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李正圖: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區域經濟發展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8日 12:00 東方網-文匯報
李正圖 區域經濟發展是當今世界各國所面臨的重大課題,區域經濟學研究的核心問題就是資源的空間最優配置。 一、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理論視野 經濟發展實踐中的區位問題推動了區域經濟理論的形成。早在18世紀,資本主義的發展提出了許多區位問題,比如,原材料、生產與市場在空間上分離,使運輸成為機器大生產的必要條件,于是運費成為成本結構中的主要部分,企業必須慎重選擇廠址與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間的相對空間位置。 區域經濟學先后形成了四個代表性理論,即杜能的“農業區位論”,韋伯的“工業區位論”,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論”和廖什的“市場區位論”。這些理論都以微觀區位因素和單項決策為研究對象來研究區域經濟的基本要素:⑴尋求最低成本區位的“合理布局”;⑵集聚效果與集聚規模;⑶以城市為中心的土地利用空間結構;⑷社會經濟發展各階段空間結構演變的特點;⑸社會分工的空間差異與運輸效果。 隨著區域經濟進一步發展,一些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的問題呈現出來并需要從戰略高度加以解決,于是,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問題呼之欲出,其中,值得關注的理論有以下三個。 1、佩魯的“發展極”理論。法國發展經濟學家弗朗索瓦·佩魯1955年提出“發展極”理論,認為,社會內部的各個企業、產業、地區、國家之間在集合體內部的地位是有差別的,有的處于“支配”地位,有的處于“被支配”地位。一國經濟由各種“經濟空間”構成,在一個經濟空間中,某些經濟單位具有向心力和離心力,各經濟中心和它們的作用范圍互相交叉,不受地區和國界限制。于是,某些主導部門或有創新能力的企業和行業在一些地區或城市的集聚構成經濟中心,形成了資本、技術和勞動的高度集中,并形成對鄰近地區巨大輻射的“發展極”,首先使所在部門和地區快速發展,進而帶動其它部門和地區的發展。 2、繆爾達爾的“循環累積過程”理論。1957年瑞典經濟學家貢納爾·繆爾達爾提出“擴散效應”和“回波效應”概念,用來說明國際間和地區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問題。所謂擴散效應是指某一地區由于某種原因而創辦了許多工業,逐漸形成了一個經濟中心。這一中心的擴散和輻射帶動周圍地區的經濟增長,又反過來進一步促進中心地區經濟的發展,從而形成了上升的循環累積過程。所謂回波效應是指某一地區經濟中心的形成和發展會引起其他地區經濟的衰落,落后地區的人才、資金、技術紛紛被吸引到發達地區,使發達地區更加發達,不發達地區更不發達,從而形成了下降的循環累積過程。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平衡發展可以求得較好的投資效益和較快的增長速度,但造成了地區間的發展差距,并且有越來越大的趨勢。因此,政府不應消極等待發達地區的“擴散效應”,而要采取措施刺激不發達地區發展,以防止下降的循環累積過程所導致的地區貧困差距擴大。 3、都市圈理論。我國學者王健1996年提出“九大經濟圈”設想,并認為都市圈和經濟區建立后可以帶來以下好處:一是都市圈內大城市聚集,可以提高土地的經濟產出率和空間容積率;二是在都市圈內可以培育和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工業體系以實現都市圈內部的經濟循環,從而減少經濟發展對都市圈之間的交通運輸體系物流承載力的過度依賴,進而降低物流成本和減少道路建設占用過多的土地等;三是都市圈突破了行政區劃的限制,有利于完整的產業體系的培育。 二、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客觀基礎 1、經濟全球化: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與經濟全球化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19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明顯加快,表現為生產、分配、消費、市場、投資與貿易、科技、信息、知識、智慧、人才、企業等各方面的全球化。 2、城市國際化:經濟全球化和跨國公司的功能迫切要求我國培育歸屬自己的跨國公司。而培育我國自己的跨國公司需要適合企業做大、做強、做優、做實的載體,這個載體只能是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我國城市群網絡體系中的大中小城市。 城市國際化的最高層級是世界城市。1986年,弗里德曼在《世界城市假說》一文中指出,世界城市是全球經濟的組織節點,承擔著區域經濟、國家經濟之間的組織連接功能,進而使這些區域經濟、國家經濟共同形成全球經濟。世界城市與周邊數量眾多的中小城市形成大都市連綿區和城市群,帶動這些較低層級城市的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形成以世界城市為第一級、其他城市為第二級、第三級……的國際化的城市群和城市群網絡體系。 3、區域經濟的不均衡: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是中國的基本國情。全國第一次經濟普查(2004年)結果表明,我國第二、三產業單位半數以上集中于東部地區,單位擁有量自東向西呈遞減態勢。