦公室”,這在長三角城市群中還是首家。 顯然,湖州希望與上海、與世博會的接軌,能成為湖州的一個重要機遇。 但機遇面前,能拼過周邊城市嗎?在湖州政府官員中,有一種說法:“積極創造機遇,但不要一廂情愿。” 也正是在這樣的心態中,對湖州的功能定位、城市追求,有了一些雖顯模糊但較新的思考。 湖州市委一位學者型官員坦言,湖州能成為第二個蘇州固然好,但是,一個健康、持續發展的長三角,也許并不需要16個城市都是蘇州,而恰恰需要另一個富有個性的美麗湖州。比如,它小橋流水,它安居樂業,它和諧自然。 這位官員認為,楊仁爭力倡的干部考核之變,某種程度上,既是“拼不過”經濟總量與速度后的被動選擇,也是湖州對“個性城市”的主動追求。 但是他同時也擔心:沒有一定的GDP增長速度,這種“和諧”會不會依然只是“一廂情愿”。湖州恐怕還會被急速發展的長三角城市群“邊緣化”。 從上世紀90年代起,幾乎在湖州的每一輪“解放思想大討論”中,有關湖州的發展之路,都是熱議關鍵。每一次“大討論”后似乎找到了方向,但之后幾年,又是茫然。 新的目標會誕生新的評價體系? 楊仁爭作出了自己的探索,比楊仁爭年輕、上任即表示要接好楊仁爭“接力棒”的徐福寧,會把湖州徹底帶出尷尬處境嗎? 徐福寧履新前是寧波市委副書記。寧波這幾年的發展相當引人注目。在一些全國性網站論壇上,常見寧波人把家鄉的街景拍了照片上傳,無比自豪地夸耀。從寧波走來的徐福寧,會否把一些寧波經驗帶進湖州呢? 上任伊始,徐福寧即馬不停蹄地對轄內各區域及相關部門進行調研。節奏相當快。顯然,徐希望能盡快熟悉這個他早年插過幾年隊的地方,并且盡快“融入湖州”,成為“257萬湖州人中的一分子”。 徐在調研過程中的一些公開見諸媒體的講話,雖然聽上去很謹慎,很多人還是從中嗅出了一些味道:新書記看來相當重視先進制造業,指出它是“縮小與先進地區差距的重要途徑”,要求“放到經濟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 另一些參加了徐書記座談時講話的人感慨:書記對湖州發展的緊迫感、危機感相當強烈,一再提醒明年壓力會更大。 但是,一個以傳統工業為主的城市,究竟靠什么去實現“先進制造業基地”? 12月13日,徐福寧在市經委《工業經濟情況及明年工作思路匯報》批示道:“我市的工業經濟要把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作為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湖州的生態條件、區位優勢、潛在的人才資源(上海、杭州等),完全有可能在高新技術產業的領域里明確自身的定位,實現與周邊城市的錯位發展。這件事要認真謀劃,要有一定的力度,要一抓到底。” 湖州究竟會走向何方?也許,2005年的湖州干部考核評價體系中,人們還會繼續有新發現。 《華東新聞》 (2004年12月22日 第六版)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