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書評:史學中的思想 感情和趣味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8日 14:14 《財經》雜志
□徐友漁/文 讀雷頤的書不純粹是讀史,而是會不斷產生撫今追昔,從歷史中找到鑰匙的感覺 雷頤在他的《歷史的裂縫》一書的跋中引證法國著名歷史學家馬克布洛赫的話說:“歷史學以人類的活動為特定對象,它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千姿百態,令人消魂,因此它比其他學科更能激發人的想象力。” 這是他所心儀的治史境界,所以,此書一脫人們習見的縝密考據、反復辯難的面貌,集思想性、感情與趣味于一身,以隨筆的形式,在對中國近代重大事件娓娓道來的同時,讓人切身體會到歷史的嚴峻與鮮活,人性在巨大考驗面前的偉大、渺小或者惶恐掙扎。這是一本讓人身臨其境的書,也是讓人面對現實浮想聯翩的書。 它的思想性在于,作者在研究歷史時帶著強烈的、深刻的當下意識,這種問題意識決定了它的境界和風貌。作者研究中國近代史貫穿了一條紅線,即探究中國人在面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時,在尋找國強民富的現代化之路時,是放眼世界向前看,還是因循守舊,是抓住機遇,還是錯失良機。雖然歷經改朝換代,但我們今天面對的問題與困局,在性質上與晚清以來的問題與困局常常具有相似性和可比性。所以,讀雷頤的書不純粹是讀史,而是會不斷產生撫今追昔,從歷史中找到鑰匙的感覺。 這本書還充滿感情,因為作者對歷史人物充滿感情,對歷史現象、事件中折射的中國的命運充滿感情。基于這種感情,作者對于所論列的種種人物,不論是執掌中樞、權傾一時的皇親貴胄、封疆大吏,還是諍諍敢言、大義忘私的知識分子,都表現出一種同情性的理解。歷史因為人的活動而有生命,歷史人物因為其抱負、局限、雄心和私心得到同情理解和公正描寫而栩栩如生。在雷頤的筆下,歷史不是冷冰冰的過去。 作者不但把歷史變成故事,而且顯示了高明的講故事的本領。復雜的政治背景、人事關系,三言兩語就交代得清清楚楚,歷史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有著墨不多但準確的刻畫。作者尤其善于在看似不經意的描述中像文學作品般烘托氣氛。 比如,在本書開首篇“曾趙之辯:清王朝到底還能撐多久”中,我們分明能看到一幅這樣的畫面:戎馬倥傯之際、日理萬機之余,曾國藩居然與下級議論起清王朝是否氣數已盡的問題。幕僚盡抖“黑話”,主子步步進逼,剖析之精準,思想之大膽到位,既充滿張力,又極具快感,這是我們在讀《三國演義》中“煮酒論英雄”和“隆中對”時曾經體會過的。 論到近代史及其人物,李鴻章是繞不過去的。長期以來,李的形象在人們心目中已成定勢:與洋人打交道時步步退讓,專干賣國喪權之事。改革開放中,“當代李鴻章”的帽子也飛舞過,并且嚇退了不少人。但是,說李鴻章等于腐敗無能、等于賣國,實在是昧于歷史的偏見。當時的上層人物中,李恐怕是最了解情勢,最有切實辦法改變中國被動挨打局面的人。當然,他也不放過機會撈取私利和擴大權勢。書中對李鴻章的舊官僚習氣有生動刻畫,但對他的深謀遠慮、苦心孤詣,以老練、圓滑的手段推動變革圖強大業,更有翔實敘述。 李鴻章首先是舊官僚,舊體制的弊病和陋習在他身上有明顯表現。1896年5月,李鴻章出使俄國,參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李在會見俄總理大臣維特時,談及莫斯科霍登廣場慶祝集會發生擁擠踩踏、近兩千人死亡的事件。李鴻章問維特是否打算如實稟告沙皇,得到“詳情已經呈報”的回答后,李說:“唉,你們這些當大臣的沒有經驗。譬如我任直隸總督時,我們那里發生了鼠疫,死了數萬人,然而我在向皇帝寫奏章時,一直都稱我們這里太平無事。”對此,維特的評論是:“在這次談話以后我想,我們畢竟走在中國人前頭了。”作者聯系到中國在“薩斯”期間的瞞報,議論了中國傳統深厚的官場文化和“潛規則”,進而論及中國的民主與法治建設。 “鐵路與政爭”一文則反映了李鴻章的另一面。鐵路的重要不言而喻,但守舊派以“祖宗成法”為由百般阻擾,李鴻章使盡渾身解數,不論是指使他人上書,還是疏通朝廷權貴,或是親自出馬上奏,都被頑固派否定。最后,李鴻章在自己的地盤內打“擦邊球”,找出“運煤”這個不關乎意識形態方針大計的小理由,終于促成由海軍衙門辦理修路。不過,當李想擴大戰果,把鐵路修到天津、北京一帶時,卻遭到頑固派的拼死反對。 論戰方酣之際,另一洋務派大員張之洞提出方案,主張避開京畿要地,改修腹省干路,這個計劃得以通過,但明顯具有限制北洋系勢力擴張的含義,李高興不起來,態度消極。之后,由于日、俄威脅加劇,李終于得到修建關東鐵路的機會。李的盤算、等待功力由此可見一斑。不過,在甲午戰爭前夜,清政府決定挪用經費給慈禧太后祝壽,山海關到沈陽的主要部分鐵路竟被迫停建! 這種種曲折,反映了當時新舊思想之間、中央與地方之間、各政治派別之間的利益博弈與糾纏,遠非以前“愛國-賣國”、“革命-反動”的簡單說辭所能解悟。- 《歷史的裂縫》,參見本刊2007年第12期“本刊6月薦書”。本文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