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經濟呈現出較大的非均衡發展。 4、產業結構的演變:有關數據表明,過去十多年來我國出現了產業緩慢升級和經濟結構不斷調整的過程。實際上,1993年以來,我國的重工業比重顯著增長,成為國民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這表明,從1993年起我國就已經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即重化工業階段。 5、自然環境的約束:由于我國自然生態與環境的先天脆弱和地區發展不平衡,加之人口過度增長、發展模式和某些政策不當,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之后進入經濟高速發展階段,致使我國生態與環境遭受了嚴重的破壞。 充分認識和把握經濟全球化、城市國際化、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自然環境惡化等給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增強各地區的競爭優勢,是我國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制定正確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歷史使命和神圣職責。 三、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整體謀劃 發展戰略是關于整體性、全局性、系統性、動態性的思維理念和行動方案。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規劃的具體內容,可以包括以下部分: 1、戰略目標:培育和建設“縱橫交織、層級分明的城市群網絡體系”(其中包括培育和建設縱橫交織、層級分明的經濟區、產業體系和“發展極”等內容),最終通過“回波效應”和“擴散效應”實現全國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2、戰略方針: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努力實現城市國際化,組建城市群及其網絡體系,培育城市、城市群中相對獨立的產業體系,組建跨國公司以掌握經濟全球化和城市國際化中的主動權,關注人與自然的和諧,最終實現中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戰略目標。 3、戰略重點:促進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邁向世界城市的建設,進而帶動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經濟圈及城市群的崛起和進一步發展,推動中西部經濟區及城市群的崛起,在全國范圍內初步構建城市網絡體系的基本框架;促進全國交通運輸體系、信用體系和信息傳遞體系的建設;促進物流、人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全國和全球范圍的順暢流動;促進中央企業成為在全球市場上擁有控制力和競爭力的跨國公司,鼓勵各類所有制企業發展成為跨國公司,保護環境、善待自然,等等。 4、戰略步驟:戰略步驟是指實現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的先后順序和時間安排。確定當前及今后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步驟應當遵循以下原則:(1)效率與公平原則:提高全國既有資源空間配置的效率;縮小地區差距,促進各地區經濟的合理布局與協調發展。(2)均衡與非均衡原則:通過非均衡的手段實現相對均衡的目的,通過層級分明的經濟區、城市群、發展極網絡體系的擴散、協同效應,最終實現各地區的協調發展;(3)大分散、小集中原則:大分散指按照縱橫交織、層級分明的經濟區、“發展極”、城市群的網絡體系的內在規律進行科學合理的生產力空間戰略布局,從而帶動全國各地的協調發展。小集中指在各區域內人口、資源和環境承載力的基礎上,培育“發展極”,形成經濟中心和城市群。(4)產業集群、產業體系、城市群互動原則:培育產業集群,健全產業體系,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全球經濟循環,推動城市國際化和組建城市群,加強城市建設,提升城市功能。(5)跨國公司原則:培育與縱橫交織、層級分明的城市群網絡體系相匹配的跨國公司集群,努力提升中國跨國公司在全球經濟中的控制力、競爭力和品牌知名度;(6)可持續發展原則:建立資源節約型的生產體系、土地節約型的空間結構、建立資源與土地節約型的交通網絡。 5、戰略布局:按照中國不同經濟區、城市群、產業體系的實際情況培育和建設縱橫交織、層級分明的經濟區、城市群網絡體系。這一布局的具體式樣可參照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的《中國現代化研究報告2004》的研究成果。該成果把中國地區現代化的戰略布局分為“三大片、八大區”。三大片是北方片、南方片和西部片,八大區是東北地區、華北沿海、華東沿海、華南沿海、黃河中游、長江中游、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該報告認為,如果西部地區現代化獲得成功,終將形成以人為本的“南北比翼、東西互動、八區競賽、適度均衡”的“品”字型戰略布局。 (作者為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所博士、副研究員) 來源:《文匯報》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