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印度央行首席經濟學家:21世紀屬于印度和中國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5日 17:05 《中國商界》雜志
——訪印度中央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顧問納林德·賈達夫博士 文 / 本刊記者 高宏存 李超男 他來自印度種姓制度中最低賤的等級,但他突破了種姓制度的所有藩籬,成為印度中央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顧問。他也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阿富汗、埃塞俄比亞等國央行的顧問或首席經濟學家。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曾建議所有的政治家和社會改革者學習他的自傳和經濟學著作。他,就是蜚聲國際的納林德·賈達夫博士。 4月8日,賈達夫博士在繁忙的北京訪問之際接受了本刊記者的專訪。 對賈達夫影響最大的三個人 中國商界:賈達夫博士,早上好!很高興您能接受中國商界雜志的專訪。您在國際上已經有很大的影響,但就我們的讀者而言,他們很想了解,您是怎樣的一個人,您是在怎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誰對您的成長影響最大? 賈達夫:很愿意接受你們的采訪,也希望通過你們的雜志讓中國讀者了解我,了解我的祖國。我出生在印度一個最卑微的家庭,屬于印度種姓制度的賤民等級,社會最底層。我的父親是個普通的鐵路工人,沒受過一點教育,沒有多少文化,但他敢于向命運抗爭,他接受并參加了安貝德卡爾博士領導的“新佛教運動”,用行動反抗種姓制度的歧視和禁錮。他雖然自己沒有文化,但他盡最大努力把我們兄弟姐妹七個人全部送到學校接受教育,就憑這一點我們就十分尊敬和愛戴他。我自己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首先應當歸功于父親,他是對我一生影響最大的第一人。其次就是我的母親,她養育了我們眾多兄弟姐妹,一生勤勞,千辛萬苦,她是一個偉大的母親。 此外,在我的思想成熟過程中,所受影響最大的人就是安貝德卡爾博士了。他是一個值得我們全印度人乃至全世界人民尊敬的先驅者、改革家。他領導的“新佛教運動”影響巨大而廣泛,他提出的口號“教育、團結、行動”鼓舞號召了幾代印度人。我父親正是在安貝德卡爾博士的感召下才由一個文盲轉變為一個堅定熱忱的反種姓歧視者。 印度的“新佛教運動” 中國商界:我們知道,印度的種姓制度有很悠久的歷史淵源,反抗種姓制度的斗爭也經歷了幾代人的努力。您怎樣評價安貝德卡爾博士的“新佛教運動”? 賈達夫:種姓制度,特別是賤民制度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印度文明的發展,因此,一些有識之士本著改革印度社會、振興印度文明的愿望,與賤民制度進行了不折不饒的斗爭。這其中,以甘地和安貝德卡爾所領導的賤民運動最為著名,影響最為深刻。 甘地是印度著名的民族解放運動領袖,在領導印度人民采用“非暴力”的手段爭取印度的獨立與自由的同時,他將“不可接觸制度”看作對人性最大的暴力,將取消賤民制作為他建設性綱領的一項重要內容,并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然而,從本質上說,甘地是不反對種姓制度的,他所領導的賤民運動也是作為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一部分而存在,是從屬于民族解放運動的全局的,因此,在程度上不是很徹底,也不是很深刻。