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大國關系是否達到質變臨界點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1日 10:22 中國經濟時報
總體看,大國間仍存在程度不同的競爭性,美國的霸權性質仍沖擊大國關系;盡管未來大國間的競爭繼續發展,但大國相互借重和制約仍是主流。 -楊鴻璽 2007年上半年,俄羅斯和美國圍繞美國堅持在波蘭和捷克建立反導基地問題進行了激烈對抗,有分析認為“冷和平”到來。6月8日到10日,八國首腦會議與發展中國家對話會議在德國召開。其間的大國關系互動和關注焦點非常值得關注。伴隨國際格局從兩極向多極演變,國際關系持續發生深刻變化,大國關系穩中趨變的一面繼續發展。大國關系互動與發展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政治、經濟、軍事、能源和資源、宗教與文化等因素對大國互動的綜合影響明顯增強。 當前大國關系互動的新特點 大國關系在“一超多強”結構上保持動態穩定,并表現出均衡性和階段性。大國關系經歷著快速的分化組合,大國實力對比彼此消長并日益均衡。中、印等發展中大國呈加速發展態勢,俄復興勢頭較強,日本經濟穩步復蘇并謀求更強的政治和軍事地位,歐盟繼續推進一體化進程,美國的絕對地位仍然高居第一,但就實力運用而言相對下降。作為惟一的超級大國卻面臨諸多羈絆,美國主導世界的圖謀力不從心,世界格局在單極與多極之間擺動。大國關系的急速互動與調整呈現出較強的相互協調,在保持良性競爭的同時表現出更多的穩步合作。 當前和今后的較長時期,一超多強的大國關系結構能夠保持相對均衡,美國與其他大國之間互相借重的一面繼續展現,各國力圖通過合理競爭謀求各自的發展利益,俄羅斯、中國、印度等傳統的非西方大國認同并努力融入該結構,回避與美國發生正面沖突。但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其他方面并非無所作為,力圖對美國有所制約,歐洲努力斡旋中東諸問題,日本近來對美國也發出一些不和諧的聲音,這些都使美國的單邊主義不得不有所克制。 大國關系中的非敵對性和非集團化趨勢增強,其利益滲透和共同面增多。相比以往大國崛起的爭霸歷史,今天的后發大國都努力通過經濟追趕和科技發展來增強實力,極力避免與既成強國發生政治或軍事沖突,大國間的對抗性減弱,努力保持良性互動的可能性在增大。特別是2001年9月以來,大國間關系盡管親疏不一,但其關系處理和互動針對其他大國的一面明顯下降。大國結盟態勢并非聯合一方反對另一方,兩國發展關系都盡力避免被用來反對第三國。美國與歐洲國家的關系雖小有波折但總體上看依然顯得穩定而成熟,俄羅斯內心實質上一直沒有放棄試圖最終融入大歐洲的努力。因此,盡管美俄之間對立性較強(美國堅持在東歐部署導彈防御系統引起俄羅斯高層的激烈反對,北約和歐盟東擴涵蓋范圍廣闊),但俄美關系一直保持斗而不破態勢,避免發生直接沖撞。當然,大國之間合作與借重的程度在不同領域各不相同。總體來看,在非傳統安全領域,大國間的合作遠大于競爭;在傳統安全領域,大國間的競爭依然顯得比較突出。同時,西方陣營內部的合作趨勢繼續發展,西方陣營與其他大國和發展中國家集團的協調增多。 各大國均從戰略高度制定和實施大國關系互動方略,大國關系互動的關聯性增強。不可否認,大國圍繞國家利益而進行的有限度競爭與摩擦依然激烈,但在全球化時代,國家利益不是絕對的,為取得共贏發展,各大國在協調發展戰略、解決重大安全和熱點問題等方面尋求越來越多的妥協和借重,尤其大國首腦互訪頻繁,高層熱線頻繁溝通,戰略對話與協作增多。為更好地維護國家利益,大國關系的多層次性增強,雙邊關系融合于三邊或多邊關系之中。歷史上非常流行的所謂戰略三角繼續存在并良性互動,特別是中、美、俄關系依然是影響大國關系全局的重要框架,歐、日、印等國參與其中。面對一系列重大問題,大國在多邊領域加強磋商與合作,在處理朝核問題、伊朗核問題、聯合國改革、中東問題等方面逐步形成定期會晤機制;南北對話的勢頭有所恢復,八國集團與中、印等發展中大國在發展問題上的磋商增多。在大國合作進程中,經濟、科技以及文化手段和渠道被廣泛應用,這些都是促進大國關系良性發展的重要黏合劑。 大國關系的兩面性 經濟和科技全球化、世界多極化等相對有利的國際大背景促進了大國協調與合作。冷戰結束至今,經濟全球化大潮發展迅猛,全球范圍內經濟增長不僅面臨量的快速擴張,也面臨質的深化;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使各領域的交流更加深入和便捷;國際貿易和技術的發展帶動了國際分工以及資本、人才、資源的跨國流動;世界能源與資源供應問題日益突出,經濟全球化負面影響日益突出;世界多極化、國際關系民主化和發展模式多樣化在曲折中前進,世界各國共同面對的挑戰也同步增加。