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之前央行加息 閃電加息背后調控壓力倒逼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30日 10:18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何華峰 孫銘 李振華 吳雨珊 北京時間10月28日晚上6點13分,一則消息令全球金融市場的很多人士至少同時錯愕了30秒鐘。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九年來首度加息。 具體內容為:一年期貸款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5.31%上調到5.58%,其他各檔次貸款利率也作了相應調整,中長期貸款利率上調幅度大于短期;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1.98%上調到2.25%,中長期存款利率上調幅度大于短期。 與此同時,進一步放寬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并允許存款利率下浮。 “(中國)在一個不為人注意的時機,以一個平緩的動作,傳達出強烈的政策信號。”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陶冬說。 閃電加息背后 這次加息令很多人大吃一驚。 此前官方關于加息的最新表態來自于央行行長周小川。他在10月初出席G7會議時明確表示,當前利率應該保持穩定為妥。 那么,到底是什么使央行在短時間內態度大逆轉? 一位接近決策層的人士透露,一個月前,國務院傳來的消息是,調息一事暫不考慮,待今年春節前研究一下再定。而最近這一個月國務院態度的變化,主要有賴于央行的努力以及許多專家學者的極力呼吁。他進一步透露,事實上,各部門對調息的態度很不相同,央行主張直接調節利率基點,銀監會主張逐步放開利率管制,建立起由市場決定利率的機制,還有的部委主張在放開貸款利率的同時,適度擴大存款利率的下浮空間,所有這些意見經過爭論和通盤考慮之后,最后形成了現在的方案。“存款利率下浮其實只是象征性的,在現在這種負利率條件下,不會有哪個金融機構下調存款利率,但是利率市場化的步伐就慢慢邁出來了。”該人士說。 實際上,本次調息是人民銀行既定的改革內容,只是來遲了五六年。一位央行人士透露,早在1995年11月,人民銀行就制定了利率改革的方案,方案主要包括三個步驟:第一步,是在1996年1月把銀行內部的利率管制取消,即取消對同業拆借的管制,第二步是準備用三五年的時間取消貸款利率管制,第三步是放開存款利率管制。但現在,央行用了整整9年才邁出第二步。 調控壓力倒逼 “9月份的宏觀經濟數據,改變了高層對宏觀經濟走勢的看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位人士認為。 按照原來政府部門的設想,從9月份開始,物價水平將開始出現明顯回落,但9月份國家統計局宏觀經濟數據出來之后,情況卻并非如此。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9月份,居民消費物價水平同比上漲5.2%,已經連續4個月超過警戒線水平。 9月份之前,當國家統計局公布CPI數據時,更愿意以翹尾因素解釋。6、7、8三個月CPI上漲5.0%、5.3%和5.3%,其中翹尾因素為3.9%、4.5%和3.7%。但根據非公開的數據,9月份CPI翹尾因素比重正在減小,降為2.6%。這說明新的價格上漲因素正成為推動CPI持續走高的動力。另外,從扣除食品價格影響后的核心CPI數據看,8月份上漲1%,比7月份提高了0.2個百分點,到9月份再次擴大到1.3%,比8月份又提高了0.3個百分點。 “由于CPI是經濟運行的一個滯后指標,其時滯約在1-2年間,因此今年上半年投資和經濟高增長可能帶來2005年年中通貨膨脹率的進一步上升。”全國人大財經委經濟室張雪松研究員說。 另外,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上漲,在9月份達到一個新的水平,比8月擴大了1.5個百分點,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壓力正在加大。同時,由于政府公共品煤、電、油、運供求緊張局面依然,公共服務品價格繼續上調將難以避免。而原油價格上漲對中國經濟影響的之后作用將在未來數月內釋放。而居民收入增長和消費的趨旺都成為未來通脹的新壓力。 另一方面,固定資產投資在近幾個月處于波動狀態。