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書評:目標與意義 誰更重要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6日 04:20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舒小昀 等譯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7年5月出版 ⊙采 薇 人們為何參加政治活動?或者說,民主意味著什么? 談及這個問題,以往總會把它歸類為一個純粹政治學科問題,人們已經習慣從“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的城邦”來開始論述。但是隨著上世紀經濟學帝國主義的流行,公共選擇理論目前已經對民主機制有了長足研究。對于民主的解釋,經濟學與社會學的路徑一直是涇渭分明,但是其中的分野在哪呢?是否存在融合的可能性? 布萊恩·巴利作為一名世界級的政治哲學家, 盡管已經有《政治的論證》、《正義諸理論》等大作行世,但面對社會學與經濟學交叉縱橫的謎園,也跟所有人一樣困惑,他動手來回應這一問題的最終結晶,便是這本《社會學家、經濟學家和民主》。他在書中分別考察了經濟學與社會學對于民主理論的不同分析框架,梳理了兩者的歷史傳承與內在聯系,詮釋了民主在不同學科鏡頭前不同的姿態。這本書雖然不算學術出版物,但是幾十年來,卻一直在論文以及專著中得到廣泛引用,成為新經典。 時代在變,進入二十世紀之后,隨著核武器,新興國家,大眾媒體的出現,信息劇增,而這一切,也為經濟學的公共選擇理論上場準備了時機。公共選擇學派的創始人布坎南和塔洛克曾經坦言,公共選擇學派的研究方法與領域“簡單地說,是將經濟學應用于政治科學,公共選擇的主題就是政治科學的主題,即國家理論、投票規則、投票者行為、黨派政治學、官方政治等等”。 眾所周知,經濟學的傳統基于理性人假設,所以經濟人理性地追求目標,目標與手段也可以分離。是否參與集體政治行動對于經濟學家來說亦是一個理性行為,一切取決于選擇性激勵,任何參與者都會追問付出的邊際效益,人們參加政治的運動的經濟動機引發的成本收益分析范式成為研究的重點。政治決議產生的公共物品,由于不存在唯一參與者,最大收益者的付出與回報往往不成比例。一個例子可以說明公共物品的參與度與收益的理性決策過程。如果一個決議產生的總收益是1000元,一個潛在收益者甲能夠得到100元,其他90人只能得到10元。那么甲會認為即使沒有其他人合作,付出25元推動這個決定也是物有所值,但是其他的人則不一定愿意付出2.5元來博取收益———除非他們認為2.5元可以實現10元的收益。 在巴利看來,經濟學的理論屬于不證自明的、經濟的、機械的、數學的式的理論,他們往往將現實簡化為模型,直接而又效率,因此也存在適用性的邊界,理論與現實的吻合度始終無法完全證明,比如對于民族認同等就不能完全導入經濟學框架。 沒有一種理論可以壟斷對現象的解釋,有別于上訴經濟式的民主理論被歸為社會學路徑,屬于“發散的、社會學的、有機的和文學的理論”。由于研究假設甚至前提方法不同,經濟學與社會學兩種方法從提問開始就分道揚鑣,結果也自然各持一端。 從霍布斯經典的自然狀態的叢林開始,政治學家就一直致力于解決“每一個人對每個人的戰爭”,他們對于民主理論的研究則關注于界定民主概念本身,賦予民主一種高尚的價值觀,或者說意識形態,其中美國社會學大師帕森斯堪稱個中典型。帕森斯著眼于“社會秩序何以形成”,他拒絕霍布斯式的威權答案,認為社會秩序受建立在共同價值觀之上的內在規范制約,而民主制度則提供了穩定的可能性,隱含一種終極的意義。 經濟學脫胎于十九世紀政治經濟學,而經濟學與政治學的糾葛沖突,甚至可以追溯到那個年代的兩個最為矛盾先鋒人物:文學家柯勒律治和哲學家邊沁。邊沁代表了功利主義的思潮,而柯勒律治則代表了德國式的浪漫主義,兩人都對當世以及后世影響甚深。羅素認為邊沁的學說,與其說是哲學文學上的,不如說是政治上的,而在今天看來,柯勒律治也是如此。 哲學家穆勒天才地預見到兩人的時代意義,在《論邊沁與柯勒律治》中曾深層次解讀與對比兩人。他說,邊沁對人類事務的錯綜復雜視而不見到盲目的程度,但因此能夠敏銳地顯示社會和政治生活的組織機構中的效率低下和不公正。同時,柯勒律治無視現代社會的積極因素,但卻能夠展示自由和民主的政治生活依靠的所需要的共同的價值和社會紐帶。而布賴恩·巴利則指出經濟學與社會學路徑背后實際都存在某種意識形態,也因此各自存在難以兩全的局限性。 哲人嘗云,把部分真理當作全部真理是最大的謬誤,那么,經濟學與社會學兩種研究路徑如果能夠最終融合,是否算兩全其美呢?或者說,目標與意義,誰更重要?布賴恩·巴利沒有給出確定性的答案,但是他認為妥協精神在此并不適當。面對一個蕪雜多態的現實世界,“更多同樣的理論,但更符合實情”無疑將成為最好的出路,這也更符合幸福本源的定義。也許,我們無法影響當下,但是根據博弈論的觀點,我們現在對于民主理論任何選擇都最終將決定我們最后的現實。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