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盛廣耀:城市經濟學前沿問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8日 12:52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
盛廣耀 一、城市產業結構問題 城市產業結構是城市經濟研究的核心理論問題,不同的學者從各個視角分別對城市產業結構進行了研究。 有學者認為,城市產業的形成過程與社會生產力和社會分工的細化過程密切相關。在古代城市階段,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建立在農業基礎之上,城市產業主要是為農業產品交換服務的商業、手工業,產業結構比較單一;在近代城市階段,工業化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產業結構日趨復雜,第二產業成為城市經濟的支柱;到了現代城市階段,特別是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城市中“硬”的物質財富生產越來越讓位于“軟”的信息財富的生產,城市經濟結構進入了以第三產業為主的新階段。由此可以看出,城市經濟的發展依賴于合理的產業結構帶來的強大動力。而主導產業是城市產業結構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 有學者認為,從事商品生產的工業是現代城市的基本產業之一。輕紡工業經原材料工業,向機械加工和組裝工業,再向高技術工業發展,是現代城市工業演進的一般過程。這一過程的實質是城市工業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發展,從事商品交換的服務業是城市的又一基本產業。 有學者指出,產業結構高度化是各城市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所出現的共同趨勢。產業結構高度化表現為產業結構的知識集約化和經濟服務化,使得產業具有更高的附加價值。產業結構的高度化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產業結構的重化工業化;第二階段是高加工度化階段;第三階段是知識技術高度密集化階段。伴隨著產業結構高度化,產業結構的成長開始突破工業社會的框架,實現向“后工業社會”的產業結構轉變。今后的趨向將是信息化過程取代工業化過程。 有學者指出,城市可持續發展對產業結構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4個方面:(1)產業結構合理化;(2)產業結構高度化;(3)產業結構能夠發揮資源比較優勢;(4)發展環保產業。而這里的資源比較優勢,他們認為資本和技術占優勢的國家,就應主要發展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勞動力占優勢的國家,則主要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并且資源的比較優勢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資源比較優勢的變化,產業結構的類型也應該相應發生變化。 二、城市住宅市場 近年來,國內翻譯和引進了國外房地產市場分析理論和教材,并編寫了一些高校的房地產市場營銷教材,推動了我國住房市場細分的理論和實證研究。其中鄭華較早地將西方房地產分析理論和方法與中國市場情況相結合,并且在中國住宅市場細分方法和案例方面作了較好的研究。國內學者張紅等翻譯了國外的房地產市場分析著作,比較詳細地介紹了國外住宅市場細分的理論、方法和案例,為提高我國相關研究水平做出了貢獻。葉劍平、姚玲珍等編著的《房地產市場營銷》,引入了市場細分理論,介紹了市場細分的標準、方法等。 由于統計數據的缺乏,中國城鎮住宅市場細分的實證研究還不是很多。現有成果主要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從理論上探討中國住宅市場和西方的不同,相應地分析了影響住房消費的制度、社會經濟、文化因素等。如盧衛分析了中國居住文化的發展特點:重購輕租,重儲慎貸,重建輕管,守望相助,輕個體重人際關系,入鄉隨俗,安土重遷等。易成棟的論文從理論上分析了制度變遷和中國城鎮家庭住房選擇的關系,指出制度變遷導致了家庭住房選擇行為的重大變化,并且家庭住房選擇存在較大的地區差異,還系統分析了住房類型和住戶社會經濟特征之間的對應關系。但是總體研究還很少。二是從理論上研究住宅市場細分的標準、細分方法,并且得到相應的細分結果。如張建坤、顧志明等,曾燕、李鹿嘉等從理論上探討了中國城鎮住宅市場細分的標準,顧志明等還根據市場供應標準分析了住宅市場細分結果。 目前,中國城鎮住宅市場細分研究還存在以下不足:(1)中國家庭住房消費受到了經濟轉型和傳統文化的影響,具有不同于其他國家的特征。而有關研究多從理論上探討細分標準,從理論上分析中國居民住房消費行為的獨特性很少;(2)市場細分標準,多采用單一因素標準;(3)從細分方法來看,多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類分析法,而很少采用其他的分析方法,例如對應分析法和響應分析法(多元離散選擇模型方法),后兩者能更好地驗證市場細分結果;(4)市場細分結果比較粗略,需要更深入的細分結果。 三、城市群體空間研究 城市群體空間的發展問題,是城市科學研究的熱點和前沿問題。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不斷涌現的城市群體化現象促使人們對城市空間的研究不得不由個體走向群體,從而開拓了城市研究的新領域———城市群體空間研究。 國外文獻中涉及城市群體空間的詞匯較多,我國學者借鑒了西方相關城市(鎮)群體空間的理論與概念,也提出了一系列基于中文語境的相關理論概念,如“都市連綿區”、“都市區”、城市群、城市(鎮)密集區、都市經濟圈、都市圈、組合城市等。在《國家“十五”規劃綱要》中使用的是“城鎮密集區”,《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中使用的是“城市群”,但所指稱是相同的城市空間地域。 現代意義上的城市群體空間研究的開拓者為法國地理學家戈特曼。1957年,他在細致考察了美國東北海岸三個世紀以來的城市發展后發表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名論文《大都市帶:東北海岸的城市化》,首次提出了“megalopolis”這一嶄新的城市群體空間概念。1980年代初,丁洪俊、寧越敏以“巨大都市帶”的觀點引入了戈德曼大都市帶理論。之后,周一星針對中西方城市化的具體差異,提出了都市連綿區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群體空間結構概念,并初步揭示了它的形成機制。1992年,崔功豪結合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實證研究,將城市群體結構劃分為3種類型:城市區域、城市群組和巨大都市帶。姚士謀在對國內幾大城鎮密集區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出版了《中國城市群》一書,對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遼中南等幾大城市群作了描述性的介紹,成為國內第一部以城市群為研究對象的專著。國內最近幾年出版的關于城市群空間研究的主要著作是姚士謀的《中國城市群》(第二版)以及張京祥的《城鎮群體空間組合》,前者在第一版的基礎上對城市群的發展演變規律作了深入的探索;后者則從“圈域”與“區域”兩個層面對城鎮群體空間進行了深入研究與剖析,從經濟、社會、生態、空間整合發展角度提出了群體空間組合的規律。 近年來,國內對城市群空間的研究廣泛開展起來,其中大量涉及對城市群的地域界定、社會經濟特征描述、模式演進、動力機制分析以及先進管理模式探討等多方面的研究內容。然而,從復合視角對城市群空間進行的研究則較為缺乏。近年來,國內學者對經濟全球化與信息化對城市群空間的影響表現出極大的關注,亦有一些學者研究了世界城市體系對中國城市群的影響。在研究理論上,國內學者主要使用城市化及空間集聚———擴散理論來闡釋城市群空間發展機理。研究方法上,國內仍主要以定性研究為主,但也有少數學者在定量研究方面做出了嘗試,較為典型的是張宇星對城市群形態的空間分形研究以及羅震東與張京祥對大都市區域空間集聚———碎化的測度。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