4月份政府部門采取了嚴格調控措施,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在6月份一度回落到18.3%的水平,但到了7月份這一增長幅度再次抬高到了31%的水平,在8月份又下降到26.3%的水平,不過到9月份又回升到29.9%的水平。 在10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總理溫家寶也強調“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仍然偏大”。 央行負責人對本次加息也給出了正式說法:“本次上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是為了進一步鞏固宏觀調控成果,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進一步發揮經濟手段在資源配置和宏觀調控中的作用。” 利率回歸正常化 陶冬認為,中國政府傳達出兩個信號,一是利率回歸正常化,二是調控手段更趨市場化。而“這也是此次加息的實質意義所在”。 中國政府今年4月開始宏觀調控,開始沒有用利率手段,而是主要依賴行政手段,尤其是信貸緊縮和限制土地供給。 行政手段確保了宏觀調控第一階段的成功。第二季度各項宏觀經濟指針出現明顯回落,經濟實現軟著陸的可能性大增。 但是在7-8月份,宏觀經濟數據中卻出現一些矛盾的信號,令人擔心。雖然這兩個月的工業生產、零售和出口,都顯現經濟在往軟著陸的方向走,但銀行信貸指針與固定資產投資的數據卻出現背離。 一方面,銀行貸款出現明顯下降,連續三個月M2都低于人民銀行的目標值,另一方面,固定資產投資在第二季短暫調整后,7月和8月出現反彈,新項目的數量顯著上升。如果按信貸數據看,經濟是放慢了,但如果按投資數字看,經濟是重新加速了。 摩根大通的研究報告指出,這反映了政策的矛盾性。政府一方面想控制投資和壓制信貸,但另一方面,實際利率是負的,負利率會極大地促進固定資產投資的積極性。所以利率正常化勢在必行。 在這一過程中,中國政府發現,中國經濟對利率并不象想象中那么不敏感。一個有力的證據是,雖然就業和公司利潤增長不錯,但銀行存款的數字──公司和居民──已經明顯下降,可能進入私人領域。這顯示中國的存戶意識到了負利率對存款價值的侵蝕,其中可能有一部分進入消費領域,但還是有相當部分進入了固定投資領域。 金融出現了“脫媒”現象。即有些資金不再進入銀行體系,而是在銀行體外循環。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的陶冬估計,今年7-8月,大約有1000億-1400億的民間資金流入固定資產投資領域。 JP摩根的月度固定資產投資報告顯示,2004年的頭8個月,銀行貸款的比重下降至20.4%,而自籌資金的比重上升。 黑市資金在沒有監管的銀行體外循環是相當危險的。摩根大通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龔方雄警言,這很可能引起新的一輪三角債。十年前,中國政府曾經花了巨大的資源來解決三角債問題。 陶冬的歸納是,經濟對宏觀調控的行政手段出現抗藥性。在這樣的情況下,要確保宏觀調控目標的實現,采用市場化的加息手段,讓利率回歸正常化,勢在必行。 摩根大通的研究報告還認為,相較行政手段,加息還有一個好處,即行政手段導致大的國企和有關系的公司受到保護,而私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受到的打擊最大。加息則可以避免這個問題。 利率市場化破題 “這次加息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與利率市場化改革結合起來,而且首次啟動了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王召博士分析說。 央行在宣布加息的同時,進一步放寬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金融機構?不含城鄉信用社?的貸款利率原則上不再設定上限,貸款利率下浮幅度不變,貸款利率下限仍為基準利率的0.9倍。對金融競爭環境尚不完善的城鄉信用社,貸款利率仍實行上限管理,最高上浮系數為貸款基準利率的2.3倍,貸款利率下浮幅度不變。以調整后的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5.58%?為例,城鄉信用社可以在5.02%-12.83%的區間內自主確定貸款利率。 本次上調利率也同時宣布了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正式破題。央行允許存款利率下浮,即金融機構對其吸收的人民幣存款利率,可在不超過各檔次存款基準利率的范圍內浮動。但存款利率不能上浮。