在賤民運動上表現得最為堅決的是安貝德卡爾博士以及他所領導的新佛教運動。 中國商界:為什么要把反種姓制度的斗爭叫做“新佛教運動”呢? 賈達夫:“新佛教運動”的興起,有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 安貝德卡爾出生于印度印多爾市穆赫鎮的一個賤民家庭。特殊的出身使他對印度教的等級歧視與種姓壓迫有著更為深刻的體會。他自幼聰明好學,深受“帕克蒂”思想以及佛教思想等其它平等思想的熏陶,少年后游學英美等國又深受西方自由、平等觀念的影響,致使他的一生都與“爭取賤民的平等”“反對種姓壓迫”聯系到一起。他執著的理想就是追求“無種姓的社會”。 安貝德卡爾強烈批判印度教中的種種弊病,尤其是印度教教義中的不平等現象,在他看來,不平等是印度教的靈魂,印度教經典、種姓制度以及與之相連的不可接觸制是不平等現象產生的根源,賤民是處在印度教社會最底層的人。因此,他從根本上堅決反對印度種姓制度,并且認為只有賤民才可能解救賤民。他的理想,就是通過改革實現宗教與社會領域的平等,建立一個無種姓、無不可接觸制、人人平等的理想社會。 安貝德卡爾不僅在思想上批判種姓制度,反對瓦爾那制,譴責不可接觸制并抨擊婆羅門特權,在實踐中,還領導了一系列宗教改革運動,如1924年,為了給賤民爭取取水權力而發起的“馬哈德水塘事件”;1927年為表達對印度教經典的蔑視而發起的“焚燒摩奴法典事件”,以及1930年要求神廟向賤民開放而發起的“納克西入廟事件”。與此同時,他還成立了“被壓迫階級福利會”和“社會平等軍團”等組織,為賤民爭取平等權利;他發起和成立的獨立勞動黨也是第一個反映賤民要求的獨立的政黨。 安貝德卡爾領導的賤民運動后期,由于對印度教范圍內實現改革的目標已經絕望,他毅然走上反對印度教的道路,發起賤民團體的“宗教改宗運動”,即新佛教運動。1956年10月14日,借慶祝釋迦牟尼逝世2500年之機,安倍德卡爾率領數萬名馬哈爾賤民在那格普爾舉行盛大的皈依佛教改宗儀式,設想在賤民中普及新佛教,進而在整個印度實現佛教的復興,建立平等自由的社會。 安貝德卡爾在新佛教運動中所表現出的毅然決然的勇氣,在印度歷史上引起震撼,他也因此成為印度賤民心中的神。現在,印度各地有幾千座安貝德卡爾的彩色雕塑。 然而遺憾的是,在安倍德卡爾逝世后,改宗后的印度賤民仍不能解除對種姓印度教在經濟上的依附,在社會上仍被排斥,這場浩大的改宗運動最后以失敗告終。但安貝德卡爾所領導的賤民運動所造成的影響卻是深遠的。在他的影響下,出現了一批散布在印度各地日益茁壯的基層組織者,他們接過了改善賤民境遇的接力棒,在種姓制度的溫床,基層村莊開展活動,教授賤民對抗命運的知識與策略。 一本自傳感動了全世界 中國商界:我們看到過您在2005年出版的那本自傳——《不可接觸的賤民:我們一家在現代印度走出種姓制度陰影的勝利之路》(《Untouchables: My Family’s Triumphant Journey Out of the Caste System in Modern India》),這是一部感動全球億萬人的著作。您說的“勝利之路”是不是指印度的種姓制度現在已經有了相當的改變? 賈達夫:是這樣的。由于一系列賤民運動的積極影響,加之印度獨立后政治家們在對待種姓歧視問題上所采取的正確態度,相比獨立前,印度賤民的境遇要好得多了,至少在公共領域,賤民的境遇比起幾十年前確實有很大改善。在印度憲法中,制定了不許實行種姓歧視以及廢除不可接觸制等條款,在一些學校中,專門為賤民提供相應的名額,印度國會中也規定要有一定比例的賤民代表。自1996年以來,聯合國明確把建立在種姓制度基礎上的歧視現象等同于種族問題,如此等等,賤民作為人的平等權力開始受到重視與維護。1997年出任印度總統的科切里爾·納拉亞南甚至是賤民出身。同時,經濟的發展所導致的種姓制度的松弛也給一些賤民改善自己的地位提供了機會,一些賤民通過致富購買田地,創建企業,投身選舉,從而獲得了一些權力職位,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受人歧視的悲慘境地。 