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堅持正確的改革方向 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0日 12:50 中國黨政干部論壇
向曙光 胡錦濤總書記在去年“兩會”期間就強調指出,要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堅定改革的決心和信心。要不失時機地推進改革,切實加大改革力度,在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改革的新突破,同時注重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使改革兼顧到各方面利益,真正得到廣大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持。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這一重要講話精神,對于新形勢下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筆者結合正在從事的國有企業改革工作,談幾點粗淺認識。 一、堅持正確的改革方向,堅定搞好國有企業的信心和決心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辟了市場取向的改革之路,其中,國有企業改革一直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回顧28年來國有企業的發展歷程,可以說改革是一條貫穿始終的主脈。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國有企業改革經歷放權讓利、利改稅、實行承包經營、探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以國資管理體制改革推動國企改革等階段,在艱難、曲折中一步步摸索前行,不斷深化、發展和完善,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針政策,主要包括: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國有經濟的主導地位,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堅持推行公有制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大力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堅持政企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堅持在國家所有的前提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管資產與管人、管事相結合;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從戰略上調整和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堅持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作為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把建立現代產權制度作為構建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基礎,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產權結構;堅持規范改制,采取多種形式轉制搞活國有中小企業等。 在這些方針政策的指引下,經過不懈努力,國有企業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力度加大,大多數國有企業進行了公司制改革,企業改制和產權轉讓逐步規范,國有資本有序退出加快,國有企業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發生深刻變化,發展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國有大公司、大集團,放開搞活了一批國有中小企業,國有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經濟效益明顯,為國民經濟保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目前,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雖然戶數僅占全國工業企業的17.5%,但銷售收入占40.5%,實現利潤占46%。筆者所在的湖南省的情況也是如此,通過深化改革,半數以上的企業產權實現了多元化,企業轉換了機制,職工轉變了身份,效益顯著提高。而且凡是改革比較主動、比較到位、比較規范的企業,都改出了活力、改出了新的生產力、改出了新的就業崗位。實踐充分證明,中央確定的國有企業改革的方針政策是正確的,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國有企業的市場化改革方向必須堅持。 當然,國有企業改革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目前還有許多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繞不過去,也不能久拖,必須高度重視,盡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但不能因為存在這些矛盾和問題而否定市場經濟的基本方向,或者因此對能否搞好國有企業持懷疑態度。應當看到,國有企業面臨的問題是前進中的問題、發展中的問題,通過深化改革是可以解決的。當前,我國經濟增長勢頭正旺,國力日益強大,職工群眾承受能力大為增強,這些為國企改革和調整提供了巨大的回旋空間。我們必須堅持中央確定的方針政策,堅定搞好國有企業的信心和決心,毫不動搖地按照市場化取向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同時,必須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勇于實踐,大膽探索,鍥而不舍又穩妥有序地推動改革向縱深發展。 二、把握改革的著力點,進一步加大國企改革的推進力度 當前,國有企業改革進入“深水區”和攻堅階段,一些觸及面寬、涉及利益層次深的問題凸顯出來,改革的艱巨性、復雜性、系統性與風險性都大大增強。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把握好推進改革的原則、策略和方式,著力解決以下問題: 1.在指導原則上,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改革觀。國有企業改革雖然從短期看,會給職工群眾帶來暫時的“陣痛”,但從長遠看,是為了突破體制性障礙,煥發企業活力和競爭力,實現和維護好最廣大職工群眾的根本利益。要大力宣講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引導職工群眾全面、理性地分析改革形勢,形成“不改革沒有出路”的共識,自覺為企業改革發展穩定貢獻力量。要做好改革政策的宣傳解釋工作和耐心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強政策透明度,讓職工群眾熟悉了解政策。要履行必要的民主程序和公示制度,改革方案特別是職工分流安置方案必須經過職代會討論,保證職工享有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總之,要在絕大多數職工群眾的利益基點上推進改革,要以職工群眾的利益作為改革的最高價值標準。只有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調動職工群眾參與改革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依靠職工群眾,改革才能順利有序地往前推進。 2.在改革決策上,要科學設計和實施改革規劃。