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行使用人權:國企“60歲老帥”誰走誰留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01日 07:53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汪生科 上海報道 華源周玉成的酸甜苦辣 2004年7月份,中國華源集團迎來了自己的12周年紀念。與以往不同的是,公司掌門人、華源集團董事長周玉成在紀念會上做了一次深情演說。
周在演說中回顧了12年創業的艱辛,說“個中甘苦若非親身參與其間者很難體會每有得失也惟有共同奮斗的人才最能領會其中的酸甜苦辣”。 12年前,周以紡織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的身份,南下上海,以一個七八人的團隊創下了中國華源集團。以當時1.1億的注冊資本,滾到如今過百億的凈資產。華源也成為中國最大的醫藥集團、最大的紡織集團。 周今年已經59歲了。 業內有周要退休的傳言。 不過,傳言被華源堅決地否認了。從華源得到證實的是,周的兩位老搭檔:集團副董事長盧繼延、副總裁馬國富已經明確,要從現在的位置上退下來。盧和馬比周要大一兩歲。 但傳言也有它的邏輯:國資委今年對央企領導人頻頻出招,用的就是60歲這個理由。遠的有三九趙新先、長城王之,近處則有三大航空集團同時換帥。 國資委的正式說法是,三人是因為到了年齡而退休。 民航業內人士分析,眼下正是建國以來民航發展環境最好的時候。在這個時候更換三大航空掌門,正是時候。按照民航業特性,不能在安全形勢不好的時候換人,也不能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換人。 國資委的用人話語權 其實,國資委組建后,國企老總換人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國資委的一份材料顯示,截至今年4月份,國資委已經對27戶中央企業的近百名中央企業領導人員進行了職務調整。 中國恒天集團就屬早期的換帥之列。據該集團人士介紹,國資委成立后不久,調了中石化監事會主席王天凱當恒天集團的總經理。王來了之后,集團公司管理權力大了很多,而此前,“集團總公司對下面4個公司沒什么影響力”。 中國恒天集團公司是1998年9月政府與企業脫鉤時,由原國家紡織工業局所屬的中國紡織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紡織工業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公司等組建而成的由國資委監管的國有獨資大型企業集團。目前,集團有子公司9家;三級全資及控股企業51家。截至2003年底,恒天集團總資產150億,凈資產54億。 只不過三九趙新先退隱后,國資委60歲換人才被公眾所熟知、放大。趙等人在業界地位顯赫,他們的退位,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國資委成立一年后,在用人上取得了相當的話語權。 眾所周知的是,國資委成立的時候,全部吸收了當時的中央企業工委。中央企業工委的前身則是中央大企業工委,成立于1998年7月,為中共中央派出機構。其職責是專門負責對中央管理的國有企業黨的工作、領導班子和監管工作實行統一管理。 吸收企業工委后,國資委在管企業領導人上,主要是企業領導人員管理一局、管理二局。 企業領導人員管理一局、二局主要職責是:承擔對所監管企業領導人員的考察工作并提出任免建議;考察推薦董事、監事及獨立董事人選;探索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企業領導人員考核、評價和選任方式;研究擬訂向國有控股和參股公司派出國有股權代表的工作方案。 國資委監管的180多家企業里面,有53家是部級企業,一局主要是管理這53家企業。而53家企業一把手(黨委書記、總經理)則是中組部在管,一局主要管的是一把手之外的領導成員。 知情者說,這53家企業雖然是兩家在管,但這兩家人員互相都比較熟悉。因為國資委企業領導人員管理一局組成人員,主要是原中組部企業局原班人馬,如原中組部企業局局長王勇出任國資委副主任、黨組成員,管企業領導人員一局和二局;而中組部管這53家企業的,也是中組部下面的企業局。 又比如,上海市委組織部部長兼任上海市國資委黨委書記,在人事問題上顯然有更集中的話語權。 管企業不同于管黨政干部,國資委企業領導人員管理一局顯然也認識到了這個問題。今年4月份該局的一份總結報告就說,“局里反復強調要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某些固有觀念中解放出來,從過去基本套用黨政干部模式的習慣做法中解放出來。” 