中國商界:在自傳中您特別談到了您父母親從不動搖的勇氣和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您能不能給我們的廣大讀者談談在您傳奇的經歷中最重要的人生經驗? 賈達夫:自傳中我講得最多的就是我的父親達穆,因為他對我們幾個兄弟姐妹的影響至關重要。他從來沒覺得自己的孩子低人一等,也從不懷疑自己的孩子會在生活、學習或工作的各個方面比不上那些高種姓家族出身的孩子,相反地,他認為,只要我們也去學校接受同樣的教育,只要我們足夠努力,我們也會成功。而我正是在他的這種精神感召下,發憤苦讀,堅持不懈,滴水穿石才取得了今天這些小小的成績。 中國商界:您的自傳可能有些讀者朋友們還不太了解,您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 賈達夫:當今世界上每六個人中就有一個是印度人,每六個印度人中就有一個是“不可接觸的賤民”。幾千年來首陀羅——印度種姓制度中地位最低的——占人口大多數的勞動人民,一直被稱為賤民。他們的生活鮮為人知,這本書道出了這些沒有發言權的人——首陀羅的心聲。書中講述了我們一家為平等和正義而奮斗抗爭的故事。 1948年,當大多數首陀羅還對他們的低賤地位聽天由命的時候,我父親就在安貝德卡爾博士的感召下開始反抗不平等的種姓制度并且傾其畢生精力以求消除它。我根據父親的日記和家中發生的點點滴滴寫下了父母成功的一生——他們偉大的愛,他們從未動搖的勇氣,他們的斗爭和他們最終的勝利,即把他們自己以及他們的孩子從種姓制度的束縛和壓迫中解救出來。從這本書中,讀者朋友們可以看到印度賤民們的真實生活——饑餓、卑賤、恐懼、辱罵、毆打。所以說,印度的社會結構和體制需要進一步的改變,應該停止用有色眼光看待首陀羅,印度的年輕一代應接過他們祖先用血和淚點燃的火炬,繼續前進。 21世紀屬于中國和印度 中國商界:印度財政部長P Chida-mbaram最近發布了2007-2008年財政預算建議,作為央行的首席經濟學家,您怎樣評價印度中央銀行為控制通貨膨脹所采取的措施? 賈達夫:如果你看一下印度明年的財政規劃,你就會明白計劃內開支將要增長47%,而非計劃內開支大約6%,這樣就增加了多余開支。早些時候,財政赤字巨大,印度中央銀行成了卡姆德合奴(Kamdhenu)(一種神靈,被認為能滿足所有人的愿望和要求),貨幣印刷增長速度較快,但是現在這種現象已經弱化,因此,對中央銀行財政計劃(即印刷紙幣數量計劃)的依賴也相應減小,通貨膨脹在需求這一方面就不大可能發生了,在供應方面,消費稅也減少了。 中國商界:國際市場石油價格在近六個月來已經有所下降。如果石油價格再行上漲,通貨膨脹會不會再次失控,政府所做的努力會不會付之東流? 賈達夫:當然會。這對國家經濟有直接和間接的影響。 中國商界:如果石油價格再次猛漲,該采取什么措施減輕它的沖擊力? 賈達夫:只有三個選擇:轉嫁給消費者;納入政府預算之內(政府做替罪羊);石油公司面對這一問題,沒有第四種選擇。我們的政策是平衡上面所提到的三個方面并且繼續前行。 中國商界:印度中央銀行一直在提高利率以此來控制通貨膨脹,請問在印度這樣的大環境下會起實際或現實作用嗎? 賈達夫: 我想會的。價格是供求關系的產物。通過提高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可減少需求增加供應。換句話說,就是提醒人們要量入為出。 中國商界:您如何看待今日中印兩國在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各層次的交往? 賈達夫:到2007年為止,印度共和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57周年。在這近六十年的風風雨雨中,印中兩國的關系一直在緩慢而穩定地發展。