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王一江:當前財政的三大問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2日 11:09 經濟觀察報
王一江 長江商學院教授,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卡爾森學院教授ywang@csom.umn.edu 當前的財政,至少有三大問題,使之不能最有效地促進社會和諧,為經濟與社會的科學發展服務。 問題1:自我膨脹過快。從1993-2005年的13個年份中,國家財政名義收入每年增長都超過了14%,其中6年增長接近或超過20%,5年超過15%。更能說明問題的是,這一時期,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的10%稍多,增加到2005年的超過17%,2005年后更是直逼20%。 財政收入快速增長和自我膨脹的速度,大大超過了整個經濟發展的速度,其所反映的趨勢是,大政府愈大,小社會愈小,政府與民爭利,錢袋子快速膨脹、民眾從經濟發展中獲益相對減少。 問題2:財政支出以GDP和自我為中心。財政收入增加后,國家在教育、扶貧、社保、醫療衛生方面的投入雖然有所增加,但這些支出在財政支出總額中所占比重仍非常小。比如,國家2005年撫恤和福利支出的總和為716億元,占整個財政支出的2.1%,加上政府的社會保障補助支出1817億元和各種價格補貼收入不足1000億元,三項支出的總額約為3530億元,僅占當年整個財政支出33930億元的10.4%。同年,國家的經濟建設費為9317億元,國家行政管理費(即政府為維持自身運作所花的錢)為6512億元。從1993至2005年,國家的撫恤和福利這項支出增加了9.5倍,同期行政管理費支出則增加了10.26倍。 這些數字說明,當前財政不僅是大政府財政,而且是以GDP和自我為中心的大政府財政,而非發達國家那種福利型大政府財政。因此,雖然財政支出在大幅度增加,但關系到社會和諧的,與千千萬萬老百姓生活有著重大關系的很多問題,均非政府財政關注的重點。難怪老百姓總在問:我納稅的錢都干嘛了? 問題3:中等收入者稅負過重。世界發展的經驗說明,中產階級是保障和促進社會和諧與發展的最重要的社會力量,中產階級的發展和壯大,是社會進步的體現,也是社會不斷進步的保障。當前中國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過低,稅率過高,又缺乏合理的減免和退稅制度,造成中等收入者稅負過重,不利于其成長和壯大,對國家的長治久安是不利的。 我們且將個人所得稅自我申報的起點,即個人年收入12萬元,作為中國中等收入的參考。當前中國獲得這個收入上下和數倍之內的人,都是誰呢?是保證中國大中小型國企、民企、上市公司有效運營的管理者,是掌握著知識、科學、技術、文化、藝術、從事科研、教學、培養未來各種各類人才和國家棟梁,是國家重大政治、經濟、軍事問題的決策者。這些人是國家最寶貴的財富,是中華民族知識、技能、精神和文化的載體,他們決定著民族命運,代表了民族未來。 這些人在承擔著巨大責任的同時,以12萬元左右或稍多的年收入過日子,其實并不寬松。在這個收入水平的人,即使完全不儲蓄,每月1萬多元上下的可支配收入,要滿足飲食、住房、出行、子女教育、自己進修提高、醫療、保險等基本需要。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樣的高消費地區,這些基本需求恐怕是要認真計劃、精打細算才能做到的。實際上,僅一輛私家車和稍微體面的住房兩項開支,很可能就占去了月支出的大部分。因此,20%或更高稅率的個人所得稅,對這個群體來說,會形成沉重的稅負。加上中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中,沒有減免和退稅這些補救和緩沖措施,中等收入者所承擔的稅負,顯得更加實打實、沒有松動和緩沖的余地。 當然,中國有很多人年收入還遠遠低于12萬元,這使得一些人認為,為了縮小全社會的收入差距,中等收入水平的人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多交點稅,也是應該的。這個觀點貌似有理,實則包含了諸多誤導。 首先,中等收入者的責任和貢獻,其生活地區的消費水平,以及他們工作、學習性質所決定的基本需要,比如時間的價值和由此帶來的對交通工具的需要,與低收入者是完全不同的,二者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簡單地用貨幣收入的差別來衡量。 其次,在中等收入者總體來說日子并不寬松的前提下,縮小低收入與中等收入差距的正確理念,只能是設法“拔高”低收入者,而不是“削低”中等收入者。而要盡快拔高低收入者,正需要借助中等收入者的知識、技能和決策。 再次,造成當今中國收入極其不公的,不是中等收入者,而是那些通過腐敗和權錢交易一夜暴富的人。將調節收入分配的重點,放在減少中等收入者的收入上,可以說是南轅北轍。 最后,在自我為中心的財政體制下,中等收入者的錢轉到了政府的口袋里,并不等于低收入人群會得到相應的好處。從前面介紹的當前財政支出的結構來看,中等收入者稅負的增加,更可能是財政自我消費的增加,是形象工程、大型項目開支的增加,而與此相對應的,往往是腐敗的增加和收入分配的更加不平等。如果面對這樣的情況,再進一步增加對中等收入者的稅收來調節收入分配,財政則在調節收入分配的口號下,完成了一個壓制中等收入者,同時導致收入差距越來越大的惡性循環。 針對以上問題,要體現科學的發展觀,更加有效地促進社會和諧,幫助低收入人群,調節收入分配,當前財政應該在三個方面實行根本改革: 一是自身改革。改變當前財政超前膨脹、自我中心的特點,實現自我約束,或通過人民代表大會立法的手段,限制財政收入增長的速度,同時在財政支出中,把大部分錢花在直接為老百姓,特別是低收入群體辦實事上,而不是把這部分社會責任轉嫁給中等收入者和企業。 二是增加對那些特別高收入者的實際稅收,把調節收入分配的重點,放在這部分人身上。 三是通過提高起征點、降低稅率、建立必要的減免和退稅制度,減輕中等收入者的稅負,使這個群體能夠更快更好地成長與壯大。 中等收入者稅負的增加,更可能是財政自我消費的增加,是形象工程、大型項目開支的增加,而與此相對應的,往往是腐敗的增加和收入分配的更加不平等。如果面對這樣的情況,再進一步增加對中等收入者的稅收來調節收入分配,財政則在調節收入分配的口號下,完成了一個壓制中等收入者,同時導致收入差距卻越來越大的惡性循環。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