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庭賓:大行的軟肋 通漲通縮的中國特色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1日 09:48 新浪財經 |
張庭賓,新浪專欄作者,1970年6月生,安徽靈璧人。1992年7月畢業于吉林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先后任《工人日報》駐安徽、《南方周末》駐上海記者。2001年初,《21世紀經濟報道》創刊時加盟,先后領銜創辦了管理、財富、商業和商業評論版塊,歷任評論管理部主任、商業管理財富部主任,編委等職。2004年10月至今,任《第一財經日報》財經新聞中心編委。 10月10-10月14日,新浪財經把一周的時間留給張庭賓。----編者按 大行的軟肋 通漲通縮的中國特色 10月11日 星期二 文/張庭賓 8月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3%,當這個數據公布之時,關于中國2005年宏觀經濟通漲抑或通縮趨勢,是否加息的爭論基本終止了。 就像我們在國際石油問題上失誤一樣,大多數國際投行的中國經濟學家在這個問題上失算了。在去年底,他們幾乎一邊倒地預判2005年中國的CPI將達到7%—10%。 相形之下,《第一財經日報》預測得非常準確:“若以2004年底的既定政策不變為判斷標準,2005年通貨緊縮的概率將大于通貨膨脹,其比例為6:4。但考慮到貨幣和執政當局的隨機調整的能力,以及PPI等上游指數的壓力,全年實際發生輕微通貨緊縮的概率小于輕微通貨膨脹,其比例為4:6。” 這個預測不僅判斷到目前的結果,也計算到過程中央行的貨幣政策調整,比如2005年3月份,央行將超額存款儲備金利率由1.62 %下降到0.99 %,以刺激銀行增加信貸,從而扭轉通緊的趨勢,然而效果并不理想。 如今水落石出了,看似輕松。可過去10個月來,我們與特約評論員吳敏、那復祺在這個判斷上堅持不動搖,是一件需要意志力的事情,曾幾何時,加息和通漲的輿論幾乎將我們淹沒。 我們的定力來自于對中國經濟的了解。在1999年7月,我曾撰文《通縮:市場的七年之癢》時就指出:通縮貌似市場責任,實為計劃所致,由于簡單外延拉動型的增長模式導致“投資效率低下,投資損失導致大量的貨幣沉淀,貨幣變成了數以萬億元計閑置資產和庫存商品,成為退出市場血液循環的’貨幣腫瘤’。這直接表現為銀行中的壞賬。” 按照2002年3月時央行行長戴相龍的口徑,國有商業銀行2001年底的不良貸款比例為25.37%,總額約22898億元,這還不算“債轉股”從四大行中剝離的15688億元。 由于這些巨額貨幣退出流通,同時1990年代中后期的教育、醫療、養老的“市場化改革”,民眾的未來預期負擔大為增加,也抑制了消費。加之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影響,通貨緊縮的出現在情理之中。 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從那時起,就成為是中國的心腹大患。最近幾年的通漲和通縮,在某種程度上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副產品。 2003年初,上海歐美同學會邀請我為他們的迎春茶話會發表演講,當時我就指出:“2003年出現輕微乃至適度的通貨膨脹一點也不奇怪”。因為根本而言,消解存量不良貸款隱患需要“保持GDP的增長速度,同時維持一定的通貨膨脹率,從兩個方向同時削減不良貸款(比例)”。當然,2004年8月,CPI出現5.3 %的階段性高峰,也有“世界工廠”潛能爆發、熱錢進入國內賭人民幣升值,央行兌換美元從而增加了基礎貨幣發行量的因素。但更關鍵的是,國有商業銀行放收信貸的心態。 隨著國有商業銀行改革道路的明確與推進,國有商業銀行貸款在近三、四年來出現“一放二放三收”的特點。2002年,國內曾一度出現改革爭論:是通過國有商業銀行存量股改上市,還是限制國有商業銀行發展,擴大外資和民營金融份額。正當權衡之際,國有商業銀行迅速擴大信貸規模,實際封堵了后者的可行性;2003年后,股改上市的道路初步厘定后,不少國有銀行將上市簡單理解為“降低不良資產率”,因而擴大貸款規模,從而以擴大分母的方式降低不良資產率;2004年底以來,隨著國內上市希望渺茫,海外上市標準嚴格,尤其是“資本充足率”等指標深入人心,國有商業銀行普遍出現惜貸的情況,造成了貨幣傳導機制的失效。 這些轉型經濟、新興市場的特殊經濟規律,顯然不是西方成熟市場的經濟周期理論所能解釋和指導的。某些大行的經濟學家用“加息周期”來判斷CPI上漲顯然力有未逮。 造成這個誤區的另外一個原因是,這些經濟學家大多預判2005年人民幣升值7%—10%,最大膽的預期是18%。7%的升值空間就會極大刺激國際熱錢投機中國,大量的非法美元會偷渡進中國,迫使中國央行將其兌換成人民幣,從而增加上萬億的人民幣基礎貨幣的發行,進而導致通貨膨脹。而實際情況是,人民幣兌美元一次升值幅度僅僅2.1%,還不夠投機者們的拆借成本,因而熱錢反而開始降溫了。 顯然,某些大行的經濟學家們還需向摩根士丹利的謝國忠先生學習,超越本行的利益,加大對中國特色轉型經濟的研究,就像我們還要向國際投行的經濟學家學習匯市與期市的規律,學會把脈對沖基金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