從近幾年湖南的改革實踐中我們體會到,一個地方如何完善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的機制,從戰略上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哪些企業該“進”,哪些當“退”以及如何“進”“退”,需要有一個總體設計和統籌安排,防止盲目改制重組、只“退”不“進”。這是肩負推進國企改革調整重任的各級國資監管部門的職責所在,也是做好國資監管工作“管總”的行動指南。要圍繞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從整體上研究制定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和國企改革總體規劃,以及分行業、分企業的調整實施意見,全盤考慮和安排國有經濟的“進”與“退”,增加前瞻性、科學性,減少盲目性、隨意性。在規劃指導下,按照發展壯大一批、轉制搞活一批、關閉破產一批的思路,分類指導、分步實施以產權多元化為核心的改革。同時,抓緊推進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積極支持和幫助國有企業采取分離移交、市場化改革等多種方式,加快推進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工作。 3.在具體實施上,要依法、依規、依程序規范操作。推進國企改革必須講政策、講規范,否則必然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和職工群眾利益受損。在具體實施改革方案時,要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國資委《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3)96號)、《關于進一步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05)60號)文件和《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國資委、財政部令第3號)等各項規定,嚴把資產評估、產權交易、職工安置等關口,切實規范國企改制和產權轉讓行為,嚴格進場交易制度,加強監督檢查,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既不能不講政策,隨意處置國有資產、安置職工,更不能突破政策,隨意提高職工安置補償標準。在目前中央、省、市適用政策尚不一致的情況下,必須在一個地方、一批改制企業中嚴格執行同一把政策“尺子”。在改革方案實施時機和節奏的把握上,要特別注意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在社會穩定中推進企業改革和發展,通過企業改革和發展促進社會穩定。 4.在目標定位上,要著眼發展狠抓企業強身健體。推進國企改革不能“一改了之”。改制的目的是為了促進企業又快又好地發展。必須堅持改制與建制并舉,克服改制流于形式和“重改制、輕建制”的傾向,引導企業建立比較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著力完善產權結構、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激勵約束機制,特別要健全和完善董事會,抓好內部用工、人事和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切實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推進企業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同時,各產權持有單位要關心改制后企業的發展,督促落實改制措施,幫助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為改制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防止出現改制不到位、不徹底的問題。實踐證明,改制與建制同步到位,才能確保改制取得實效和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 三、注重改革措施的協調配套,進一步形成推進改革的合力 國有企業改革推進到現階段,各項改革之間的關聯性顯著增強,改革所涉及的每一個方面,都是改革成功的必要條件。每一項改革的深入展開及其成效的取得,都需要其他改革的密切配合,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大力支持,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需要付出必要的改革成本。必須協調配套、整體推進。 目前,國有企業改革普遍存在的資金籌措難、職工安置難、社保接續難、分離社會職能難等問題,暴露出改革還存在許多不同步、不配套的地方。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筆者認為必須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采取有力措施,實行綜合治理,配套推進。 宏觀層面,國家有關部門應統一思想,增強全局觀念,強化整體意識,盡快研究完善國企改革的政策措施。完善政策應瞻前顧后,縱橫比較,盡量避免上下、左右、前后的政策沖突,最大限度地減少遺留問題的產生。財政、稅收、金融體制等,都應作出相應改革,建立支持國企改革調整的穩定的資金渠道,保證必要改革成本的支付。目前,實施國有企業關閉破產、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等工作,已經不存在體制方面的障礙,主要是下決心拿出“真金白銀”,解決改革成本問題。此外,應抓緊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障范圍,完善社保基金結構及其比例,建議將醫療保險納入財政兜底范圍;提高社會保障統籌層次,密切協作,加大省級地區間基金調劑力度,增強社會保障工作的系統性、全局性;建立多渠道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的體系。微觀層面,各級政府、部門和企業應痛下決心,積極探索,攻堅克難,集中精力、財力,沖破一切制約和影響改革的障礙,統籌考慮財政、就業、企業職工承受能力等多種因素,用兩三年時間,全力解決國有企業改革問題。許多問題看似十分嚴重,不好解決,其實只要統一認識,各方面積極主動配合,問題并不難解決。從湖南的實踐看,近幾年,省委、省政府全面啟動以“發展壯大一批、轉制搞活一批、關閉破產一批”為主要內容的新一輪省屬國有企業改革,各部門密切配合,協同作戰,集中研究解決了不少問題。比如籌集改革成本,探索了“財政預算安排一塊,資產變現籌集一塊,土地礦產出讓解決一塊、延期支付緩后一塊”等辦法;企業債務問題,探索了債務重組的解決方式;破產礦山留守機構移交問題,在2003年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強企業關閉破產管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的基礎上,今年又專題研究,提出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年內點對點落實移交方案,今后破產一戶,移交一戶。這些事例說明,只要決心大,辦法總比困難多。關鍵在于政府相關部門和企業都要從全局出發,克服局部利益、部門利益的干擾,加快配套改革步伐,為國有企業改革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努力形成推進國企改革的強大合力。 國有企業改革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我們要按照中央確定的方針政策,把握正確的改革方向,努力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改革方案的統籌性、改革實施的適度性、改革結果的普惠性,不失時機地加快規范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力爭在較短時間里取得新的突破性進展。 (作者:湖南省國資委副主任) 來源:《中國黨政干部論壇》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