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M型社會的形成:日本資產泡沫之鑒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8日 03:27 第一財經日報
洪其華 近日,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博士對于中國貧富差距的研究報告《灰色收入與居民收入差距》著實引人關注,報告中把由腐敗現象導致的“灰色收入”歸結為貧富差距拉大的最直接原因。 不過,在與《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交流中,對于這波牛市是否會拉大貧富差距的問題,王小魯卻并不敢輕易下結論。 有史可鑒的是,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資產泡沫曾令日本社會階層迅速分化,最終出現了大前研一所說的貧富極端分化的“M型社會”。 美國杜克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高柏在《日本經濟的悖論》一書中對日本上世紀80年代后期由于泡沫經濟大大削弱收入分配的平等做了論述。 第一次石油危機后,日本的經濟體制努力維持著全體就業策略,特別是大公司實行的終身雇傭制,被認為十分成功地達到了支持經濟增長與實現經濟平等的雙重目標,不過,金融的擴張最終破壞了經濟平等的制度基礎。 高柏分析認為,在衡量分配的平等性時,收入與資產都是重要的指標,然而,在日本泡沫經濟期間,以資產衡量的經濟平等下降得最多。一些數據可以支持,日本政府1987年采取了擴張型的財政政策,上層階級從他們的房地產和股票市場的投機中獲得了很多收入,結果是貧富差距拉大。 如果將日本的人口按收入水平分為5組,每一組代表總人口的20%,那么,1984年第一組(收入最低的一組)在家庭擁有的全部股票中只占6.3%,第二組占8%,第三組占12.4%,第四組占18.3%,第五組占55%。 在1987年股票價格躍升之后,這5個收入組資產值的增加出現了很大的差異。第一組總資產增加了2.8萬億日元,第二組增加了5.5萬億日元,第三組增加了5.1兆日元,第四組增加了8.3萬億日元,第五組增加了24.4萬億日元。如果把擁有股票的家庭作為一個樣本,1985年資產分配的基尼系數為0.622。如果把不擁有任何股票的家庭也計入樣本,則資產分配的基尼系數竟高達0.924,非常接近于1,而1則代表完全不平等。 日本資產價格的泡沫顯示,金融資產的膨脹破壞了日本經濟平等的制度基礎,也拉大了收入差距,盡管1990年日本的數據顯示,工資部分的不平等對收入不平等的貢獻度仍為54.3%。 在我國,相當長時期以來,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居民收入差距也出現了擴大的現象,正如王小魯報告所言,巨額的灰色收入正在拉大不公現象。但從日本經驗反觀中國,隨著這一輪資產價格的增值,其對貧富收入差距是否有顯著影響,或許正在變得明朗。
【發表評論 】
|