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所長李揚說,“目前央行對利率的控制是‘存款管上限,貸款管下限,'。因為利率完全市場化后,有可能出現存貸差縮小,銀行盈利空間也就相應縮小。所以現在利率改革還不能一步到位,給大家一個緩沖的過程。” 王召認為,這次擴大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范圍,實際有放松信貸的意圖。加息的同時放松信貸,是一種比較合理的政策配合。 步入新一輪加息周期? 本報訪問的幾家國際投資銀行均表示,預計今后一段時間還會陸續出臺加息措施,但并不是經濟緊縮,而是有助于政府達到宏觀調控目標。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說,“這并不意味著政府會改變宏觀調控目標,我們相信,GDP的增長目標依然是8%-9%,通脹3%-4%。唯一的區別是政府有了更好的工具來達到目標。” 陶冬說,“這不會改變我們總體的對中國經濟的看法和預期。我們依然預期,2004年GDP增長9.3%,2005年6.9%,2006年7.5%。” 分析師們還認為,有了利率這樣市場化的工具,中國經濟軟著陸的目標反而更易達成。 馬駿預計,未來12個月,還會有2-3次加息,總計幅度為50-75個基點。 JP摩根預計,到2005年底,一年期流動資金貸款利率再加90個基點。明年的通脹是3%。 高盛中國經濟學家梁紅則預計,未來三個月,中國還會加一次息,幅度與這一次相同。 陶冬則預期,在未來的12-18個月,利率還會調升200-300個基點。 房地產業風口浪尖 前述央行人士認為,“加息后最應該引起關注的是房地產業。”他舉了一個例子,前段時間有關部門去江蘇調研時發現,南京市一些過去不愿出售、對市場價格持樂觀態度的高檔樓盤已相繼掛牌,但目前售價已低于一兩月前的掛牌價,有甚者居然每平米跌落了1000元。他分析:“當前的房地產市場是靠需求帶動起來的,而這個需求又是靠銀行對老百姓發放大量住房按揭貸款推動起來的,老百姓對住房貸款的利率比企業敏感得多,一升息許多人就會減少房地產投資。” 一個共識是,房地產投資是帶動此輪經濟過熱的源頭。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和居民收入的提高,按揭貸款這一金融工具的引入和普及,引起了對房地產的巨大需求,引發一輪房地產投資熱潮。而因預期人民幣升值,致令熱錢的涌入,負利率,及投機,加劇了這一熱潮。摩根士丹利亞洲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認為,中國現在的房地產泡沫,是歷史上僅見的。 謝國忠認為,房地產部門已經成為阻礙加息的最大的利益集團。 陶冬認為,“一系列的加息會如何影響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地產市場價格會如何對加息作出反應,及隨之對于消費者情緒的影響,將會決定經濟會是硬著陸還是軟著陸。” “我們傾向于相信,雖然許多地產發展商將會受到影響,但在政府的扶持下,房地產價格只會溫和調整。地產價格急跌的可能性是20%-30%,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經濟增長將會受很大的打擊。不過迄今,我們主要的預期是,投資硬著陸,GDP增長軟著陸,私人消費沒有著陸。”他說。 匯率動靜之辯 利率動了,匯率會不會動?可謂見仁見智。 此前,關于宏觀調控的手段,學者們在爭論中逐漸形成了幾種方案,一是先調匯率,保持利率穩定;二是先調利率,保持匯率穩定;三是利率和匯率同時動,擴大兩者的浮動范圍,使兩者都通過市場機制達到均衡。 顯然,目前決策層選擇的先調利率而保持匯率穩定的方案,但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也不會擱置時間太長。近日,有關部門負責人都談到要進一步加快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 龔方雄認為,調整匯率的可能性,因加息而加大了,未來3-6個月,動的可能性很大。因為政府現在開始使用市場化手段,自然會考慮匯率。而現在油價太高,如果不調匯率,中國老是以便宜的出口換取昂貴的進口。 而陶冬則認為,加息不會影響人民幣升值的時機。從一定意義上說,加息可能令匯率調整的壓力有所減少。 馬駿也認為,此次加息,并不是匯率調整的前奏。利率工具會比匯率工具用起來順手,近期中國政府會用利率取得經濟穩定。在這一過程中,為匯率調整做一些基礎性工作。 而梁紅預計,加息不會改變匯率變動的可能性,也不會改變匯率的必須性。我們一直認為,加息與升值是解決中國經濟過熱最有效的方式,在加息周期中升值,可以減少利率上升的幅度。 相關專題: 早前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