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銅市研究 > 正文
 

銅市牛氣沖天即從中國因素開始必將以其結束(2)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0日 01:11 經易期貨

  3、中國因素尤其是中國消費因素仍然是全球關注的交點,中國需求按照有條不紊的增長方式運行。

  中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已成定局,在全球化貿易進程中,中國對精銅的需求胃口和國內供應缺口的依賴性(礦產量的增長是幾乎可以忽略的,冶煉產能會大幅增長但是仍然不能彌補國內需求)依然是相當嚴重,這種量化落差一旦成為現實,商品牛市周期的延續論點必將成為可能,而這種被量化的邏輯也可以解釋為大循環理論(Super Cycle)。如下圖所示。

  中國銅的產量與消費量增長趨勢圖

   銅市牛氣沖天即從中國因素開始必將以其結束(2)

中國銅的產量與消費量增長趨勢圖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4、買賣雙方的搏弈導致銅價格強勢是出現“異常”,主要就是因為中國參與競爭的結果。

  這一階段可以看到LME升貼水的大幅波動,無論是94-95年住友囤積現貨還是96-97年強勢反抽的市場中,存在這樣的類比特征都可以說明問題的重要性:

  價格的高點未必對應著庫存的低點,甚至于可以相信庫存低點不一定對應價格的絕對高點,但是牛市的終結或熊市末期的開始不一定必須要是伴隨著交易所庫存的增加或減少。

  通常意義上,升貼水的大幅上揚會吸引顯性庫存的釋放或轉移成為隱性庫存,而使得交易所庫存擺脫下跌帶來的威脅。而一旦把這些觀點放到目前的市場中時,大家必須要意識到這種情況的存在,升貼水的高企至少截至目前并未有效阻止交易所庫存的增加,高點是否已經產生不是眼下主要評估的目的,而市場已經轉勢的特征和預兆并不成熟。

   銅市牛氣沖天即從中國因素開始必將以其結束(2)

銅現貨每日升貼水走勢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目前,市場行為的種種跡象表明,雖然已經進入消費淡季,高升水/歐美現貨溢價低迷,開始催生出主力多頭的逃跑念頭。這些和交易所庫存的增加形成極大的悖離。隱性庫存的建立和持有是必然的,而在市場5月初和12月底的大幅攀升中這些庫存始終沒有有效釋放飴盡,這意味著價格上漲的風險依然沒有終結,或者更準確地確定尚未出現安全的拋空機會已經來到。對于判斷是否確立轉勢,需要看到升貼水的上漲吸引顯性庫存的大量增加或者價格的下跌刺激顯性庫存的增加給予的必要條件。一個很有可能的時間周期會發生于2006年3月中的消費旺季,即所謂的宏觀調控周期的到來,最有可能的轉勢標志就是“風險事件結果”的出現,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轉換。

  5、SHFE與LME和COMEX市場價格落差結構出現輪換變化

  對于滬銅市場來講,現如今已經不再簡單地成為倫敦市場報價的影子了,上海相對LME和COMEX價格的變化對市場價格的影響力度也在增加,這不僅是心理層面的影響,更通過跨市套利交易商以及基于相對投資者參與的實際進出口貿易活動來體現并且得到套現認可。正因如此,才招致國際基金,利用龐大的資金實力,一路推動銅價連創新高,狙擊中國資金,換言之,如果說角色調換一下,中國資金一路做多,銅價格未必會出現2005年的漲幅,有可能會下跌。原因在于資本市場是一種與對手搏弈的市場,只要抓住對方要害,便可以“出奇制勝”。金屬市場近十幾年以來就是東西方長期利益對決較量的過程,2002~2005年的超級牛市就是取代“1995年的日本參與證明其話語權”的集中膨脹表現。中國市場中的投機力量已經通過套利商的活動信息,在無形當中直接將自身缺陷敞口于國際市場,同時不乏存在對入市對手的認知不足。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缺乏對國際利益集團(也就是不明身份的對沖基金)的操作手法的了解和認識。孫子兵法中有句經典名言最能函蓋問題的嚴重性:那就是只有作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在換個角度透過簡單的價差變化關系來解析一下銅市,也可以反應出LME市場中的中國交易商一部分主流觀點和心態的滯后性,在一定的階段這種變化會打破LME市場力量的均衡。因此,通過相對市場結構的變化可以透視出市場行為變化以及逆轉的信息素。

  SHFE與LME市場價格落差結構

   銅市牛氣沖天即從中國因素開始必將以其結束(2)

SHFE與LME市場價格落差結構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3、倫敦期權交易的變化特征

  倫敦的期權市場是一個重要的風險控制工具,它反應了市場自身對價格風險的一種預判。自從進入牛市以來,尚未看到某個月份的期權宣告日能夠有大量的看跌期權得以通過。目前期權市場從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的分布特征來看,瘋狂的暴漲市場已經開始對價格下跌風險給予謹慎關注,進入市場變化的特征除了看漲/看跌期權頭寸分布上偏向于后者以外,還需要價格確認看跌期權的得以通過。

   銅市牛氣沖天即從中國因素開始必將以其結束(2)

期權報價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在國內,由于沒有期權市場,在同國際炒家對決搏弈投資的競賽中,缺乏協同作戰和必要的保護性工具,而顯得投資者呈現一盤散沙的局面,有些力不從心。因而變得非常被動。

  對于中國大部分投資者來講,期貨市場的游戲規則了解和把握能力尚存在許多不足和缺陷,象期權這類的“新玩意”,還只是停留在理論認之階段,真正有實際操作者卻寥寥無幾,在與國際主要基金進行正面挑戰的搏弈中,弱點和缺陷暴露無疑,難于“出奇制勝”。銅價的超級牛市足以得到非常深刻的結論。即便是國內主要機構進行角色轉換選擇買入作多,可能另一個“住友事件”的發生難以避免,原因在于這不僅僅是由于中國的強大需求和崛起造成的結果,更重要的是威脅到了他們的利益而展開的一場實力與智慧的搏弈較量。值得深思的是近十年幾來,一些重大的“風險事件”大都是由“期權”交易所引發出來的。因此,在期權的選擇和運用上應當慎重為宜。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