具體地說,管理理念,由過去只管班子管干部轉變為與委內各廳局密切配合,使管人與管資產、管事相結合;管理方式,由過去相對封閉管理逐步轉變為國資委作為出資人整體的、開放式管理;管理目標,由過去對企業領導班子只有原則要求轉變為以國有資產經營目標為基礎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建設。 內部人控制難題 國資委成立一年多以來,在管人、管事、管資產上,管人占了工作的重頭。先是在全球招聘幾大國企副總,接著出臺業績考核制度,國資委的意圖非常明顯:就是要按國資委副主任李毅中說的,建立“出資人決定董事會、監事會成員,董事會選聘高級經營管理者,經營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權,內部競爭上崗,外部公開招聘”的用人機制。 據一位原在國務院稽查特派員總署任職的人士介紹,隨著“放權讓利”、“兩權分離”為肇始的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有了越來越大的自主權。由于這些企業不存在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對經營者有效監督的機制,導致內部人控制嚴重。 而中央180多家企業里面,真正建立起完備的現代企業制度的不到10家。 “內部人控制的典型特點,就是行政上的‘超強控制’和產權上的‘超弱控制’。它使經營者既可以利用產權約束不力損害委托人的利益,又可以利用行政上的控制為自己的行為尋找借口,以逃避責任。”上述人士說。 也正是考慮到對經營者監督的迫切性,從1998年開始,國家出臺了稽查特派員制度,2000年,稽查特派員制度演變為國有企業監事會制度,目的都是為了強化對國企領導人的監督。 國資委成立后,從體制上理順了中央企業的管理關系,在國有企業里建立董事會成為其中的一項重大舉措。董事會顯然從制度上,能夠溶蝕國企內部人控制問題。董事、監事人選則由國資委管理,國資委可以通過董事會來牽制一把手的“一言堂”問題。 國資委監管的180多家企業,李榮融多次說過有很多企業產業重疊,并說要進行同類合并。但目前這一塊進展并不如意。其中的“關鍵”,就在于國資委不掌握資本收益權。而資產收益、重大決策、選擇管理者,是出資人的三大權能。 國資委一位人士介紹說,1990年代以后,國家實行利改稅,中央企業的利潤一直沒有收上來。 國資委組建前,中央企業管資產這一塊是由財政部管,國資委和財政部的關系目前尚需厘清。 該人士分析,國資委手上沒錢,就不掌握話語權。他舉例說,中央在北京的企業要兼并重組,就要安置分流職工。而這些分流職工一般會比照北京當地職工安置標準,北京市的企業可以找政府要錢,而中央企業找誰要錢呢。 手上沒錢,迫使國資委只能進行存量調整,在現有基礎上做些加加減減,對增量這一塊,國資委顯然還無能為力。 不過,有確切的消息表明,國資委目前正在著手準備把下面企業的利潤收上來進行再投資,但這一塊情況復雜,目前還處于課題研究階段。“有了錢之后,才好做資本預算,才好管事。”上述人士說。 國企老帥們的算盤 對一些國企老帥來說,在企業里如何進退,是國資委在當前人事調整上最棘手的難題。一方面,有些企業是這些老帥一手做大的,功勛卓著,也威權日隆;另一方面,由于年齡等原因,已經形成思維定勢,對公司發展難有超越和突破。 當初參與設計國資委機構的國資專家張卓元說,國企老帥退休問題,當時并沒有太多研究。 從已有的一些案例表明,國資委采用了退休的方式,實際也呼應了黨政領導干部管理機制:副部級60歲退休,正部級65歲退休。 但國資委一位人士認為,60歲退休,只是一個技術手段問題。像中糧的周明臣、寶鋼謝企華雖然年屆60,但在業內頗有“風頭正勁”之勢。華源周玉成,近年來在醫藥市場上一系列漂亮并購動作,行事重劍無鋒,更顯老辣。 記者分別致電中糧和寶鋼,其辦公室人員均表示沒有周、謝退出的跡象。 而國資委企業領導人管理一局有關人士早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說,“一般”是60歲退休,具體還要看能否找到合適的接班人。 最近寶鋼整體上市,業內分析一個邏輯為:集團公司被股份公司整體收購后,謝企華就可以由集團公司改任股份公司的董事長。而按《公司法》規定,謝在股份公司董事長任上至少還有2年時間。當然,目前記者并不能證實這種說法。 國資改革專家張文魁證實,正在進行的《公司法》修改草案規定,允許股份有限公司回購5%股份用于獎勵公司員工。 如果此條能夠通過,顯然破解了目前國企老帥退休的困局。因為目前企業整體上市并不止寶鋼,“華源這一兩年正在全力做上海醫藥的整體上市。”該集團一位人士說。 (本報記者丁玲、莫菲對此文亦有貢獻)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