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迎的論述從現代企業理論出發,強調企業剩余索取權和控制權對稱安排的重要性。國企改革的出路是民營化,將企業中的國有資本變成債權、非國有資本變成股權。
林毅夫認為國有企業私有化后,所有者利用政策性負擔為借口尋租的積極性會更高,效率會更低。改革的起點應在于剝離戰略性政策負擔和社會性政策負擔,以硬化預算約束,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林毅夫的主張非常明確:討論的重點不應該是“政府要不要干預”,而是哪一種政府干預能夠真正促進經濟發展,哪一種干預會失敗。政府協調,有可能失敗,但是沒有政府協調更失敗。
小凱認為英美的共和憲政是最好的體制,所以,為了推行共和憲政,認為美國出兵伊拉克是值得支持的。 林毅夫:歐洲有許多國家沒有采行英美的憲政體制,發展水平、社會公平、政府清廉等高于英美,小凱認為英美共和憲政是最優制度安排的看法只是理想條件下的臆想,在現實中是站不住腳的。
小凱主張在轉型過程中先難后易,先推行共和憲政的改革,并推行休克療法一次性地把各種扭曲消除掉,等建設完理想的制度體制再來發展經濟才能避免“后發劣勢”。蘇聯東歐的國家不僅沒有中國經濟的穩定和快速發展,而出現于中國的腐敗和收入分配不均的問題同樣存在,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張維迎是純粹的理論分析,融合了奧地利經濟學派與英國古典經濟學,堅持方法論的個人主義。張的觀點與當年支持“后發劣勢”的楊小凱如出一轍,他從洛克《政府論》的立場出發,以法治和財產保護為切入口,倡導憲政與公民權利,以此制約有可能變成魔鬼的政府。他反對經濟學、經濟學家成為效率的工具,提倡保障人的權利,要讓人因發展而獲得更多的自由,而不是相反。
林毅夫的新結構主義經濟學的方法論有點類似于德國的歷史學派。歷史學派也稱庸俗經濟學派,它強調經濟發展的歷史性和國民經濟的有機體現,代表德國產業資本的利益,對抗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當然,林的新結構主義絕不等同于歷史學派,他所理解的新結構主義是供給學派、凱恩斯需求管理及國家主義的混合產物。林深諳國情,但卻過度追逐效率,忽視人的基本權利。理論方法和歷史方法需要結合在一起。單純的理論分析或歷史分析,都不足以把握復雜的現實。
林張之爭,就是歐肯所說的,經濟秩序與經濟過程之別。事實上,林毅夫并不完全否認法治、產權的重要性;張維迎也不主張政府不確立經濟秩序,實行完全的自由放任。如此看來,兩者還是有交集的。
但是,兩人的弱點也比較明顯,尤其是林毅夫。林高度重視經濟過程,卻忽視經濟秩序。這在當年他與楊小凱論戰的論文中彰顯得淋漓盡致:由于發展階段、文化傳統等路徑依賴的因素的影響,發展中國家的制度創新和發達國家的制度比起來,可能非驢非馬,也可能隨著經濟基礎的進一步提高,需要在將來被揚棄,但只要能推進經濟的發展,就是好的制度。
而張維迎則認為“大量的事實證明,政府無論怎么做都不可能做得更好”,儼然一副“政府不僅不能解決問題,自身反而成了問題”的立場。事實上,除了建立自由、法治的框架及財產的有效保護,政府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