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趙曉:買房炒股是老百姓最理性的選擇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2日 07:56 每日經濟新聞
趙曉 當前越來越多的百姓正紛紛做出買房炒股選擇,這到底是理性還是非理性的選擇呢?讓我們試著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作些基本分析。 我們知道當前中國宏觀經濟的最大特點就是整體國民經濟已陷于“流動性過剩”的狀態。挑開精致的學術語匯的面紗,“流動性過剩”說的就是一件事,錢太多了。為什么神州大地上突然間錢多了起來呢?這與兩件事有關。 第一件事是國際資本認定人民幣低估了,將要升值,存在著巨大的套利的空間,因此通過合法(如QFII)與不合法的形式大量流入,僅今年一季度流入的熱錢就高達700億美元,而居高不下的貿易順差中也有許多是熱錢的流入。 第二件事是中國不得已在2005年走上了人民幣漸進升值的道路,而頻繁的加息以及宣布人民幣匯率浮動空間的擴大,更讓國際資本從中聞到了血腥味,從而更加猛撲向中國。由此導致的一個結果就是,過去幾年間我國的外匯儲備猛增,從2003年的4000億美元一直扶搖上升到目前的超過12000億美元,3年間足足上升了兩倍有余,比中國任何一個宏觀數據都要上升更快。資金和物資不同比的增長速度導致了奇妙的宏觀經濟現象。 其實,人民幣升值對中國老百姓的生活影響并不大。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很少有人會到國外去旅游,去買房子,去生活,也就是說,很少有人會真正獲得人民幣升值的好,人民幣升值如果有好的影響的話,也是間接的。人民幣對外升值并因此導致中國國內的“流動性過剩”真正要害的問題以及真正對中國老百姓帶來直接影響的問題是,中國老百姓的錢相對于國內資產將發生急劇貶值效應。這才是社會各界需要真正認真關注并引起重視的。 前文說過,資金和物資在中國完全不同比率的增長速度導致了奇妙的宏觀經濟現象,這其中最奇妙的一點就是消費性物價沒有上升,而投資性物價急劇上升———其中的原因也非常簡單,投資性物品如住房和股票等通常都是非貿易品。好比說,過去也許一戶普通人家50萬就能夠買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而現在,由于另有相當于50萬人民幣的外幣流入,也來爭奪這一套房子,因此只能買半套房子了。這個時候,你當然可以說房價漲了一倍,但你也完全可以說是房子并沒有漲,而是人民幣變得越來越不值錢了,它相對于房子來說貶值了100%。股票也是這樣,表面上人們買的是股票,其實人們買的是企業,而好的企業也是有限的,其成長的速度同樣有限,因此外匯的急劇增長導致的必然結果便是股票價格飆升,或者我們說,人民幣相對于股票來說其價格急劇貶值。 顯然,人民幣對外升值只是一個表象,人民幣對外升值導致的流動性過剩進而使人民幣對國內資產的急劇貶值才是問題的要害。顯然,政府既然選擇了人民幣漸進升值的路線,也就意味著政府事實上已經不可能再將外資“御敵于國門之外”,并且只要人民幣升值的進程一日沒有停止,則國際資本的洶涌而入也就一日不會停息。當然,“專家”們說了,總有一天房子也罷股票也罷怎么漲上去還會怎么跌下來,上海和北京的房價都將大跌,股市也將崩盤,就像日本和香港那樣,但是,我們現在很清楚,這一天在人民幣升值路線沒有走完之前將不會到來,而人民幣的升值道路還有很長。 試想,一個人如何跑贏千里馬?答案是,沒有人能跑得過,除非你騎在馬背上。中國人民買房炒股的選擇,就如同騎在急劇上升的資產價格的馬背上。但如果有人說他們這樣做,目的是為了跑贏千里馬,我則認為,也許只是為了不被狂奔的馬踏死而已。也就是說,中國人民選擇買房炒股不僅是逐利的理性選擇,并且幾乎是迫不得已的為了避免財富不像冰棍那樣化掉的唯一無奈選擇。 從這樣的角度,我們知道,買房也罷,投資于股票也罷,實在是最理性不過的選擇,而不是某些精英人士所指責的“非理性”選擇。(摘自《華夏時報》,有刪節)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