本著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兩國人民在經濟、文化的各個層次、各個領域的交流合作都有著不同程度的進步和提高,這一點是有目共睹的。 兩國領導人共同闡明的具有遠見卓識的潘查希拉原則,不僅繼續是印中關系的基石,而且指引著世界走向和平、穩定和發展。 中國和印度都是文化傳統非常悠久的發展中的大國,在歷史上都曾經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這些年來在經濟的飛速發展中我們兩個國家都有突出的表現。中國社會的經濟發展自從1980年代起步后,一直持續快速地發展,成為帶動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而印度是一個傳統穩定的社會,從1990年代的經濟改革以來,也獲得了經濟的飛速發展,雖然在發展的啟動上印度慢了半拍,但發展也取得了令世界震驚的成就。中國和印度的經濟發展各有特點,相互間的補充促進作用很大。中印兩國加強在各個領域各個層次的交往,一定會促進兩個國家的共同進步。我堅信,印中兩國的明天會更好!21世紀是屬于中國和印度的世紀。 中國商界:謝謝您,賈達夫博士! (采訪結束,記者請賈達夫博士為本刊題詞。) (簽字后,賈達夫博士特意向記者解釋:21世紀屬于“我們”,就是屬于中國和印度。) 印度的種姓制度 種姓制度是印度社會特有的一種等級制度,它是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產物。按照這種制度,每個人一出生就屬于一個特定的等級,職業也是世襲的,各等級間界限嚴格,不能通婚,不能交往,甚至不能同井而飲、同席而坐。即種姓是指職業世襲、內部通婚、不準外人參預的社會等級(身份)集團。種姓在古梵語中稱“瓦爾納”,意為“膚色”、“品質”;印地語叫“阇提”,意為“種”、“出生”;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意譯為“種姓”;葡萄牙人稱為“卡斯特”,意為“族姓”、“出身”。早在奴隸制時期,印度社會即已分四大等級:“婆羅門”(僧侶)掌握神權,主持祭祀,是人民精神生活的統治者;“剎帝利”(貴族、武士),掌握政治、軍事實權,是古印度國家的世俗統治者;“吠舍”(農牧民、工商業者),多屬被剝削的小生產者;“首陀羅”(奴隸、雜工、仆役),是沒有任何權利的被壓迫、被剝削者。 這種制度主要盛行于印度教教徒中。被印度教奉為圣書的《摩奴法典》,把這四個等級的起源歸于梵天(造物者)身體的四個部分,即婆羅門出自他的口中,剎帝利出自他的雙臂,吠舍出自他的雙腿,首陀羅出自他的雙腳。印度教的經典還認定前三種等級的人是可以獲得“再生”的,而首陀羅則沒有這種權利。 隨著階級分化和社會分工的不斷發展,后來在恒河流域的一些王國里,原來的四個等級又被細分為許多等級(亞種姓)。結果種姓日益增多,制度日趨復雜。在原來的種姓之外,又出現大批“不可接觸者”,即最受歧視和壓迫的“賤民”,他們絕大多數人沒有土地,沒有權利,只能在農村當佃、雇農,或在城市從事“不潔”行業,如洗衣、制革、屠宰、清掃等,他們的人身和用過的東西都被認為是“齷齪”的,他們不能同其他種姓的人接觸,不能進入寺廟、學校等公共場所。 現代的種姓制度共分三大等級,即大體由原來的婆羅門、剎帝利和吠舍所組成的高級種姓,由原首陀羅組成的低等種姓以及被稱為“賤民”或“不可接觸者”的第三等級。印度的種姓制度不僅維護階級壓迫,而且破壞了人民團結,阻礙了社會發展,對整個社會起著極大的分裂作用,是一種極其腐朽的社會等級制度。印度獨立后,曾經制定法律禁止種姓歧視,不過在今天封建關系占主導地位的印度農村里,種姓制度仍根深蒂固地存在著,在印度社會中仍有很大影響。因而徹底消除種姓制度的弊病,還有待于印度人民作更大的努力和斗爭。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