可以說,傳統大國、新興大國以及廣大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既是一種客觀要求,也是主觀需要,相互合作的基礎日益廣泛而牢固,相互依存大大加深。比如,近幾年來,國際原油價格高位震蕩,能源供應大國、能源消費大國之間的合作與競爭交叉進行,大國之間的能源協調與合作成為最終的多贏之路。 非傳統安全領域的重大問題迫切需要大國協調與合作,并成為國際關系發展的新“亮點”。 冷戰結束以來,特別是美國推動大規模反恐以來,雖然世界總體形勢基本穩定,但單邊主義、霸權主義和恐怖主義相互激發,加重世界局勢的局部動蕩。民族、宗教、領土、領海問題導致的矛盾上升,地區熱點此起彼伏,非傳統安全形勢嚴峻,恐怖主義、非法移民、毒品犯罪、核擴散、環境污染、生態災難、疫病流行等跨國性的問題突出,嚴重威脅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各大國努力推動協調與合作已成為維護大國利益和人類共同利益的重大責任,也是順應全球化時代國際形勢發展的客觀要求。大國在共同應對一系列非傳統安全問題上已經展開了良好合作,并取得了較好效果,但綜合防治措施還需繼續加強。值得注意的是,大國安全的關注焦點存在轉移和演變,反恐的焦點位置今后可能逐步降低,而防擴散問題可能繼續高度吸引大國的注意而成為突出熱點,當前在伊朗和朝鮮核問題上的大國關注就是例證。 未來的大國關系趨勢與軌跡 大國關系可望繼續向著重視相互協調與合作的方向互動和發展。未來幾年,單邊沖擊多邊及其引發的競爭態勢依然存在,但多邊協調與合作仍將是促進大國關系發展的主要方面,大國在一些涉及全球安全和人類發展的重大問題上將繼續加強溝通與合作。其中美國對外戰略和政策的調整,將繼續對大國關系產生重要影響。其他大國出于不同考慮,對美國展開制衡、互動與合作,但側重點和程度不同。布什政府的單邊主義施展空間將日益壓縮,受自身困難處境的制約,美國在重大國際和熱點問題上與其他大國加強磋商與尋求合作的多邊趨向繼續回升,并做出必要妥協。尤其美國與日本、歐洲和澳大利亞等傳統盟友之間的戰略合作繼續穩步推進,合作多于競爭。美中關系的兩面性繼續存在,但關系互動發展相對穩定。美國和俄羅斯在安全領域的競爭或將持續升溫,美國可能不得不適當考慮和照顧到俄羅斯的強烈反應和地緣利益。 大國互動的手段和架構將繼續保持多樣性和多層次性并保持動態均衡。大國協調層次多元化、環環相扣,如聯合國框架下的五常機制將繼續成為大國關系互動的全球性制度框架;八國集團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是大國協調經濟利益的重要舞臺;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中東問題四方會議以及伊朗核問題磋商機制等,仍將是大國協調重大安全問題的地區機制。同時,其他次大國或區域性實體也從不同層次繼續影響大國關系,冷寂多年的不結盟運動和“77國集團”等發展中國家聯合體活動重趨活躍,東盟、非盟、南盟以及其他諸多地區合作組織表現出強化地區一體化勢頭,并不斷就重大地區和國際問題發出聲音。大國也開始重視和借助這些地區組織的作用和影響,推動解決地區熱點和國際問題,推進區域性合作。大國關系在縱橫捭闔、相互制約、相互借重的過程中,謀略和手段更加巧妙。作為主要通過國家的文化、價值觀和內外政策等非物質的國際傳播來施加影響的重要手段,軟實力越來越受到大國的重視,它對大國關系越來越產生積極影響,繼續拉近大國距離,增加大國間的黏合度。 對大國關系互動的不確定性和競爭性一面仍然需要高度關注,保持足夠清醒。不能忽視臺灣問題、核擴散等重大問題和地區熱點對大國關系的重大影響,尤其美國因素的動向和影響值得國際社會高度關注。要對有關方面玩弄邊緣政策而可能導致的大國擦槍走火的行為保持高度警惕。大國合作從來都是與大國競爭相伴而生的,現在就明確斷言大國沖突已經被大國合作取代尚為時過早,出于維護國家利益的本質考慮和天然的利益追求,大國沖突消弭和退場的過程艱難而漫長。美國的軍事投入和目標設定,無論從縱向還是橫向比較都創歷史新高。北約、八國集團以及美國其他戰略同盟的政策走向也繼續影響和牽制大國合作關系發展。可以說,大國之間的對抗性減弱但并未消失,依然不同程度存在。 總之,地緣政治爭奪、戰略資源爭奪以及冷戰思維等諸多因素依然深刻制約著大國關系的良性發展,大國關系要實現平穩發展,必須著力推動求同存異、趨利避害,加強合作和互補的一面,減弱競爭和摩擦的一面,盡可能推動大國合作的局面延長和持續發展,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 (作者系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