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以為高學歷就可以高枕無憂、捧穩“鐵飯碗”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至少在深圳是如此。如今,深圳高學歷失業者比比皆是,揣著大學文憑在人才市場上屢屢碰壁者更不稀罕。
據來自深圳市勞動局失業科的統計數據顯示:2000年12月31日,深圳大專以上學歷登記失業人數為2869人,研究生僅2人。但到了2001年5月9日,全市城鎮登記失業人員中,大專以上學歷的失業人員總數達到3157人,占失業人員總數的12.34%。這些數字還未包括那些沒有在勞動部門登記失業、但正在找工作的“隱性失業者”。
更發人深省的是,深圳近年來一方面是大學生失業呈增長趨勢,另一方面卻是中級工以上的技能型人才基本沒有失業現象。常常是中級工失業后一般很快就能找到工作,而大學生失業后,有的卻長時間找不到工作。據統計,大學文憑的失業人員的再就業率僅有20%,而其他人員的再就業率達到了75%。
近年來,深圳市勞動局每年都組織企業到外地招聘技能型人才,但是今年不這樣了。企業反映:“每年到外地招聘高級技工,如同去‘搶’一樣,但還是挖不到,招技術工人尤其是高級技工太難了!”1998年以來,深圳市逐年調進高級技工人數分別為75人、79人、74人。目前,深圳的技能型人才占全市勞動力的總量是比較少的,高級技工所占比例僅有5.1%,缺口達1.3萬人。而在國外,高級工的比例日本是25%,美國更是高達35%!難怪有企業老板對市勞動局局長余暉鴻說:“我們不缺資金、場地和技術,但是我們缺少高級工!因此,雖有技術,高質量的產品也很難做出來。”
對于這一高學歷者失業增多、技能型人才供不應求的現象,深圳市勞動局余暉鴻局長和其他有關專業人士認為,在市場經濟環境日趨成熟的情況下,高學歷人群失業率增加是一種趨勢。因為市場經濟講究要以最小的成本換取最大的價值。而高學歷者一般對工資待遇、工作環境都要求比較高,他們中的許多人往往缺少實際操作技能,有些專業又不對口。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用人單位將會逐漸拋棄過去重學歷、輕能力的觀念,并將考察和錄取人才的重點放在人才可以為本單位創造什么樣的價值上。
余暉鴻認為,高學歷人群失業率逐年增多,提出了許多令人深思的問題。其中一個問題就是高等教育的教材和教學內容必須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盡快改革。據了解,目前有些大學生和研究生的教材還停留在70年代的水平,知識陳舊老化,灌輸概念和原理多,實際操作能力的課程幾乎是空白。這種教育模式培養出來的畢業生,企業最初對他們寄予了很高期望,但一段時間后,由于很難適應環境,往往還不如一些技校畢業的中級技能型人才實用,因此這些人被淘汰下崗就不奇怪了。
深圳市勞動局就業處的李應強副處長舉了一個例子,他的一位朋友在深圳一家單位的辦公室工作,這個辦公室的7人中有5人是本科畢業,2名打字員中還有一位是大專生。這些人專業都不對口,學歷雖然高,但并不適應辦公室的工作。辦公室的日常工作都比較瑣碎,由于自認為是“高級人才”,因此,不屑于去干這些瑣碎工作。單位領導解決問題的最終辦法就是不要讓“高級人才”太密集,讓他們其中的一部分走人,以便使人才結構趨于合理。李應強說,最近這位朋友已經悄悄地來找過他,打聽失業后重新找工作要辦哪些手續。
余暉鴻認為,大學生不等于就是人才。就學歷和技能比,技能對企業的作用更重要。深圳需求量最大的就是高級技能型人才。而這個問題恰恰在深圳最突出。深圳高級技能型人才的比例只占5%,低于北京的5.5%,上海的5.7%,更遠遠低于美國的35%。余局長還向記者透露了一個信息:深圳每年到內地招聘高級技能工越來越困難。
有關專業人士還分析指出:隨著中國近年來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尤其是高校招生考試不再受年齡限制,我國高學歷人群的失業問題會越來越突出。因為高校擴招了,并不意味著就業市場也擴大了。2000年我國的高等教育招生規模是460多萬,2001年還要繼續擴招,而就業市場的容納量并沒有水漲船高,所以從長遠來看,我國高學歷人群的失業率上升將是一種必然趨勢。(易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