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由發達資本市場看產權市場制度不足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3日 22:28 上海國資
任勝利 立法滯后和行政監管部門高度缺位,使產權市場的制度建設遠遠落后于其他市場 筆者在工作實踐中或與同行交流之中,總感覺到:在理論界及其政府相關部門、甚至產權交易界同仁之中,對產權市場的構架及其層次存在模糊認識,如果這種認識長期影響政府監管部門和產權交易機構的決策層,不利于全國產權市場健康發展,而厘清產權市場的構架及其層次問題非常重要,因為它決定了產權市場建設和發展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發達國家成熟的資本市場其構架基本上分為市場監管、市場中介、市場主體三個主要層次。這并不是人為的選擇,而是歷史發展的自然選擇。它反映了市場發展的一般屬性,遵循了市場發展的規律。 從發達國家資本市場歷史變遷過程,可以看出我國產權市場在體系建設方面存在亟待改革的地方。 產權市場監管機構未確立 首先,國家對產權市場至今沒有立法。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這句人人知曉的簡單道理,到了產權市場就成為一種奢望。對于經歷了幾十年發展的產權交易機構來說,最為重要的莫過于法律保護下對市場體系的依法定位(例如,拍賣行在《拍賣法》下的依法定位)。 其次,3號令對市場制度沒有明確規定。雖然要求企業國有產權轉讓在“依法設立”的產權交易機構進行,并提出5個基本條件供國資部門“選擇產權交易機構”,但沒有涉及“產權市場”的基本構架和制度體系。如產權市場的行政監管部門及其職能、交易機構性質和區域布局(設立條件)、產權經紀商的資格及其認定等。 3號令之所以對產權市場的行政監管部門沒有做出規定,是由于頒布單位是帶有出資人角色的部門(國務院國資委和地方各級國資委既是上市公司企業國有股權的股東,也是非上市國有企業國有產權的股東),選擇產權交易機構是股東的權利。但是,要出資人(股東)角色的部門擔任產權市場的行政監管部門,必須得到國務院授權,否則會產生管理職能錯位。 由于市場的立法滯后和行政監管部門高度缺位,使產權市場的制度建設遠遠落后于其他市場(如證券市場)。 產交機構自身定位不清晰 當前全國產權市場中的交易機構數量眾多,機構性質多種多樣(公司制、事業制、區域性組織等),給社會各界的印象一直是“市場規則不統一、職能定位不清、交易行為不規范”。 但是,產權市場中的交易機構應該怎樣定位才是科學合理的?長期以來,從事產權交易機構工作的人們爭論的焦點一直“定格”在機構的設置形態上:認為公司制的機構在市場運行中有活力,事業制的機構政府色彩較重等等。 這種爭論反映了產權交易界人士對自身科學定位缺乏正確認識:一是忽視了產權交易機構市場定位應當在市場監管和市場運行主體中間科學設計;二是忽視了決定產權交易機構中立地位的關鍵是機構內在性質(是營利性還是非營利性),而不是機構的外在組織形態。 專業產權經紀隊伍未真正建立 由于全國產權市場制度體系和市場構架不健全(如3號令就未涉及經紀商這個重要的運行層次),不少省市的產權市場沒有規定產權經紀商的合法地位。同時,長期以來會員僅僅停留在進場代理方面,離規范的專業產權經紀商的標準相距甚遠,離專業做市商的距離更加遙遠。嚴格地說,缺乏一支實力雄厚、理念規范的產權經紀商隊伍的產權市場是不健全的市場。 總之,我們應當對產權市場的監管部門、交易機構、運行主體的層次和各自的功能進行深入研究,進一步明確各自在市場中的作用,有效推動產權市場制度建設進程。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