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李亞:民營經濟改革三十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7日 08:55 中國經濟時報
-十七大前改革難點縱橫談(19) -李亞 民營經濟改革四階段 統計數據表明,盡管民營經濟占用社會資源的比重僅有三分之一,但對GDP增長的貢獻已經占到三分之二。 從民營改革30年的發展歷程來看,我國采取的發展民營經濟的改革措施大多帶有一定程度的被動性。從民營經濟總體來看,其發展歷程可分為四個階段(解放前存而不論,改革開放前一直處于壓制狀態,也不做考慮): 第一階段,1978年至1987年,起步階段,民營經濟開始茁壯成長,鄉鎮企業異軍突起。 1978年,當時的計劃經濟已經難以為繼,主要原因是存在兩大難題:日常必需品(含糧食)短缺和嚴重的勞動力過剩(知青返城使這一問題更加惡化)。為了解決這兩大難題,國家在實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同時,開始允許個體經濟(個體工商戶)發展,雇工超過7人的則稱為私營企業。這一時期民營經濟的發展活躍了市場,增加了供給,擴大了就業。 第二階段,1988年至1991年,徘徊發展階段。這一時期,相當一部分純私營企業被迫變身為“股份合作制”,來保護自己,部分地方政府也在引導和鼓勵民營經濟向這個方向發展。 第三階段,1992年至2001年,快速發展階段。鄧小平的南巡講話發表之后,民營經濟迅猛發展,增長速度極快,在此階段,中小企業和民營科技企業受到政策的強有力支持。但在此階段后期,民營經濟發展速度有所放緩。同期,國有經濟民營化有較大發展。 這一階段,發生了東南亞金融危機,使政府認識到依靠國家力量發展大型企業集團的韓日模式實際上有較高的經濟風險,轉而學習美國模式發展中小企業。同時,由于民營經濟的發展較快,機制靈活,直接對國有經濟形成了沖擊,相當一部分中小型國有企業(特別是紡織、食品、家電等行業)在競爭中處于劣勢,虧損嚴重,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不堪重負,財政風險日益高企,甚至影響到銀行(對于部分虧損的國有企業,地方政府指示銀行繼續貸款以維持其生存),于是國有企業民營化在國有中小型企業中開始大規模展開,即改制浪潮(也被稱作“國退民進”)。 第四階段,2002年以后,全面發展階段。中共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必須毫不動搖地支持、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2005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給各地發展民營企業帶來良好的機遇,為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民營企業家的社會地位明顯提高。各地紛紛高調推進民營經濟的發展。民營經濟進入全面發展的新時期。在這一階段,民營經濟與國有經濟、三資經濟的融合滲透以及博弈競爭開始向更高層次發展。 由于民營經濟在稅收貢獻、就業吸納兩大方面都成為第一位重要的所有制成分,國家開始由被動支持民營改革(以往民營改革大多是下邊先開始改革,后來取得中央承認和允許)轉為主動支持民營改革,但由于國有利益集團以及外資利益集團的存在,這一過程并不順利,還存在一些波折,也面臨著一些嚴峻挑戰。 民營經濟改革四大難點 那么,下一步民營改革的問題與難點是什么?我將其總結為四個方面。 (一)觀念問題 現在民營經濟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拐點(即在經濟發展中以民營經濟還是國有經濟抑或外資經濟為基本支撐點的問題),如果跨越了這個拐點,則進入順利發展的慣性軌道,否則,也可能出現完全不一樣的另外一種局面。 1.壟斷行業能否向民營經濟開放,如何開放? 民營經濟對GDP的貢獻和在經濟中所占比重明顯增加,有力地推動了經濟運行機制的市場化進程。作為新的體制因素,民營經濟日益成為推動經濟市場化改革的主要動力。世界各國的發展史都已經證明,在絕大多數領域,民間資本的效率都要高于國有資本,這種效率體現為市場競爭。競爭迫使市場中的經濟主體提高效率,改善管理。通過競爭,民營經濟提高了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率。 因此,允許民營經濟進入壟斷行業,是我國市場化發展的重要一步,一方面可以增加壟斷行業的供給,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競爭降低壟斷行業的成本。 但是,2007年由國資委頒布的新規定(國家絕對控股7個行業,對于軍工、石油和天然氣等重要資源開發以及電網、電信等基礎設施領域的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應保持獨資或絕對控股)實際上已經對2005年國務院頒發的《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文件明確規定,國家將在電力、電信、鐵路、民航、石油等行業和領域,引入競爭機制,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這些壟斷行業和領域)進行了微調。這意味著國資委作為股權所有者,決定加強對這些行業的控制。 因此,壟斷行業的開放將會成為今后民營經濟和國有經濟相互博弈的一個重要領域,在本質上它是一個觀念問題。 2.是否允許民營企業做大做強? 2002年之后,民營經濟發展出現了新的趨勢,在整體上完成了原始積累之后,開始進入資本密集型產業(如基礎設施)、技術密集型產業(如重化工業)和現代服務業(如金融保險業)。這種產業轉型或升級需要外部環境的配合,因為與前期原始積累不同,它需要大量的社會資源(如資金)的進入。 在這一時期,國家實施了宏觀調控,收緊了資金和土地的供應,2006年宏觀調控進行了二次強化。客觀上,宏觀調控對民營經濟的轉型產生了沖擊(雖然它可能不是政府的本意),相當一部分民營大企業在此過程中遇到了困難甚至走向衰落。由于國有經濟不存在轉型問題,因此發展相對較好,有學者稱之為“國進民退”。 因此,對于民營經濟的產業轉型和結構調整,政府應當采取何種態度和政策,將是決定未來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民企原罪問題是否會被追究? 2004年,由于河北省1號文件引發了關于民營企業所謂“原罪”問題的大討論,對于民營企業家而言,這是一個實際存在的問題。它實際上反映的是一個觀念問題:仇富心理。民營企業在早期創業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某些違規行為,本應采取客觀、歷史和科學的態度來看待和評價。一些人將此視為民營企業有“原罪”并進行譴責、批判甚至要求進行追究。這種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某些政策的制定和執行,甚至還影響了某些司法行為。在觀念上如果不能解決如何理性看待和保護財富的問題,民營經濟的發展將會受到阻礙,甚至會引起部分民營企業家轉移資本,導致資本外流。 4.是否允許民營經濟(內資民營經濟,不含外資企業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在比例上占主導地位,即占GDP的比重超過50%? 目前全國工商聯的提法是內資民營經濟在2006年GDP中占49%。上面這個問題實際上不是一個問題,因為隨著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其增速高于國有經濟和外資經濟),在比例上占主導地位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但是,從觀念上明確這一點,有利于正確地引導社會輿論,減輕民營企業家的心理負擔和憂慮,促進民營經濟更健康的發展。 (二)融資問題 民營企業的融資難是一個現實問題。它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銀行融資難、上市難、投資機構少(如風險投資)。民營經濟對經濟增長所做的貢獻與它從金融體系中所獲的金融支持明顯不成比例。 筆者認為,可以針對融資難的三個具體表現從三方面下手解決這一問題: 1.引導地下錢莊“公開化”。從各地民營經濟的發展經驗來看,地下錢莊對于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發揮了明顯的作用,但其地位一定難以得到官方的承認。如果通過政策引導(改限制發展為引導發展),使地下錢莊成為我國金融體系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一方面可以對其加強監管,有效防范金融風險,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為民營經濟提供金融服務。 2.設立OTC市場(英文為Over-the-Counter,即柜臺交易市場)。它可以便利中小企業籌資和擴大證券市場的規模,因為它的標準較低,上市費用也較低。由于國內證券市場上市困難,不少成長性好的中小企業到海外上市,相當一部分就是到海外OTC市場上市。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中最基礎的一個環節(實際上,柜臺交易的出現要早于正式的資本市場),OTC市場有其獨特作用,由于其門檻較低,可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方便快捷的融資渠道。一般而言,在OTC市場上市交易的、表現優秀的上柜公司將來都有機會轉往正式的資本市場上市,從這個角度看,OTC市場可以看做是一個很好的“培訓基地”,可以很好地與滬市、深市對接。 3.大力發展內資的股權投資基金。在銀行融資(需要抵押)和上市融資(門檻較高)都有難度的情況下,資金短缺的民營企業通常會求助于股權融資。天津的渤海產業投資基金(共計200億,首期60.8億)已經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實際上,OTC市場的建立也會有力地推動風險投資業的發展,它們是一種雙向互動的關系,OTC市場是股權投資的一種重要退出渠道。2006年外資投資機構在國內大量收購遇到資金困難的優秀民營企業,這反映了內資投資機構的缺位。目前,國內不缺資金,缺的只是適當的政策開放和政策引導。 (三)國際化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國際化問題日益提上日程。企業國際化過程包括三大階段:產品出口階段、境外市場運作階段、境外資本運作階段。 從目前來看,政府的相關政策主要關注國有大企業的國際化,其基本方向是能源領域,對于國有企業在能源領域的國際投資給予各方面的優惠政策,包括用匯等。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外國政府對中國國有企業的能源投資非常警惕。在這種背景下,由民營企業做先導,以“非能源投資”換取“能源投資”可能是一條重要的戰略思路。因此,我國政府應對民營經濟的國際化給以先導支持,制訂一系列支持政策,改革外匯管理體制,把鼓勵民營企業發展外向型經濟納入國民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中。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規和配套措施,加強政策培訓和人才隊伍建設,支持和幫助工商聯發揮民間外交的優勢,為促進民間國際經貿合作服務。 與此同時,國家要制定政策支持民營企業“境內國際化”,大力吸收國際資本、國際技術、國際化人才以及進行國際經濟合作(如與跨國公司成立合資企業)。這種境內國際化對中小企業“走出去”更具意義。 (四)創業環境問題 創業環境不同于投資環境,良好的創業環境表現為對創業型企業的支持體系。目前各地大多重視投資環境而忽視創業環境,這對中小企業創業已經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各地政府大多重視大企業,希望吸引世界五百強,這種思路必然導致在政策中忽略新創企業,嚴重的甚至導致“外進民退”問題。 實際上,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假定投資量相同,新創企業對本地經濟所做的貢獻要大于引進企業所做的貢獻。另外,沒有龐大的金字塔塔基,其塔尖也是立不住的。因此,政府的正確選擇是改革政府管理體制,重視創業環境建設,提高中小企業的創業成功率,降低其創業成本,最好能在國家層面上設立中小企業總局。如果使投資環境和創業環境并重,實現民營經濟和外資經濟互補共生式的雙贏則是更好的選擇,但操作難度較大。 與這個問題相關的是民營經濟地區不平衡問題,因此,各地區在建設創業環境中也可以采取不同的做法。比如,中西部地區就可以把吸引和承接東部轉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能源資源項目投資作為其創業環境建設的一個重點。 (作者單位:南開大學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民營企業研究室)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